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看看大青叶的治病疗方

时间: 2023-04-12 19:55:36

看看大青叶的治病疗方

大青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不仅药用价值非常的高,并且适当的服用一些大青叶,也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的,当然,大青叶可以帮助我们大家预防和治疗许多的疾病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大青叶的治病疗方。

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二钱,连翘、大青叶、马勃、鼠粘子、薄荷一钱,僵蚕、升麻七分,柴胡、桔梗二钱。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本方对于帮助我们大家缓解和治疗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等这些病症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大家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通过服用大青叶的这个药方来治疗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流行性腮腺炎这种病症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服用大青叶来服用的,我们可以将大青叶、山茨菇各一两,连翘八钱,甘草六钱,青黛一钱(冲服)。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放入大砂锅内,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为10份,装入小瓶。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岁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温服。

相信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大青叶的一些治病疗方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大青叶这种药材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作用的,所以我们大家可以将大青叶的这些治病疗方记住的,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可以服用大青叶来治疗。

宋伯杉治疗流感经验——大青龙汤加大青叶、板蓝根

我们在谈中医治疗之前,先必须跟大家阐明一个概念,什么叫感冒,什么叫时疫,又叫疫疠之气,不是学医的同学可能不懂,我们学医的专业人士应该没有问题。咱们回到中医怎么分型治疗上我们来谈一谈。
感冒往往都是受了风寒,根据你的体质强弱,如果你体质是偏阳虚的你会阳虚外感,你偏阴虚的会阴虚外感。体质气虚的你会外寒内有气虚等等这样辩证,普通的感冒辨证是非常复杂的,也是相对难处理的,所以说那时候就需要一人一方、一病一方辩证很多,普通感冒才能够治疗好。
什么叫时疫,什么叫疫疠之气,疫疠之气是由五运六气的天气形成的,导致某年某月某时段形成一种天道的疫疠之气,感染人群广症状相同相似相近。我们抗击的处方绝对不会是千变万化的,包括前几天看到群里有的老师说我用这个方子好用,那个方也能治好一个,这个不俱代表性。这个并不是说你治那个不是时疫性疾病,往往你治的都是什么呢,那叫变证和坏证。疫疠之气就是流行范围广人群广症状一致或者相似,我们所用的药物也相近或者相似,或者同一张处方就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有效,这才叫疫疠之气。
有的人用了其他的处方也治好了几个病例,原因是那些治疗都是变证、坏证,是因为输液,或者用退烧药、退热贴,或者自己在家吃药,或者打针,或者经过某个中医治疗没治疗好转成了变证坏证,找到你治疗,你相对又辩证对了,用了一些的什么剂也好,比如我们也用过出现变证坏证经过西医治完了,用什么小柴胡、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大黄汤、柴胡桂枝汤还有小柴胡汤加上藿香等等这种处方治疗,这些治疗都是属于变证坏证的范围。
也有人说没问题,我就用小柴胡汤,我就治好了如何如何。我们大家来分析一下,因为都是专业人士,外感病首先侵犯的是太阳之表,我们先从症状来分析一下,这次的症状,主要是恶寒、无汗、身痛、头痛,骨节疼,肌肉疼,咳嗽,高热,是这些症状吧,疫行的流感会有呕吐和腹泻。
我们用柴胡剂守着少阳来御敌,这打的叫防御战,什么是防御战,就好比古代打仗有个外城,有个中城,中城又叫中城廓,还有一个内城,内城就属于里了,中城属于小柴胡汤,它属于半表半里,外城属于太阳。我们最好的治疗方案最好的打仗方案是什么呢?因为用药如用兵,我们最好的方案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太阳之表把敌人消灭掉,粉碎掉敌人的进攻,这是上策。或者我们把战火引到敌方的国土上去,在那里做战,我们人体损失就会小。如果我们采取了在这个疫疠之气开始的时候就选用了柴胡剂,就是相当于你把你的兵将都调在中城内城做了一层防御,御敌于国土之内,我们把敌人是消灭了,那么我们的外城,我们外城的老百姓也会无形中受到了损失。到了人体上说,我们人体的太阳之表也会受伤。当然了,我个人没有这次起病就用柴胡剂的案例,如果有我会观察一下,用柴胡剂治好了感冒,烧退去他会不会表情还会高兴不起来,人体的太阳之表受伤了,还表现的鸡皮生生的脸色不好,或者营卫之气受伤出现种种自汗乏力等等情况,我希望大家观察一下这样的病例。
因此我们中医也讲究精准辨证,并不像西医说的,我们是一个一股笼统的怎么治疗就是那种大杂烩汤,不是这样的。西医现在的研究也走向死胡同,越想精准越精准不了。比如这次的病毒,他说eb病毒,那么你给我找出一个抗病毒的药,不是什么利巴韦林、达菲之类的,哪个药专门儿能干掉eb病毒,你能研究出来吗,我相信在人类灭绝之前,你也研究不出来。而且大家也不必恐慌,今年流行这个病毒明年他肯定不会有,这就像我在2003年预计萨斯病毒一样我做过预言。我再次重申一下,今天我讲的中医的医理和药理完全和大家书本上学到的不一致,因此这都纯属我个人观点,你可以理解为宋氏胡解中药,大家可以这么认为,只要大家用的有效就可以。如果各位老师有自己有效的办法,当然可以,你运用自如的你就自己用自己的好,我们来谈一下中医分型治疗。我们中医要想分型治疗,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这次流感的特点。
我们看一下这个流感的脸色,这次脸色都比较凄惨,这种脸色我在中医书友会外感模型里面已经讲过了就不再重复,这种脸色一看就是伤寒的脸色,所以说这次流感是外有伤寒内有郁火。我们再来重申一下这次流感的主要症状,主要是恶寒、发热、身痛,骨节痛,肌肉疼,咳嗽。这个类型的流感,如果伤寒论熟的我们方子一下就出来了,因为外有表寒束者内有郁热在里,我们怎么治呢,伤寒论第38条大青龙汤证: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我们来看看这次流感的症状是不是符合这些症状呢,怕冷、身上疼,没有汗,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烦躁的,发烧,脉是浮数的,这次脉都是浮数和滑数,很多的脉都是这样,流感初期都是这种症状,因此上我们果断的应用大青龙汤发之。
单纯用大青龙汤发之够不够?我个人还认为不够,因此我在大青龙汤里面又加了两味药,一个叫大青叶,一个叫板蓝根,为什么加这两个药呢?大青叶板蓝根,是同一个植物的一个地下部分一个地上部分,大青叶叶子色青黑它在上通天,它的根色白在地下通地。我们中医在五色理论边有黑能胜红,红是什么,红是火,火是什么,火是内热,黑在天上是什么,在天上为云,只有天上有乌云了,才能往地下降雨,因此上黑色又是主肾主水、水能胜火,大青叶又色青,质轻,色青黑,他从上往下降火,火再大的火,只要降到下焦去它就安全了。它的根,色白为西方金之色,在地下为地为肾为水,板蓝根的根本来叫板蓝根,它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升水气,刚才说色白的属于西方金紫色,金又能生水。选用这两个药的作用,一、按西医的药理说它能够抗病毒,在这里我们选用的它是解毒和补水的双重功效。在《本经》上讲大青是味苦,大寒无毒,主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看看我们加这个药是不是很符合呢。
我们再观察一下这些流感发烧第二天孩子的口唇,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发图片了,孩子口唇全是干燥的,发烧了烧退了嘴唇非常的干,缺什么了,缺水了,用什么补水用麦冬,用什么,用天冬,都不可以,因为麦冬天冬太过滋腻了。因此我们选用了大青叶和板蓝根,清热解毒补水,所以说好的很快。我下面把处方念一下。我们所用的处方先说一般成人的剂量是:
这是成人处方的剂量。一般来说,小孩儿童病特别多,那么我们儿童用什么方子呢,我们儿童也是用这张方子。我们的剂量怎么折算呢,我一般是六岁左右的发病率最多,一般都是每味药取到5g或6g,但大青叶和板蓝根剂量不变,大青叶还是10g板蓝根15g。炙甘草的剂量稍稍缩小一点就可以。
我们接的最小的病例有三个月的,最大的年龄的是八十一岁。在咱们北方大概就是七个省吧,患者我都接了,也都治疗了,基本都是两剂左右就可以解决的,一剂热退。
那么几个月的孩子,我们剂量怎么处方呢,我们还是按那个儿童的剂量这么取药。因为几个月的孩子他吃不了多少,每次呢就吃那么三几羹匙就可以了,也就能够治愈。

中草药: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
(《唐本草》)
【异名】大青(《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寥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植物形态详"大青根"、"蓝实"、"板蓝根"各条。
【采集】①路边膏叶7~8月采收叶片,晒干。
②蓼蓝叶
小暑前后及白露前后采叶片晒干(天津地区都割取全草,切段、晒干)。
③菘蓝叶
8~10月采收叶片,晒干。
④马蓝叶
8~11月割取茎叶,晒干。
【药材】①路边青叶
干燥叶片(亦有将叶及幼枝切成小段者),微皱折,呈长椭圆形至细长卵圆形,长5~16厘米。上面棕黄色、棕黄绿色至暗棕红色,下面色较浅,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钝圆。纸质而脆。气微臭,味稍苦而涩。以叶大、无柄者为佳。
主产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此外,广西、福建等地亦产。
②蓼蓝叶
干燥叶(有时带枝),多皱缩,有时破碎。完整者呈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约5~8厘米,宽约3~5厘米,似桃叶而较阔,先端钝尖,基部渐狭窄,全缘多数呈波状,稍有黄色毛茸,主脉黄色,亦有稀疏的毛茸。叶柄扁平,长约1厘米,基部具膜质托叶鞘,透明,灰白色,其边缘有稀疏长毛。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涩而苦。以叶厚、色蓝绿、无枝梗、杂脆者为佳。
主产河北、北京,山西等地。
③菘蓝叶
干燥叶皱编成团块状,有时破碎,呈灰绿色或黄棕色。完整的叶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延成翼状,上面有时可见点状突起,下面中脉明显。叶柄长5~7厘米,腹面稍凹下。质脆易碎。气微弱,味稍苦。以叶大、无柄、色暗灰绿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
④马蓝叶
牛燥叶(有时带幼枝),多皱缩成团块状。完整者呈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殖针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叶缘有细小钝锯齿,上面黑绿色至暗棕黑色,下面色较淡,叶脉下面较显。叶柄长1~2厘米。质脆易碎。气微弱,味涩而微苦。以叶净、无枝梗、色黑绿者为佳。
主产于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此外,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产。
《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大青,均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
【炮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①《别录》:"味苦,大寒,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
③《纲目》:"气寒,味微苦咸。"
【归经】入肝、心、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阳明,手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⑧《本草撮要》:"入足蹶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①《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②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③《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④《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⑥《江西草药》:"治急性肝炎,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过敏性皮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
②《本草从新》:"非心胃热毒勿用。"
③《得配本草》:"虚作泻者禁用。"
【选方】①预防乙脑,流脑:大青叶五钱,黄豆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江西草药》)
②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海金砂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③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太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④治时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两,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延年方》大青汤)
⑤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参、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荆芥、甘草、淡竹叶。水煎热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⑥治风疹,丹毒:大青捣烂,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恶血)。(《本草汇言》)
⑦治热甚黄疸:大青二两,茵陈、秦艽各一两,天花粉八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⑧治无黄疽型肝炎:大青叶二两,丹参一两,大枣十枚。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⑨治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尽更作,日夜两剂。(《补缺肘后方》大青汤)
⑩治小儿赤痢:捣青蓝汁二升,分四服。(《子母秘录》)
⑾治热盛时疟,单热不寒者:大青嫩叶捣汁,和生白酒冲饮。(《方脉正宗》)
⑿治肺炎高热喘咳:鲜大青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⒀治上气咳嗽,呷呀息气,喉中作声,唾粘:蓝实叶浸良久,捣绞取汁一升,空腹顿服,须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师集偏方》)
⒁治血淋,小便尿血:鲜大青叶一至二两,生地五钱。水煎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⒂治喉风,喉痹:大青叶捣汁灌之,取效止。(《卫生易简方》)
⒃治咽喉唇肿,口舌糜烂,口甘面热:大青、升麻、大黄(锉、炒)各二两,生干地黄(切、焙)三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利即愈。(《圣济总录》大青汤)
⒄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大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上二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方》)
⒅治大头瘟:鲜大青叶洗净,捣烂外敷患处,同时取鲜大青叶一两,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⒆治脑热耳聋:大青、大黄(锉、炒)、栀子(去皮)、黄芪(制)、升麻、黄连(去须)各一两,朴硝二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圣济总录》大青丸)
⒇治淋巴腺炎;阑尾术后感染等炎症:大青叶、木芙蓉叶各半斤,蒲公英三两。水煎十二小时,取汁20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
(21)防治疔、疖、痱子:一大青叶(鲜)三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二大青叶适量,水煎浓汁,加薄荷油适量,洗患处,每日二至三次。(《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据数百例的观察,治愈率达93~98%。大多数病例于服药后1~4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继之头痛消失,其它症状亦渐次缓解,但病理反射大多于热退后3~5天才消失。据临床观察,单味大青叶对轻,重型效果较好,对极重型等危急病例,须结合其它中西疗法处理。即使在使用单味大青叶治疗过程中,亦常须采用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或按辨证施治原则加用其它中药。各地报道所用大青叶的品种不一,有十字花科的菘蓝,也有爵床科的马蓝,一般临床应用时亦未加区别。剂量及用法:煎剂内服,5岁以内者1~6钱,6~14岁0.5~1两,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减轻后改为4~6小时1次或每日3次,服至体温正常3日后停药。昏迷病例可用鼻饲法灌入。
②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每日用大青叶6钱,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连服6天。观察100人,服药后发病者占10%;而对照组(未服药)250人中发病者占24%。治疗:3岁以下每次3钱,每日3~6次,水煎服。168例患儿用药后半数在4~12小时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约在17小时左右;另报道78例,2~6岁每次2~6钱,6~14岁O.5~1两,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叶、贯众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成人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3~4次。据100例观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
③治疗流行性感冒
大青叶煎剂每次10毫升(相当于生药1两),日服3次,连用3~5天。治疗24例,9例在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
④治疗麻疹肺炎
用100%大青叶糖浆与100%蒲公英浓缩煎液等量混合内服。每周岁3~5毫升,每日3次。治疗小儿麻疹肺炎150例,多数于4~5天症状和体征悄失,病儿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进,胸部x线透视阴影消失。追踪1月未见复发。
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大青叶3两,配合胡颓叶1两、莱菔子5钱,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据52例观察,近期有效率为75%。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不明显。对单纯性的效果优于合并肺气肿者。
⑥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对急性普通型传染性肝炎效果最为显著。用大青叶配合丹参、郁金、贯众、大枣组成复方治疗100例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有效率达94%。服用大青叶后多数在3~10天内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检验恢复或接近恢复者一般为2~20天。用法:大青叶(蓼蓝)成人每次1两煎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3~6次。
⑦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大青叶(爵床科马蓝)成人每次1~1.5两,小儿5岁以下海岁1钱,6~12岁6~8钱,12岁以上0.9~1两,水煎服,每日4~8次。治疗41例,多数病例在用药后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同时中毒症状消失,疗效显著者占68.2%。与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疗效并不逊色,如两者合并使用,则效果似更显著。
⑧治疗细菌性痢疾及急性胃肠炎
成人每日用于大青叶(大部分为马鞭草科路边青,少部分为爵床科马蓝)45克煎汁1次顿服,或90克2次分服,连服至痊愈后1~2日停药。治疗菌痢(其中慢性者1例,余均为急性)及急性胃肠炎计300余例,均获较好效果。治疗后完全退烧所需时间为1天左右,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恢复正常及镜检阴性所需时间平均不足5天,随访未见复发或转为慢性者。本法曾用以治疗小儿腹泻亦获较好效果。
⑨治疗急性阑尾炎
每日用木青叶3两,分3次煎服,或用大青叶1两配合元胡、木香、香附、赤芍各3钱煎服,治疗13例,均有疗效。服药后多数在2~6天内疼痛和压痛消失,白细胞和体温恢复正常,1例在第9天压痛消失。
大青叶对多种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均有效果。除治疗上述疾病外,临床上曾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口腔、五官等科感染性疾患,如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胆管炎、多发性疖肿、产褥热、乳腺炎、流产后感染、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牙周炎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此外,曾报告1例患者,因口腔溃疡用大青叶(马鞭草科路边膏)液注射后引起血尿反应,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即止。

提醒您:大青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