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条口穴位位置图条口穴的名词解释条口穴的功效与作用条口穴的治疗病症条口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条口穴的临床应用条口穴位位置图
条口穴的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处。当小腿前外侧中点,胫骨前肌中,外与丰隆相平。
条口穴的名词解释
1、条口穴:经穴名。出处于《针灸甲乙经》:“胫痛足缓失履,……条口主之。”属足阳明胃经。又称肩凝穴。
2、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风气。
3、名解:条,木之条也,风也。口,气血出入的门户也。条口穴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以风的形式而运行。本穴物质为上巨虚穴传来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其量及范围皆大,经本穴的狭小通道下行时是快速的通行之状,如风之运行,故名。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
条口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转筋、腹痛、泄泻、脚气等。
2、按摩条口穴的功效:舒筋活络,理气和中;调肠胃,利气,清热。
条口穴的治疗病症
1、主治病症: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转筋、肩臂痛、肩凝症、跗肿,脘腹疼痛、腹痛、泄泻、脚气等。
2、古代记述:胫病,足缓失履,胫寒不得卧,足痛,足痿,足冷,脘痛,肠疝痛,下利,咽痛,膝股肿,跗肿转筋,寒酸肿痛,湿痹,足下热。
3、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漏肩风(肩痛不能举),肩周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胃痉挛,肠炎,扁桃体炎。
条口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条口穴的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湿、热则泻针出气。
2、【条口穴的针刺方法】:条口穴,直刺1—1.5寸。
3、【条口穴的艾灸方法】:条口穴,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7壮。
条口穴的临床应用
漏肩风
1、主穴:肩前、肩髃、肩贞、阿是穴、条口
2、配穴:手阳明经证者,配合谷;手太阳经证者,配后溪;手少阳经证者,配外关;外邪内侵者,配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配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配足三里、气海。
3、方义:肩髃、肩贞、肩髎是手三阳经穴,加阿是穴和奇穴肩前,均为局部选穴,取“在筋选筋”之意,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通经止痛;条口是治疗漏肩风的经验效穴。
小腿部有一个条口穴,又称肩凝穴,它的通经活络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您有手麻、胳膊麻、胳膊肘痛、肩膀凝住了、肩膀发沉,或是肩周炎、肩膀痛,揉条口穴会非常的见效。
推拿按摩提醒:揉这个穴位有个诀窍,用手指或指关节点条口穴,脚上下伸动就可以了。
条口穴的功能非常多,它还可以辅助防治脑中风、高血压、心血管硬化。
按揉这个穴时感觉会痛、胀或者是酸麻。
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气和血都过不来了。所以要赶紧把这里打通,才能让气血重新过来。
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把气血多引点过来,就不会酸了。
比如经常不爬山的人,一爬山腿就酸,就是气血不足。
这个穴位,我的中医大夫给我扎过,记得上一回应该是肩膀疼痛,当时扎完以后效果挺好,就问了一下,名字奇特,所以就把它记下来了。
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找个凳子把双腿架起来,顺便按摩一下不是挺好嘛,反正我信。
中医经络共十四条,300多个穴位,其中记住100个就能治疗一般的疾病,下面是我整理的。还没整理完。你先看下吧。
任脉经络分寸口诀
任脉中行走腹胸,会阴正当两阴中;曲骨耻骨上缘取,中极脐下四寸容;脐下三寸关元穴,脐下两寸石门封;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逢;肚脐中间即神阙,脐上一寸水分洪;脐上两寸是下脘,脐上三寸建里通;脐上四寸定中脘,脐上五寸上脘同;巨阙肚脐上六寸,鸠尾剑下一寸雄;中庭平对五肋间,两乳之中膻中连;玉堂紫宫华盖穴,每隔一肋向上冲;璇玑天突下一寸,天突胸骨上窝弓;廉泉颌下结喉上,承浆下唇沟正中。
脉督经络分寸口诀
督脉中行走脊梁,尾骨尖端是长强;五骶椎下取腰俞,四骶椎下阳关详;二腰命门一悬枢,十一胸椎脊中藏;第十中枢九劲缩,第七椎下有至阳;第六灵台五灵道,身柱第三椎下方;第一椎下陶道穴。大椎突起平肩上;哑门发髻上五分,发髻一寸风府长;枕骨粗隆寻脑户,强间户上寸半量;后定百会后寸半,百会两耳正中央;会前寸半是前顶,会前三寸囟会当;发髻一寸定上星,发髻五分神庭堂;印堂原是经外穴,归经转正理应当;素髎正当鼻间断,人中沟中水沟淌;兑端上唇正中取,龈交唇内系带藏。
手太阴经分寸口诀
一手太阴是肺经,臂内拇侧上下行;云门锁骨下窝取,中府窝下一寸停;天府肘上六寸取,侠白肘上五寸迎;尺泽曲肘大筋外,孔最肘下五寸定;列缺虎口叉处,经渠寸口动脉应;太渊掌后纹头是,鱼际赤白肉际寻;少商拇指内侧端,去指甲角一分明。 手阳明经分寸口诀
二手阳明属大肠,臂外前缘细审详。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指掌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正中央。阳溪腕侧两筋内,偏历腕上三寸量。温溜腕上去五寸,肘下四寸下廉乡。肘下三寸上廉穴,肘下两寸三里场。曲池曲肘纹头尽,肘髂肱骨外廉旁。肘上三寸寻五里,臂儒三角肌下方。肩髃抬肩凹陷处,巨骨肩上叉骨藏。天鼎扶突下一寸,扶突喉结三寸旁。禾髂水沟旁半寸,鼻旁五分是迎香。
足阳明经分寸口诀
三足阳明是胃经;起于头面向下行;承泣目下眶上缘,四白眶下孔中明。巨髂目下平鼻孔,地仓口角旁四分;大迎曲颊前三寸,颊车颌前咬肌停;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头角上5分;人迎喉结旁寸半,水突迎下筋前平;气舍直下平天突,锁骨上窝是缺盆;气户锁骨下正中,以下诸穴肋间行;库房屋翳接膺窗,再下一肋乳中临;乳根正在乳房下,胸部穴位已分明;不容巨阙两寸旁,再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去两寸;外陵大巨和水道,归来气冲耻骨临;不容开始至气冲,每穴间隔一寸匀;髀关股上平耻骨,伏兔膝上六寸停;阴市膝外上一夫,梁丘膝上两寸寻;犊鼻即是外膝眼,三里膝下三寸迎;膝下六寸上巨虚,条口膝下八寸定;膝下九寸下巨虚,条口穴外丰隆平;解溪足踝筋正中,冲阳足背动脉应;陷谷节后一寸半,二三指间取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须记清。
足太阴经分寸口诀 四足太阴属脾经,隐白大趾内角寻;大都节前凹陷处,太白趾跖节后临;公孙本节后一寸,商丘踝前下凹停;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明;膝下三寸迎地机,内辅骨下去阴陵;膝上两寸定血海,海上六寸过箕门;耻骨外端冲穴门,府舍冲门上七分;舍上三寸有腹结,脐旁四寸是大横;横上三寸有腹结,食窦向上平乳根;天溪乳头两寸旁,胸乡溪上一肋平;周容再上一肋间,大包腋下六寸定。
手少阴经分寸口诀 五是心经小指边,腋窝正中取极泉;青灵肘上三寸找,少海肘内横纹尖;灵道腕上一寸半,通里腕上一寸连;腕上五分阴郄穴,神门豌豆骨后缘;少府小指曲指处,少冲小指内角牵。手太阳经穴分寸口诀 六手太阳是小肠,臂外后缘肩胛详;少泽小指外甲角,前谷指掌节前方;后溪握拳节后取,腕前骨陷腕骨藏;阳谷尺腕骨间取,养老转手在腕上;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肘部沟中央;肩贞腋后上一寸,孺俞肩胛冈下方;天宗肩胛正中取 ,秉风越过肩胛冈;曲垣冈上内侧端,外俞一椎三寸旁;中俞大椎旁两寸,天窗平喉筋后量;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髂颧骨下陷镶;听宫学在耳屏前,张口有孔陷中央。
祝您快乐。
肩关节周围炎是是疼痛门诊常见病症,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病理改变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中医认为脏腑、气血津液逐渐衰退,导致肝肾两亏,气血两虚,筋失所养;以及风寒之邪,致气血瘀滞,经络痹阻,筋脉拘挛不通。治疗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散瘀止痛为原则。
“条口透承山”属远端取穴,上病下治,一针透两经,其中条口穴属胃经之穴,在上下巨虚之间。紧靠丰隆之内,正是清浊之气交换转输的重要关口。重刺激条口同时配合肩关节的运动能使肩部瘀血恶气能够被快速带走而增强气血畅通而止痛之效。本法以调气行血为主,针对肩周炎疼痛期疗效较好,易于显效。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成90度,3寸毫针由条口向承山方向刺人,行提插捻转强刺激30s,以病人能忍受为度。然后帮助患者活动肩关节5min,使其作外展、内收、上举、后伸,松解肩关节粘连。然后让患者休息片刻,重复上述操作1次。
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条口穴位属足阳明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为气血生化之源,针刺之可以益气养血、活血、舒筋、利节;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营卫之气,能祛风散寒。两穴并用,补阳明气血之虚,在此基础上针引阳明气血向太阳经疏散,通过太阳经的功能祛风散寒,采用动针留针手法,在针刺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可以松解粘连,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能有效缓解局部症状,改善关节供血,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肩周炎的治疗,我们按 “上病下取”的原则,取同侧条口透承山治疗,以疏通阳明、太阳两经之气。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针之能调补气血,舒筋活络;太阳主一身之表,刺之能驱风散寒,祛瘀止痛。一针两穴,前后相配,效专力宏,故能获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