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无论是顺产还是破腹产,孕妇朋友都要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能迎来新生命的到来。刚刚晋升为新妈妈的女性朋友,不要以为生完宝宝就没事了,其实产后调养同样不容忽视。一旦不小心看护好自己的身体,那么对以后的身体健康就会留下很大的隐患。所以新妈妈“坐月子”马虎不得。
正确认识“坐月子”
很多人以为“坐月子”顾名思义就是“产后调养一个月”。其实最科学的“坐月子”是从宝宝出生一直到42天之后,才是完整的“月子”时间。传统中医认为,想要坐好月子必须遵守“一排二调三补”的原则。也就是说坐好月子有三个阶段。也就是第一周,产后女性朋友主要是以排除体内残留毒素。第二周就是及时调养身体等各方面器官功能,第三周的时候,则要把握好机会滋补身体,最好吃一些滋补品进补身体。如果在“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做好,那么就会发生“产后病”,从而危害女性一生的健康。
如何更好的“坐月子”
生化汤——排除恶露
据古书记载此药剂可以帮助产后女性“补血养血,去除恶露。”中药配方有当归,川芎,桃仁,烤老姜,炙草等,在中医指导下进行相关剂量的煎熬,然后服下。这种药物可以帮助产后女性体内恶露早日排除。
发奶补血汤——增加乳汁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食用乌鸡,鲈鱼,排骨等的时候加入以下药材,比如当归、川芎、党参、枸杞等。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更好的增加女性乳汁的分泌,以及身体恢复,但是不能跟生化汤一起服用。
红枣茶——活血养气
产后女性朋友应该做到坚持服用红枣茶数个月之久,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女性及时恢复血气,而且还能缓解产后情绪。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莲子,扁豆,红豆等,来帮助更好的恢复产后身体健康。
科学坐月子很重要哦,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无论是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但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妇很多行为或者生活方式有很多讲究,有的甚至会影响宝宝及产妇的健康,在坐月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讲究哦:
1.忌寒凉的食物,辛辣刺激
产后的妈妈多数身体较虚弱,多瘀,因此切忌吃一些寒凉的,生冷的食物。如果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则会伤害胃部,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血凝,恶露排不出体外,会导致产后妈妈身体疼痛,腹部疼痛等众多的疾病。吃了辛辣的食物,不但容易导致便秘、痔疮等,而且还有可能会经由母乳汁影响新生儿的肠胃功能。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产后较长时间不活动,易使血液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特别是剖宫产的产妇。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也会由于缺乏锻炼而托不住子宫、直肠或膀胱导致膨出。如果在产后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活动,便可增加虚弱的腹肌收缩力,促进子宫尽快复原,促进直肠和膀胱功能尽快恢复。同时,还有助于恶露排出,防止发生便秘和尿潴留,并易使产妇保持舒畅心情,避免产后抑郁症发生。因此,月子期间,产妇每天都应有适当的活动量,这样反而恢复更快。我刚生完宝宝过个三四小时就自己起来上卫生间呦。
3.及时进行产后体检
如果不去做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异常并及早进行处理,容易延误治疗或遗留病症。因此,产后6-8周应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产后检查,以便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是否恢复到孕前状态,了解哺乳情况。如有特殊不适,更应提前去医院进行检查。
所以,坐月子要科学坐哦,让宝宝和妈妈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加油哦
欢迎关注信懿V,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育儿干货。
坐月子注意的事项
坐月子注意的事项,坐月子是每个妈妈都会经历的事,刚生完宝宝,身体还比较虚弱,对于坐月子定不可马虎,月子坐的好,身体才会调养好,下面看看我整理的坐月子注意的事项、
坐月子注意的事项1 1、产后的妈妈首先要保持每天的心情愉悦,这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哦!要保持心情愉悦,一定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居室内需要经常通风,保持室温在25-28度左右最为合适。
2、对于妈妈来说,空气的质量非常重要,如果吸入甲醛等有害气体,或者霉菌、过敏原,都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影响哺乳。
在卧室中使用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媒介,使新妈妈呼吸健康的空气。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宝宝经常和妈妈一起睡,而宝宝需要充足的睡眠,所以记得将空气净化器调至睡眠模式,不要打扰宝宝的美梦!
3、如果在夏天坐月子,一定要注意避免电风扇的风或者空调的风口直接吹到身体,很容易着凉!如果衣服因为排汗过多湿了,要非常及时地换上干爽的衣物。
4、保持清洁也同样重要。新妈妈由于下身分泌物较多,一定要坚持每天用温水清洗噢。
5、随着食量及进食次数的增加,如不注意漱口刷牙,会引起口腔内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疾病噢。不要听信过去盲目的老规矩,“坐月子时不刷牙”反而会毁了一口好牙。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第二天就应该开始刷牙了!但需要注意,坐月子期间牙龈比较敏感、虚弱,所以最好使用温水刷牙,避免刺激。
6、尽量选择软刷毛的牙刷。如果使用电动牙刷刷牙,要调到敏感模式,智能计时器会保证两分钟的刷牙时间,就可以柔和彻底地清洁牙齿和牙龈,不怕有牙齿问题咯。
7、尽量选择软刷毛的牙刷。如果使用电动牙刷刷牙,要调到敏感模式,智能计时器会保证两分钟的刷牙时间,就可以柔和彻底地清洁牙齿和牙龈,不怕有牙齿问题咯。
坐月子注意的事项2 冬季坐月子讲究
室内环境
冬季“坐月子”的重点是要保暖。室内温度以20摄氏度~25摄氏度为宜,切忌忽高忽低。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可以采用空调和电暖气等设备来保持室内温度;而对于气候干燥的北方来说,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室内湿度以55%~65%为宜。较为便捷的增湿方法就是购买一台加湿器,如果同时还具备除菌功能就更好了,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或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每天拖几次地板来增加湿度(但是后两种做法要注意不要让产妇在下床时滑倒)。为了随时了解到室内的湿度状况,可以购买一个湿度计。除了温度和湿度要适宜,还要保持室内的空气要清新。每天保证开窗换气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20分钟。换气时,先将新妈妈和小宝宝转移到另一个房间。通风换气后,待该房间恢复到适宜温度后,再让新妈妈和小宝宝回来。新妈妈和宝宝所在的房间最好能够有充足的阳光,这样会让新妈妈感到心情舒畅,并且有利于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另外,室内的盆花不宜过多。因为在光照适度的时候,室内的绿色植物就像一个天然氧吧;而光照不足时植物则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产妇穿衣
冬季天气寒冷,新妈妈哺乳、照顾婴儿更易畏寒。由于妊娠期体内积蓄的一部分液体要排出,出汗较多,汗渍污垢会弄脏衣物,所以应经常洗澡及勤洗勤换内衣,以保持皮肤清洁。
在衣着上给新妈妈提出以下建议:
1、衣裤应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全棉或毛布料长衣长裤,为保持心情愉悦和对宝宝视觉发育的良好刺激,也可以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活泼的.居家服。
2、产后乳腺管呈开放状,为了避免乳腺管堵塞,文胸应选择纯棉布料,同时最好配备开身睡衣和毛衫以方便哺乳。
3、由于产后毛孔呈开放状,易出汗,每日应更换内衣裤。冬季早晚温差变化较大,要注意添减衣物,以防感冒,浸湿了的衣服要及时换洗。晾洗衣服时,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以达到除菌效果。
4、为防止产生感染和过敏,应避免选用化纤类内衣。
5、“寒从脚底生”而且肾经处于脚根部,因此宜穿棉袜、厚底软鞋。在床边准备一件睡袍,半夜起来喂奶要及时穿上,以免受寒。
6、可穿着有收身效果的内裤和产后束身裤,以利于子宫位置复原和产后修身。穿一条加长的、高腰的长裤,可将整个腹部包裹,具有保护肚脐的作用。
睡觉时注意事项
外面寒风刺骨,屋里却是暖洋洋的,所以我们除了做好定时通风外,还要注意被褥不要过厚,即使冬天被子也应比怀孕后期薄一些。应选用棉质或麻质等轻柔透气的产品。每1~2周换洗、曝晒一次。产后为了保护腰骨、避免腰痛,不宜睡太软的床,尤其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应选择侧卧位或半坐卧位,以缓解腹部伤口和子宫收缩疼痛。
冬季坐月子可以洗澡吗
产后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劳、舒缓精神,而且还能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减少发病。但冬季坐月子的新妈妈,最好在生产1周以后再洗澡。洗澡时,特别要注意水温适宜,严防风、寒乘虚而入。冬天沐浴,必须密室避风,浴室宜暖和,可提前开启浴霸等浴室取暖设备,将室内温度调整至20摄氏度后再进入。水温以37摄氏度左右或稍热为宜,洗浴时间不要过长,以5~10分钟为宜。洗涤时避免大汗淋漓,因出汗太多易致头昏、晕闷、恶心欲吐等。切忌接触冷水,以免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洗浴必须淋浴,不能坐浴。洗后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干,及时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注意口腔卫生,漱口水要用温开水。
冬季洗澡可选用防风生姜方:防风50克,生姜50克,捶破,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身洗头,或直接使用姜片煮水后洗浴,防风、祛寒效果也较显著。
冬季坐月子可以洗头吗
肮脏的头发会损害头皮的毛囊,使头发容易脱落,因此应洗头、梳头,但要避免湿邪侵入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洗头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洗完后及时擦干,再用干毛巾包一下,避免湿头发挥发水分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头皮血管受到冷刺激后骤然收缩引起头痛。头发未干不要结辫、睡觉。
2、虽然产后头发较油,但不要用刺激性较强的洗发用品。
3、勤用木梳梳理头发,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
4、如特殊情况不能水洗时可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用酒精蘸湿纱布,将湿的纱布套在梳子上,这样梳头发时就可以同时清洁头皮的脏污油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