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养老穴位位置图养老穴的名词解释养老穴的功效与作用养老穴的主治病症养老穴的穴位配伍功效养老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养老穴的按摩手法养老穴,此穴位在多部古代医书中均有记载。养老穴属于太阳小肠经,具有缓解治疗手痛、面痛、肩臂部神经痛、落枕、半身不遂、近视眼、目视不明、眼球出血等病症的作用。可以起到清头明目、充养阳气、舒筋活络的功效。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养老穴有关的知识和养生、按摩手法。
养老穴位位置图
养老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伸侧,腕后1寸,以掌向胸时,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另说“阳谷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广注):“去阳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针灸集成》)。
养老穴的名词解释
1、养老穴:经穴名。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郄穴。出《针灸甲乙经》。
2、“养老穴”:“养”,生养、养护也。“老”,与少、小相对,为长为尊也。养老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同合于头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阳谷穴传来的炎热之气,出本穴后胀散并化为水湿成份更少的纯阳之气,与天部头之阳气性同,故名养老。
3、手太阳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气血运行通道狭窄,如孔隙一般,故为手太阳经郄穴。
4、穴位含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化为纯阳之气。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6、运行规律:由本穴循皮部上行头颈的天部。
养老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手痛、面痛、肩臂部神经痛、落枕、半身不遂、近视眼、目视不明、眼球出血等;
2、按摩养老穴的功效:清头明目、充养阳气、舒筋活络。
养老穴的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
2、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落枕;
3、其它:近视眼,目视不明。
养老穴的穴位配伍功效
1、养老穴配太冲穴、足三里穴:治目视不明;
2、养老穴配肩髃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背肘疼痛;
3、养老穴配风池穴: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面痛;
4、养老穴配三阴交穴、巨阙穴、足三里穴、膻中穴:主要治急性心肌梗死;
5、养老穴配人中穴:主要治急性腰扭伤。
养老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养老穴的治法原则】: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
2、【养老穴的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养老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改善视物模糊、耳聋、耳鸣。
3、【养老穴的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前臂痛。
4、【养老穴的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养老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耳鸣、耳聋。
5、【养老穴的针灸疗法】:向上斜刺养老穴0.5—0.8寸,手腕酸麻,可向肩时放散。
养老穴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养老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养老有道#老年人常见疾病穴位治疗
止头痛:太阳穴(压至有胀痛感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分钟)
治休克:人中穴(指尖按压)
降血压:劳宫穴(1天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呼气时,轻轻按压此穴,降压效果好)
治便秘:天枢穴(按1分钟)
治晕厥:合谷穴(捏压 2~3分钟)
止心绞痛:全阳穴(按压)
止鼻血:迎香穴、孔最穴(按揉)
止呕吐:内关穴(按压1分钟)
止胆绞痛:阳陵泉(按压2分钟)
止肾绞痛:三阴交穴(揉按3 5分钟)
止呃逆:少商穴(紧压0.5~1分钟)
以上穴位均作日常保健使用,老年人自己可在日常生活中按揉,急性发作的病症可配合急救药品使用效果更佳。
我国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创立至今的穴位养生治疗法,已经发现全身有几百个穴位,每个穴位都会有不同的功效来减缓或者治疗某些疾病。那么作为常见的养生穴位,如何用最简单的穴位来达到养生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常见的六个养生穴位。
大家可以经常使用的人体养生穴位有:合谷穴、内关穴、养老穴、大椎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六个穴位。如果经常按摩刺激,可以达到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这些穴位通常分布在手、颈椎和腿部,很方便的可以触摸到,也很容易找到,适合日常随时随地的养生。
比如合谷穴、内关穴和养老穴都在手部,大椎穴在颈椎处,足三里和三阴交在腿部。
二、如何按摩刺激穴位。
1、按摩法。这些穴位最简单的刺激方式就是按摩了,尤其是手部的合谷穴、内关穴和养老穴,还有颈部大椎穴,可以双手交替按摩刺激穴位,每次一次,哪怕是在休息场合还是晚上临睡前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按摩刺激穴位,达到养生的效果。
2、泡脚法。足三里和三阴交在腿部,位于膝盖和脚踝处,很适合泡脚按摩,也可以用手指按摩,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按摩,泡脚桶要深,可以覆盖到膝盖处,达到按摩的效果。
3、艾灸法。可以用艾条来刺激这些穴位,达到按摩效果,同时艾可以起到温经活血的作用。
4、针灸法。这些需要专业的医生来针灸,自己不可随意用此法。
养生是一件长期坚持的过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的进行,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