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就是用艾绒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对体表穴位或者患部进行烧灼或者熏烤,让局部产生温热或者轻度的灼痛刺激,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常用的材料:
1、艾绒:艾绒就是在艾叶晒干之后,捣舂极细,将杂质去除,做出如纤绒样,放进罐子中,密封备用。
2 、艾柱:将艾绒捻成如塔的形体的小体也就是艾柱。按照大小主要分为三种。小的如粟粒大小,稍大一点儿的如半个枣核大小,大的如拇指头大小。
3、艾条:将艾绒用绵纸包裹,或者掺入芳香温通的中药吸粉,制作成条状。不掺药的就叫“艾条”,掺药的就叫“药条”。具体做法,就是取24克艾绒,平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为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然后用胶水或者浆糊将口封严即可。
艾柱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需要按照病情和穴位所在的部位而定。例如在头面和耳尖部,用小艾柱为好,四肢及胸背部用大一点儿的艾柱为佳。《明堂下经》说:“凡灸欲柱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并未能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艾柱要“广三分”方可,不然,艾火之气不能深入到脏腑经络之间,对疗效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还是稍大一点儿的艾柱比较好。按疾病的寒热虚实,来决定施艾壮数,一般为3——5壮,也可以灸数十壮。
首先我们来说什么是艾灸?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效。故艾草又被称为“医草”。
艾灸就是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在特定的穴位上,以燃烧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
艾灸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灸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养生调理方法,能够温经散寒、防病保健,受到古往今来民众的喜爱与推崇。
我们再来看看艾灸养生的原理
艾灸保健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知道了艾灸是什么,透过什么样的原理来调理病症,我们也就知道了艾灸只不过是提升人体正气,人体正气足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艾灸治好了自己的各种问题。
中医的艾灸是用来治疗什么的?真的有用吗?
艾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一种传统方法,艾灸所用的艾柱、艾绒等材料都是由艾草制成的,艾草本身就有非常好的驱寒除湿、暖身强身等效果。在具体治疗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穴位艾灸,就能起到良好的功效和作用,包括了出汗排毒、提高睡眠质量、改变全身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艾灸的功效有哪些?
一、出汗排毒:在艾灸时局部会出现有汗珠渗出等症状,有些人艾灸之后甚至会满头大汗,而排汗的过程中也会同时排除皮肤内的毒素。同时,还增强了皮肤营养的供给,加强了皮肤的新陈代谢能力。
二、改善全身微循环:研究发现,身体在没有艾灸前微循环流速相对来说比较慢,而艾灸之后就能加快全身微循环速度。并且,身体虚弱、肥胖或者患有高血压、哮喘的人在艾灸后红细胞流动速度同样也会加快,会表现为全身皮肤变红,更加细腻有光泽。
三、增强免疫力:艾灸能增强神经的调节能力,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敏,头脑变得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
四、提高睡眠质量:艾灸可以让皮肤出汗而排出毒素,让全身放松,因此酒后更容易入睡。
五、改善心脏功能:做完艾灸后会让心跳速度加快,并且心跳会变得强而有力,让心脏的输出量也得以改善,从而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
六、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很多人艾灸之后会表现为肠鸣音加快、并且让习惯性便秘症状也得以改善。可见艾灸同样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功能等作用。
七、降脂减肥:研究发现,艾灸一次相当于连续运动3个小时,因此具有燃烧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肥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艾灸的,艾灸也不是神丹妙药,切不可夸大其保健作用。当然,只要辨别体质,善用艾灸,对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但一定要辩证对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