中医拔罐是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一个项目。拔罐是通过穴位针对性的病症,以此来起到能够治疗病痛的效果。现在很多专业的中医院都有拔罐的医疗科室,说明中医的拔罐项目,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本篇,我们就通过神阙穴和足三里穴的拔罐操作,来作为示范。并且提示您有哪些功效和主治的病症。
神阙穴在脐中,是任脉中重要的一个穴位。脐是生命的根蒂,神气出入的门户,所以神阙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拔此穴位可以选中或者大号罐,留罐10——20分钟,直至皮肤充血或者轻度淤血为止。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拔此穴位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对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半身不遂)效果更好。
【位置】:脐正中。
【功效】: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中风虚脱、昏厥、四肢厥冷、下痢、便秘。形惫体乏、脱肛、绕脐腹痛、小便失禁、淋证、水肿、泄利、不孕、身体虚弱等。
足三里,被古人称为长寿穴、强壮穴。属足阳明胃。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拔此穴位对心血管功能起促进作用。因此,常拔足三里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拔罐时适合选小号罐,留罐10一20分钟。
【位置】:此穴位于外膝眼下的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止痛止泻,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增加食欲,调理气血,祛风除湿,扶正培元。
【主治】:胃痛、肠痈、乳痈、消化不良、头痛、眩晕、心悸、气短、气喘、失眠、耳鸣、虚劳、藤气、癫狂、中风、痰多、虚劳赢瘦、半身不遂、水肿、膝胫疼痛等。
拔罐减肥要拔的穴位
1、背部穴位
背部的穴位主要是选择闪火法,应该在每一个穴位上留罐大约10分钟到15分钟左右的实际那。拔罐的次数不能够太过于频繁,应该控制在每周两三次。
脾俞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散热,并且散热的部位是脾胃。
三焦俞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排出湿气,这里的湿气指的是全身的湿气,将湿气“驱赶”至膀胱,随后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腹部穴位
腹部的穴位拔罐的手法也是选择闪火法,但是留罐的时间要比背部穴位的长,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两三次就足够了。
中脘穴在肚脐上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和传导体内的水分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的右侧,主要功效就是令腹部通畅、祛除脂肪,同时还有调理脾胃的功效。
关元穴在肚脐下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小肠的气血,然后排出任脉的水湿气。
3、下肢穴位
下肢穴位的拔罐手法一般都是选择闪火法,留罐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分钟作用,每周进行两三次拔罐。
血海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清血利湿,这个穴位减肥效果非常的明显。
足三里穴的主要功效就是疏通经络,最终达到补中益气的效果。
拔罐减肥后注意事项
1、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饮暴食。
2、切记在睡觉前3小时不要吃、喝任何东西,要知道这是遏制反弹的重中之重。
3、保持好身材,最好选择一周二次单一饮食(晚餐)。
4、晚餐和睡觉时间一定要间隔3小时才能睡觉。
5、以后晚餐禁吃:高淀粉类、甜品类、油炸类、高盐、辣的,吃以清淡为主。
6、不要忘了减肥后的你是健康迷人、自信的,请维护好你的健康,不要轻易破坏它。
7、反弹是吃出来的,只要遵循以上规则,美丽迷人的身材永远属于你。
温馨提示,不要盲目的拔罐减肥,很多的穴位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让脂肪快速分解,清热解毒的位置,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平时需要注意一些拔罐的方法,不要盲目的进行,而且要注意合理饮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