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是临床治病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药材,用这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不仅药效突出,而且副作用非常小,深受医患者的信赖,那么对于大叶钩藤的临床运用到底都有哪些呢?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做出介绍。
1、大叶钩藤在临床上复古很多病症均有疗效,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据100余例的观察,服药后多数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自觉症状亦相应减轻或消失。据部分病例观察,血压下降开始于服药后2-7日,10日之后降压效果即很显著,有时还可继续下降。血压下降的曲线呈斜坡状,显示本品作用温和。个别病例在服药期间有回升现象,但波动的幅度甚小,且不伴有症状恶化。
2、大叶钩藤对神经机能失调者疗效甚显著,服药后十天左右可以明显的减轻病症。病期愈早疗效愈好,属于第三期者多无降压效果,但有些患者血压虽无明显变化,而症状却有明显改善。治疗中未见副作用。用法:钩藤加水煮沸10-20分钟,使成20%浓度,每次20-30ml,日服3次;或每日用钩藤2两,放入沸水中保持沸点15-20分钟,制成煎液20Oml,中、晚分服,4-6曰为一疗程。
3、根据祖国医学传统经验,钩藤不宜久煎,否则影响效力;现代药理实验亦证明,钩藤煮沸超过20分钟时,降压的有效成分便部分破坏、日用量3-5钱的疗效不满意,而以2两疗效较好。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大叶钩藤的药理用途的确非常的广泛,采用大叶钩藤来治疗病症的话,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当然这讲究对症使用,而且需要听从医生指导,如果错误地使用大叶钩藤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没有必要的伤害,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对待。
目录1拼音2出处3拼音名4大叶钩藤的别名5来源6原形态7生境分布8化学成份9性味10功能主治11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12摘录附:1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2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1拼音 dà yè gōu téng
2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3拼音名Dà Yè Gōu Ténɡ
4大叶钩藤的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5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季采集,切段,晒干.
6原形态攀援状大藤本,高12~15米。小枝压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节上有双钩,钩幼时亦有疏粗毛。叶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先端锐尖,基祥李部。圆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黄色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圆球形,单生叶腋,开花时径4~4.5厘米,花序柄长3.5~6.5厘米,有褐黄色粗毛;花淡黄色,长约1.6厘米,萼管长,5裂;花冠管状漏斗形,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厦米,有粗毛。花期夏季。
7生境分布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8化学成份含钩藤堿。
9性味《云南中草药选》:"甘苦,凉。"
10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平肝,熄风镇惊。治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11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不宜久煎)。
12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钩藤汤 热,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匀,...
钩藤饮 ,蝉退(去头足)4只,钩藤1钱5分,荆芥6分,竹叶10片,陈皮4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感冒,兼肝...
钩藤膏 儿服寒胃冷,肚腹(疒丂)痛,夜间啼哭,呕吐乳食,大便泻青,状若惊搐,时有冷汗。用法用量:钓藤膏(《...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谨兄迟微苦、辛凉...
补肺清肺化痰汤 )、百部、百合、阿胶、川贝母、知母、北沙参、钩藤、枇杷叶、竹茹、马兜铃、栝楼仁。功能主治:肺虚气粗,...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微苦、辛凉...
安脑牛 ***,连翘、栀子、黄芩、知母、郁金、钩藤、雄黄、黄连、珍珠、辛夷,大肯叶.石菖蒲、水牛角浓缩粉。安脑牛黄...
回春丹 方及制法处方:大黄360g麦芽12g槐花12g桃叶12g黑豆12g白术12g车前子12g侧柏叶12...
太和妙灵丸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
荆菊感冒片 μm,柄单细胞。非腺毛多碎碎,完整者1~6细胞,大多数具壁疣,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粘液化,胞...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结不通,宜此下痰利惊。凉惊丸青黛、草龙胆各三钱,钩藤二钱,防风、黄连各五分,牛黄、龙脑、麝香各一字,...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 干。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金石斛茯苓半夏广皮白钩藤白蒺藜张脉右缓。湿著阻气。浓朴广皮煨草果炒楂肉藿...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吐血 。肝胆相火扰动阳络故也。金斛山栀郁金尘信丹参川贝苏子钩藤茯苓又接用清气热。安血络方。生地麦冬玄参知母花粉...
《友渔斋医话》:[第六种]药笼短剧一卷 饮下诸骨尽消。)大耗真气,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钩藤〕甘苦微寒,除心热,平肝风,舒筋除眩,治小儿惊啼...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勾藤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勾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要治疗肝火上逆头痛目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盛动风惊痫,小儿惊风等疾病。
勾藤的功效与作用:
1、勾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随时调整血量输送到心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确保供血的充足和及时性。能够保证人体的各大器官处于工作满电的状况。对缺血性贫血,脑供血不足都很有疗效。
2、勾藤能起到镇定的作用,对于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让人体恢复平静。还可手兄以收缩子宫平滑肌,可以缓解子宫疼痛,对准妈妈来说,食用勾藤能够帮助准妈妈们安然的度过孕期。
3、勾藤对许多病症,包括如败血症、 大叶性肺炎、中毒性菌痢、沙门氏菌感染等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可能是由于机体对感染毒吐血情况的,可以缓解其耐受程度。勾藤可以减少这类人群的吐血次数,维护身体健康。
扩展资料:
勾藤的与不同食材搭配的功效:
1、钩藤和全蝎搭配。勾藤清肝泄热雨平肝阳,熄风镇痉,治肌肉跳动,手足抽搐。全蝎熄风止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能弓}各种风药直达瘸所。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止痛作用均强。二药合用,清热熄风,通经止痛。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察薯判不安等症状。
2、和菊花一起泡水喝的效果。勾藤清泄肝热而平肝阳,熄风镇痉。菊花长于平降肝阳,疏散风热。二药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3、配薄荷一起食用。勾藤甘微寒,清热平肝、息败改风止痉、薄荷清热疏风、透疹、清利咽喉、头目。钩藤偏于清,薄荷偏于散。二药配伍,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钩藤入煎荆宜后下,不可久煎。
——勾藤
钩藤味甘,性微寒、归于肝、心包经。钩藤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钩藤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随时调整血量输送到心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确保供血的充足和及时性。该药具有毒副作用。服用过度会导致死亡,特别是对心、肝、肾,因此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查。

钩藤,别名钩叮、挂藤、鹰爪风、倒挂等。为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灌木,茎、枝细长无毛、叶椭圆、头状花序。藤条钩藤具有钩茎、钩枝入药,它具有清热、清风、镇静的作用,现代药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藤条钩藤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
钩藤甜、微寒、归属于肝、心包。藤钩具有解风解痉、清热平肝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痉挛、痉挛、头痛、头晕等。还可治疗小儿惊风、强热神昏、下颌紧绷、手足抽搐等疾病。
钩藤能改善血液循环,随时调节血液量到心脏等人体重要器官,保证充足及时的血液供应。能保证人体各器官处于全电工作状态。对缺血型灶者性贫血和脑血供不足有明显疗效。虎杖能起到镇静作辩顷用,对于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让身体恢复平静。它还可以收缩子宫平滑肌,缓解子宫疼痛。
钩藤对许多疾病,包括败血症、小叶性肺炎、有毒细菌痢疾、沙门氏菌感染等都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可能是由于机体对有毒物质的感染而吐血,可减轻其耐受性。钩藤可以减少这类人群的吐血次数,保持身体健康。
不过钩藤也有毒副作用。过量服用可导致死亡,特别是对心脏、卜薯肝脏、肾脏有明显的病变,所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应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