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在中医界应用较为广泛,用土大黄来治疗一些病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那么土大黄的治病药膳方到底有哪些呢?很多朋友对此都比较疑问,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关于土大黄的治病药膳选方。
1、治痨伤吐血:准备五十克土大黄,十五克百合,五十克冰糖。把这些食材放在一起用水煎服。本方可以治疗痨伤吐血。(《中医药实验研究》)
2、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准备三十五克土大黄,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在出现咳嗽,吐血或者跌打受伤吐血的情况时,服用本方能够缓解这些症状。(《中医药实验研究》)
3、治肺痈:准备五十克土大黄草根,捣汁酒煎服三次,可以有效的治疗肺痈病症。(《百草镜》)
4、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本方对于治腮腺炎效果非常好。(《江西草药》)
5、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7、治肿毒初起:土大黄草,根叶不拘,25克。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8、治脚肿烂及小儿清水疮:土大黄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9、治大便秘结:准备二十五克土大黄根,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0、治汤火伤:土大黄根适量,研末。麻油调敷伤处,对于汤火伤疗效显著。(《江西草药》)
土大黄的治病药膳方还是有很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来选用上文介绍的这些土大黄的药膳方,对于很多的病症,合理选用土大黄的药膳,确实可以收获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土大黄始终属于一种药材,所以使用前必须要遵循专业的医生,不可乱用。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古称为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石、桃柳藤、赤葛、红内消、疮帚。
性能何首乌味甘苦、微涩,性微温,入肺、肾经。其成分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其作用:①何首乌补益肾精,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用于早衰的补养。《本草纲目》说它能“益精髓,延年不老”。②滋补肝肾,治疗肝肾精血不足的发白、头晕、目花、健忘、失眠等病症。药理实验证明,它有降血脂、扰动脉硬化作用。③补肾涩精,治疗肾虚所致的遗精、带证。③何首乌补阴滋润,其味苦能降,而能通便。药理实验证明,首乌能刺激肠道,加强排泄作用。用于患便秘者的治疗。⑤解毒止痒,治疗皮肤瘙痒症。
注意和禁忌本品因有通便作用,故泄泻者忌用。本品滋腻,湿痰重而纳少、胀满、若腻者忌用。本品忌萝卜、葱、蒜、铁器。
配方和用法
(1)首乌鸡蛋汤:何首乌50克,鸡蛋2只,共放于清水中煮,煮沸10分钟,取出鸡蛋去壳,蛋再放入煮,50分钟,取汤温服,食鸡蛋。1日1次,连服10~15天。两味同用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花、遗精、早衰等病症。
(2)首乌山楂汤:何首乌15克,山楂12克。两味共煎汤,加少量糖,水沸50分钟后,取汤温服。每日1剂。何首乌、山楂同用,补肝肾,降血脂,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高具肝肾虚证者。
(3)首乌苁蓉汤:何首乌15克,肉苁蓉15克,牛膝12克,炒枳壳9克。以上四味共水煎,水沸1小时后取汤温服。1日1剂,煎2次,早晚空腹服用。何首乌、肉苁蓉补肝肾润肠,牛膝补肝肾降虚火,炒枳壳理气宽肠。四味同用滋润通便,适用于老人、产妇及阴血虚者的便秘。
(4)首乌蛋汤送补中益气丸:何首乌30克,鸡蛋2个,补中益气丸10克。先将何首乌、鸡蛋水煮,水沸10分钟后取蛋去壳再煮,50分钟后取汤。用药汤送下补中益气丸10克,每曰服用两次。何首乌补肾强腰,鸡蛋补阴益气,补中益气丸补气升提。几味药同用补脾肾安胎,适用于脾气虚、肾虚所致的子宫脱垂。
(5)首乌金樱子汤:何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五味子9克,分心木9克。以上四味共水煎,每日1剂,空腹早晚各服1次。何首乌、金樱子补肾固精,五味子补气收敛。分心木涩精,四味药同用补肾固涩。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白浊。
(6)首乌决明子汤:何首乌15克,草决明10克,山楂10克,泽泻10克,牛膝12克。以上五味共水煎,取汤温服,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何首乌补肝肾,降血脂,降血压;草决明清头目,降血脂;山楂消食化浊降脂;泽泻去湿浊;牛膝补肝肾,降血压。几味共用,补肝肾、降血脂、降血压。适用于肝肾虚症及血脂高、血压高具肝肾虚、大便不通者。
土大黄与大黄仅仅一字之差,叫法上十分的相似,因此,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足为奇。那么,土大黄与大黄有什么区别?土大黄与大黄一样吗?
土大黄与大黄一样吗
土大黄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 大黄是马蹄大黄。土大黄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大黄作用迅猛,土大黄缓和。
土大黄与大黄的区别
1、习性区别
土大黄一般生在原野山坡边上,这些地方比较干燥,比较耐旱,所以土大黄非常喜欢干燥的环境,一旦被盆栽养殖反而生长得不如在野外茂密。
2、土壤条件的区别
由于土大黄一般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所以那里的土壤都是沙质土壤,土壤中含水量极少,然而大黄是一种非常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培育大黄必须要用湿润的紫色土壤,并且要经常浇水施肥。
3、分布范围
土大黄一般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华北地区也有少量的土大黄种植基地,而大大黄分布在我国的湿润地区,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都有大黄的专门养殖基地,大黄也常常被用在现代的医学研究中。
土大黄和大黄都可以被中医用来入药,而且,专家证明土大黄还可以使血管收缩,从而促进血管中的氧气交换,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跌打损伤烫伤等等皮肤的外伤土大黄也都可以治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药物。但是大黄就比较冷门,很少人用大黄来治病疗伤。
土大黄的药用附方
1、治腮腺炎
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2、治脚肿烂及小儿清水疮
土大黄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3、治癣癞
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4、治肿毒初起
金不换草,根叶不拘,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炮制方法
一、采集加工:9~10月采挖其根,除去泥土及杂质,洗净切片,晾干或鲜用。
二、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泡4~8小时,取出,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若为产地片,除去杂质。
大黄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药材之一。别名:将军、酒军、熟军、川军、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都是锦纹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产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叫西大黄,产于四川的叫川大黄。西大黄质坚体重,内部花纹似缎面的织锦,品质最佳。
大黄一般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白色网状纹理及散在星点,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大黄以身干、质坚实、断面显锦纹、稍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优质。
大黄的伪品主要有波叶组大黄。主要品种有华北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天山大黄的根及根茎、藏边大黄的根茎。它们的主要鉴别特征为:
(1)藏边大黄
为藏医用药,藏药名“曲扎”,也叫印度大黄、牛尾七等名称。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与正品大黄不同,没有泻下作用,藏医用以治疗胃肠炎症,外用疗疮、止血、消炎。其根茎呈类圆锥形,根呈类圆柱形。外表多为红棕色,也有灰褐色,多纵皱纹;横断面浅棕灰色至灰蓝带紫。形成层环明显,髓部也可见星点。香气弱,味苦微涩。
(2)河套大黄
也叫波叶大黄。根及根茎呈类圆锥形。带栓皮的呈灰褐色或灰黑色,表面有纵皱纹;除去栓皮的呈黄褐色或土黄色。横断面淡黄红色,无星点。味涩而微苦。
(3)华北大黄
也叫山大黄、祁黄、籽黄、台黄等名称。多用作工业染料及兽药。根及根茎呈类圆柱形,栓皮多已刮去,外表黄棕色或黄红褐色,有皱纹。质坚而轻,横断面有红棕色射线,无星点、无锦纹,气微香,味苦涩。因其味苦,所以又叫苦大黄。
(4)天山大黄
称为土大黄的红筋大黄、羊蹄、巴天酸模等,这些都与正品大黄的功能主治不完全相同,在商品中是应该与正品大黄严格区别开来的。
大黄的伪品还有蓼科植物酸模属的纯叶酸模和红丝酸模的干燥根及根茎,以及羊蹄的干燥根等。
上面所述大黄品种较多,我们可以用它们各自在紫外光灯下的荧光颜色加以区别。一般来说,正品大黄的新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棕色荧光,而非正品大黄则显蓝紫色荧光。这也是药检部门常用的鉴别方法。
中药虎杖不仅能直接入药,还能做药酒。那么虎杖具有怎样的功效与作用呢?虎杖的禁忌又是什么?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虎杖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中药 虎杖的功效和作用《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溼,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溼疮烂腿,脚趾歧溼烂。
中药 虎杖的禁忌有孕人勿服。
中药 虎杖的治病选方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乾,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气奔怪病***面板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中药 虎杖的食用方法骨痛药酒
主料:草乌50克,桑寄生50克,荷叶50克,威灵仙25克,络石藤25克,萆解25克,虎杖38克,苍术13克,川芎13克,麻黄13克,红花13克,何首乌25克,丹参25克,牛膝50克,续断50克,干姜6克,木瓜25克,松节油38克,香加皮50克,伸筋草13克
辅料:白酒4300克,赤砂糖430克
做法:
***1***将制草乌、桑寄生、七叶莲叶、威灵仙、络石藤、菝葜、虎杖、松节油、红膳、苍术、伸筋草、川芎、麻黄、红花、制何首乌、丹参、木瓜、接骨木、牛膝、香加皮、川续断、干姜一同研为粗末;
***2***用砂糖和白酒制成酒糖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慢渗漉;
***3***收集渗漉液和榨出液合并混合,新增白酒至4300毫升静置过滤即成。
养生功效:具有祛风除溼、舒筋活络之功效,适于慢性风溼性关节炎***关节不利、筋骨酸痛、四肢酸麻***等症患者饮用。
桂心酒
主料:桂皮120克,牡丹皮120克,赤芍药120克,牛膝120克,虎杖150克,吴茱萸100克,土大黄90克,黄芩70克,细辛30克,白僵蚕50克,火麻仁300克,生地黄180克,鳖甲150克,闾子20克,干漆120克
辅料:白酒500克
做法:
***1***将桂心、牡丹皮、赤芍、牛膝、干漆、土瓜根、牡蒙、吴茱萸、大黄、黄苓、乱发灰***血余炭***、细辛、僵蚕、***仁、牡突墨、干地黄、虎杖根、鳖甲、?闾子一同研为粗末后装入布袋置容器中;
***2***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养生功效:有活血化瘀、温经燥溼、通经化结之功效,适于风溼等症患者饮用。
乌梅虎杖蜜
主料:乌梅500克,虎杖250克
辅料:蜂蜜1000克
做法:
***1***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入瓦罐,加水适量,文火慢煎1小时,滤出头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滤出二汁300毫升备用。
***2***将药汁与蜂蜜入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装瓶。
用法:每次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每日2次,3个月为1疗程。
养生功效:
***1***清热解毒,利胆止痛。
***2***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或不适等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