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梵天花的功效与作用(这种植物叫什么?有什么功效?)

时间: 2023-04-10 18:26:13

梵天花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梵天花的形态特征梵天花的功效与作用梵天花的用法用量梵天花的食用禁忌梵天花有毒吗梵天花的附方梵天花又叫三角枫、三合枫、香港野棉花、犬跤迹、犬跤爪等,是一种分布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等地的小灌木植物。也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感冒,咽喉肿痛等病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梵天花在药用上都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梵天花的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约80cm。枝平铺,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4-15mm,被绒毛;托叶钻形,长约1.5mm,早落;下部的叶轮廓为掌状3-5深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圆形而狭,长1.5-6cm,宽1-4cm,裂片菱形或倒卵形,呈葫芦状,先端钝,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具锯齿,两面均被星状短硬毛,上部的叶通常3深裂。花单生或近簇生,花梗长2-3mm;小苞片长约7mm,基部合生,疏被星状毛;萼较短于小苞片或近等长,卵形,尖头,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花瓣长10-15mm;雄蕊柱无毛,与花瓣等长。果球形,直径约6mm,具刺和长硬毛,刺端有倒钩。种子平滑无毛。花期6-9月。

梵天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毒流注,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1、《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毒流注,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3、《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散瘀止痛,化痰止咳。主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疮疡肿毒。”

4、《福建药物志》:“根治跌打损伤,狂犬咬伤。叶治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花治荨麻疹。”

5、《浙江药用植物志》:“祛风解毒,健脾补肾。主治风湿痹痛,痢疾,体虚浮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梵天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梵天花的食用禁忌

用药适量。

梵天花有毒吗

无毒。

梵天花的附方

1、治风毒流注:梵天花120g,羊肉240g。酌加酒水各半炖3h服,每日1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痢疾:梵天花9-15g。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上文中小编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梵天花的药用知识,但是因为用药不能过量使用,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才是安全可靠的。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种植物叫什么?有什么功效?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锦葵科 Malvaceae >> 梵天花属 Urena

梵天花 Urena procumbens

小灌木,高达1米。小枝被星状绒毛。茎下部叶近卵形,长1.5-6厘米,掌状3-5深裂达叶中部以下,中裂片倒卵形或近菱形,先端钝,基部圆或近心形,具锯齿;小枝上部叶中部浅裂呈葫芦形,两面被星状毛;叶柄长0.4-5厘米,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早落。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梗长2-4毫米;小苞片长4-7毫米,5裂,基部合生,疏被星状柔毛;花萼长4-5毫米,被星状柔毛;花冠淡红色,花瓣5,倒卵形,长1-1.8厘米;雄蕊柱无毛,与花瓣等长;花柱分枝10。分果近球形,径6-8毫米,分果爿具锚状刺和长硬毛。种子圆肾形,近无毛。花期6-9月。

中草药:虎刺的功效与作用

虎刺
(《本草图经》)
【异名】刺虎(《本草图经》),寿星草(《寿域神方》),寿庭木(《花镜》),雀不踏、绣花针(《植物名实图考》),黄脚鸡、天针、老鼠刺(《江西民间草药》),虎牙刺、千金刺、鹅嘴花根、黄鸡兰、千口针,针上叶、顺茶风、脚不踏、土鸡爪黄连、猫儿刺、小黄连(《湖南药物志》),两面针、细花针(《广西药植名录》),鸟不踏(《江西草药》),蛇不过、朝天刺、钢针木、虎叶、老鼠枪、老虎刺、小叶刺风、高骨老虎刺、红老鼠刺、红远志、白凤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虎刺
常绿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缢缩呈念珠状,根皮淡黄色。枝条细,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长1~2厘米,常对生于叶柄间,黄绿色,小枝有灰黑色细毛。叶对生,卵形或阔椭圆形,长1~2.5厘米,先端凸尖,基部圆形,表面有光泽,革质,全缘;几无柄。花小,白色,1~2朵生于叶腋;萼筒倒卵形,窑存;花冠漏斗状,裂片4;雄蕊4;雌蕊1。核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于阴山坡竹林下和溪谷两旁灌丛中。喜较肥沃的砂质或粘质土壤。分布浙江、江西、广东、湖南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大叶虎刺及大形虎刺均与虎刺同等入药。大叶虎刺的主要特征是,根肥大而多呈念珠状,叶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厘米,质柔软,针刺长仅3毫米左右;大形虎刺根为圆柱形,也有呈念珠状的,叶片阔卵形,长2~3厘米,针刺长2~8毫米。
以上植物的花(伏牛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化学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
【性味】苦甘,平。
①《本草图经》:"味甘。"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③《江西民间草药偏方》:"性平,味苦甘,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理一切肿痛风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③《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④《杭州药植志》:"治风湿痛。"
⑤《广西药植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⑧治痞块(肝脾肿大):一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⑧绣花针鲜根一至二两,羊肉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⑨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⑩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⑾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⑿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⒀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⒁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⒂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⒃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提醒您:虎刺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