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属于中药材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服用望江南来促进健康,特别是可以用来治病,对于我们解决掉很大不适问题,不过虽然说我们在平时是会经常用到望江南的,但是对于望江南具体的药用价值,这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一起看看吧。
望江南属于优质中药材的一种,我们能够通过望江南来治病,而且根据典籍对望江南的记载,望江南主要用于治疗肺部、泌尿系统、肠道等的一些疾病,是可以促进我们内脏健康的,同时望江南还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而且对于一些常年咳嗽,经常气喘,便秘,以及皮肤恶疮、头晕头痛等疾病中不错的效果。望江南可以采用内服外敷两种方式,在采用内服方式的时候,通常用量在八克左右即可,是可以起到治病作用的,大家不要错过。
首先我们服用望江南,能够起到化解蛇毒的作用,如果我们被蛇咬了之后,采集一些望江南的叶子碾碎,再用白醋浸泡一会敷在患口处。一天一换药,能达到化解蛇毒的效果们这样对我们健康是有好处的,大家可以试试。而且望江南还能拔毒疮,如果我们皮肤长了毒疮之后,用一把新鲜的望江南叶子碾碎,取其汁水直接服用,取其碎渣外敷于毒疮处。这样反复用药几次能达到治疗毒疮的效果。这个地方也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并不是任何毒疮都适用,所以说这也是我们服用望江南要注意的一个情况。实际上望江南还能够治疗高血压,用望江南烘烤成焦糊,再碾碎服用,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错的。
服用望江南对我们健康有好处,作为中药材的一种,服用起来药用价值很强,能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疾病产生,首先可以清热解毒,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望江南来降低血压,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是有帮助的,同时望江南还可以预防疾病。
在日常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的注意,丹参不能够和酸性食物一起服用,特别是食醋。因为醋属于酸性,同时性酸,而大部分的酸性食物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而丹参性寒,所以具有扩张血管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这两种不一样性质的中药材以及食物一起服用,那就会导致功能不和,所以千万不能够同时服用。
含羞草是一种有趣的植物。轻轻碰一下它,小叶片就会立即合拢,摸重了,连叶柄也会垂下来,十分“怕羞”的样子,于是给它们起了“含羞草”之名。 含羞草是豆科多年生蔓生小灌木。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花小,淡红色,秋天开放,如朵朵小绒球。 含羞草也是一种药物,其性寒。食用功效: 具有安神、镇静、解毒、清热、利尿、止咳、散瘀、止痛、止血、收敛等功效。可治疗感冒、小儿发热、小儿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带状疱疹和气管炎等疾病。食用方剂: 含羞草介绍,种植:含羞草俗名“怕羞草”、“感应草”,豆科含羞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茎蔓生,多分枝,遍体散生倒刺毛、锐刺;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有刺毛;叶羽状,2-4片成掌状排列,小叶矩圆形,触之即闭合下垂;花多,头状,一般粉红色,7-10月份开花;果荚扁形,边缘有刺毛,3~4荚节,每节2种子,成熟后自落。含羞草“含羞”的原因:含羞草受到刺激之后,小叶闭合、叶柄低垂。日本上智大学土屋隆英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揭开了含羞草闭合运动之谜:含羞草细胞是由细小如网状的蛋白质“股动蛋白(actin)”所支撑。产生闭合运动时,股动蛋白的磷酸会脱落,只要让含羞草吸收不让磷酸脱落的化合物,经触碰也不会起变化。土屋教授指出,当股动蛋白束散开时,细胞被破坏,结果水分跑出来,以致产生闭合运动。股动蛋白一般见于动物的肌肉纤维内,与肌肉伸缩有关。没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内,可说是相当罕见。含羞草的主要应用:1、观赏。含羞草株形散落,羽叶纤细秀丽,其叶片一碰即闭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动人,给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于庭院墙角,也可盆栽于窗口案几。2、药用。含羞草也是一种药物。其性微寒,味甘涩,有小毒。有安神、镇静、解毒、散瘀、止痛、清热、利尿、止血、收敛等功效,常用于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咯血、带状疱疹。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草,晒干或鲜用。3、预测地震。据土耳其地震学家艾尔江表示,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时,含羞草开始张开,但是到了10时,叶子突然全部合闭,果然在13日发生了强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乐部的成员,曾多次观察到含羞草叶子出现反常的合闭现象,结果随后都发生了地震。含羞草的种植:含羞草的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对气候、阳光、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喜温暖湿润的环境。1、种植方法。一般播种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细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温度18℃左右时,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长,不需花精力专门管理)。幼苗期生长较慢,7-8厘米时可定植。2、田间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时松土、锄草、浇水。室内盆栽,夏季每天浇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让株形过大,则要减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3、病虫防治:基本无病虫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鲜石灰粉防治。【类别】全草类:【异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植物形态】含羞草: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达1米,有散生利刺及无数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状排列;小叶多数,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矩圆形,长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无柄。头状花序具长柄,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淡红色,极多;萼钟形,短齿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丝长,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扁平,稍外弯,多数,长1~2厘米,顶端有喙,有3~5节,每节有1种子,成熟时节脱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荚缘:种子阔卵形。花期8月。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本植物的根(含羞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夏季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另含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0.4%、亚浊酸51%、油酸31%、棕榈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质2.5%,主要为甾醇。【药理作用】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氨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抑制作用。【性味】甘,寒,有毒。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寒,有小毒。"③《实用中草药》:"性微寒,味微苦。"【功用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②《本草求原》:"敷疮,"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⑥《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选方】①治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两(干品)。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带状疱疹: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含羞草是一种有趣的植物。轻轻碰一下它,小叶片就会立即合拢,摸重了,连叶柄也会垂下来,十分“怕羞”的样子,于是给它们起了“含羞草”之名。 含羞草是豆科多年生蔓生小灌木。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花小,淡红色,秋天开放,如朵朵小绒球。 含羞草也是一种药物,其性寒。食用功效: 具有安神、镇静、解毒、清热、利尿、止咳、散瘀、止痛、止血、收敛等功效。可治疗感冒、小儿发热、小儿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带状疱疹和气管炎等疾病。食用方剂:含羞草介绍,种植:含羞草俗名“怕羞草”、“感应草”,豆科含羞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茎蔓生,多分枝,遍体散生倒刺毛、锐刺;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有刺毛;叶羽状,2-4片成掌状排列,小叶矩圆形,触之即闭合下垂;花多,头状,一般粉红色,7-10月份开花;果荚扁形,边缘有刺毛,3~4荚节,每节2种子,成熟后自落。含羞草“含羞”的原因:含羞草受到刺激之后,小叶闭合、叶柄低垂。日本上智大学土屋隆英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揭开了含羞草闭合运动之谜:含羞草细胞是由细小如网状的蛋白质“股动蛋白(actin)”所支撑。产生闭合运动时,股动蛋白的磷酸会脱落,只要让含羞草吸收不让磷酸脱落的化合物,经触碰也不会起变化。土屋教授指出,当股动蛋白束散开时,细胞被破坏,结果水分跑出来,以致产生闭合运动。股动蛋白一般见于动物的肌肉纤维内,与肌肉伸缩有关。没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内,可说是相当罕见。含羞草的主要应用:1、观赏。含羞草株形散落,羽叶纤细秀丽,其叶片一碰即闭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动人,给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于庭院墙角,也可盆栽于窗口案几。2、药用。含羞草也是一种药物。其性微寒,味甘涩,有小毒。有安神、镇静、解毒、散瘀、止痛、清热、利尿、止血、收敛等功效,常用于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咯血、带状疱疹。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草,晒干或鲜用。3、预测地震。据土耳其地震学家艾尔江表示,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时,含羞草开始张开,但是到了10时,叶子突然全部合闭,果然在13日发生了强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乐部的成员,曾多次观察到含羞草叶子出现反常的合闭现象,结果随后都发生了地震。含羞草的种植:含羞草的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对气候、阳光、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喜温暖湿润的环境。1、种植方法。一般播种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细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温度18℃左右时,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长,不需花精力专门管理)。幼苗期生长较慢,7-8厘米时可定植。2、田间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时松土、锄草、浇水。室内盆栽,夏季每天浇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让株形过大,则要减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3、病虫防治:基本无病虫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鲜石灰粉防治。【类别】全草类:【异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植物形态】含羞草: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达1米,有散生利刺及无数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状排列;小叶多数,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矩圆形,长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无柄。头状花序具长柄,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淡红色,极多;萼钟形,短齿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丝长,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扁平,稍外弯,多数,长1~2厘米,顶端有喙,有3~5节,每节有1种子,成熟时节脱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荚缘:种子阔卵形。花期8月。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本植物的根(含羞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夏季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另含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0.4%、亚浊酸51%、油酸31%、棕榈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质2.5%,主要为甾醇。【药理作用】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氨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抑制作用。【性味】甘,寒,有毒。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寒,有小毒。"③《实用中草药》:"性微寒,味微苦。"【功用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②《本草求原》:"敷疮,"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⑥《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选方】①治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两(干品)。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带状疱疹: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