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桂枝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功效

时间: 2023-04-11 14:47:02

桂枝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功效

不知道大家对于桂枝有所了解吗,桂枝是我们经常吃的桂皮,只是叫法不同,但是是一种药材,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有食用的绣工呢,如何吃呢,吃法有很多,下面就来介绍桂枝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功效吧。

桂枝的食用方法:

桂枝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桂枝用药禁忌: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桂枝。

桂枝绿茶

功效:发汗解肌;抗菌抗病毒,利尿,治风寒表证所致腰背肢节酸痛。 桂枝和绿茶的搭配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利尿消肿的效果和作用的哦。

材料: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桂枝甘草汤

功效:补心气,温心阳,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组成:桂枝12克,炙甘草6g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10剂)

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 桂枝和甘草的搭配可以有很好的安神的作用,对于养心安神有一定的效果、

关于上面介绍的桂枝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功效等一些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桂枝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质,食用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方法。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2)

……

桂枝的临床应用

治疗风寒

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治疗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治疗痰饮症和膀胱蓄水

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桂枝配细辛

桂枝入心、肺两经;细辛入心、肺、肝、肾四经;两药合用,加强温经通痹,通心开窍之功,古人认为血不通五脏不安,桂枝、细辛皆通心肾,可安五脏、通精气。

桂枝配甘草

以桂枝配甘草(炙甘草汤主方),能益精养气,通九窍而利百脉,主治心动悸、脉结代。

桂枝配苍术

以桂枝搭配苍术,能温阳利水以化痰饮。

桂枝配龙骨、牡蛎

若以桂枝配以龙骨、牡蛎,能治疗虚劳失精诸症候,治疗胸痹心悸证。


桂枝药膳

桂枝汤


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三钱(9克),大枣(切)十二枚(3枚), 甘草二钱(炙,6克)。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上五味,各等分,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止,加至三丸。

现有中成药桂枝茯苓丸,与古方类同,该丸主要用来化瘀生新,调和气血。具体服法可以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服法。

桂枝茯苓胶囊


桂枝茯苓胶囊处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缓解子宫痉挛、镇痛等作用,能活血化瘀,缓消征块,用于治疗妇科血瘀证。现代医学临床广泛用于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及其包块、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之功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痛经等。

桂枝龙骨牡蛎汤


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又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龙骨汤、桂枝牡蛎汤、龙骨牡蛎汤。取桂枝、芍药、生姜各45克,甘草30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45克。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可振奋心阳,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

桂枝芍药知母汤


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取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或桂枝25克,芍药18.5克,甘草12.5克,麻黄12.5克,生姜12.5克,白术30克,知母25克,防风25克,附子12.5克。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能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生姜枳实汤


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取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5枚,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能通阳散寒,开结下气。主治寒邪或水饮停留于胃,向上冲逆,心下痞闷,并向上牵引疼痛者。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组成为: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外用治冻疮

桂枝60g,加清水1000ml。武火煎煮,煮沸后10分钟取下,盆装候温(以患者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药渣保留,以便下次连同旧汤复煎使用)即将患 肢浸于药液中,边洗边对患处略加按摩。每次大约浸洗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上一页全文完(共 12888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想问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1、解热。桂皮醛能解热,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利于散热和发汗,这种作用也就是所谓温经通络,透发热气。但是,桂枝的解热和发汗作用是很缓和的,所以,中医的经验认为:桂枝要配其它解表药才能发汗,而配收敛药又能止汗。
2、镇痛。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疼痛阈而收痛效果。在治疗因头部管痉挛而引起的头痛时,可能使血管舒张而缓解头痛;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3、健胃。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4、抗菌。体外实验桂枝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5、抗病毒菌。体外试验桂枝煎剂对流感病毒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6、抗真菌。体外试验队革兰氏黄色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更多关于桂枝的功效和作用,进入:/ask/a4410e161582988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桂枝有什么作用?

功效作用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含有肉桂醛、苯甲醛、肉桂醇、丁香烯、香豆素等十多种成分,能护肝醒酒、抗菌消炎,主治风寒表症、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
1.促进出汗
桂枝含有桂皮醛、桂皮酸钠等成分,具有促进血液流向表皮的功效,能促进排汗,对闭汗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利尿
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
3.镇静
桂枝内含桂皮醛。小鼠给予桂皮醛后,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增加巴比妥类药作用,对抗苯丙胺作用,抗士的宁作用;减少烟碱致惊厥,抑制听源性惊厥。
4.降血压
桂枝内的桂枝油具有挥发作用,能促使血液向体表流动,并且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适当的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可适当的食用桂枝来降低血压。
5.抗炎、抗过敏
桂枝中含有的挥发性油,具有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有抗过敏作用。
6.抗病毒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