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是我们中药常见的,薏苡仁具有健脾的作用,那么薏苡仁可以做出多少种粥品呢?
薏苡仁茯苓粥
【组成】薏苡仁50克,白茯苓50克,粳米100克,味精少许。
【制法】先将茯苓杵碎入沙锅内,加水300毫升,煮至100〜150毫升,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兑入茯苓汁,加味精,煮开2〜3沸待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用】健脾利湿,开膈消痰。适用于肺气肿、嗽、心悸等病症。
薏米杏仁粥
【组成】薏苡仁50克,杏仁10克(去皮尖),白糖适量。
【制法】先用水煮薏苡仁至半熟,放入杏仁同煮成粥,加白糖适量。
【用法】早餐食用。
【功用】健脾祛湿,除痰通痹。
薏米苇茎粥
【组成】薏苡仁30克,粳米30克,苇茎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苇茎剪去节,洗净,加水200毫升,浸透。煎数沸,去渣取汁备用。薏苡仁、粳米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加入苇茎汁混匀,煮1〜2沸待用,并加入冰糖。
【用法】佐餐食用。
【功用】清热,化瘀,散结。适用于肺脓疡的成脓期和溃脓期。
薏米芡实粥
【组成】薏苡仁30克,芡实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芡实研末共入锅内,加水慢煮1~2小时,至酥熟加红糖2匙,稍炖即成。
【用法】当点心吃。
【功用】补脾胃,清湿热。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有防止癌变的作用。
薏米苓草瓜皮粥
【组成】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车前草15克,冬瓜皮30克。
【制法】将后3味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薏苡仁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1剂,连用6-7日。
【功用】健脾除湿。适用于湿疹等病症。
薏米牛膝桂仲粥
【组成】薏苡仁30克,桂枝9克,杜仲9克,牛膝9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桂枝、杜仲、牛膝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再同薏苡仁共煮粥,调入适量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20日。
【功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阻络型牛皮癣等病症。
薏米头翁扁豆粥
【组成】生薏苡仁30克,白头翁15克,白扁豆10克。
【制法】将白头翁水煎去渣取汁,再同扁豆、薏苡仁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连服数日。
【功用】清热利湿止泻。适用于小儿湿热腹泻等病症。
薏米槐花瓜草粥
【组成】薏苡仁30克,槐花9克,车前草15克,冬瓜仁2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车前草、槐花、冬瓜仁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蔻苡仁、粳米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1剂,连服7~8日。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实热型慢性盆腔炎等病症。
薏米饮
【组成】炒薏苡仁25克。
【制法】将炒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100毫升,用小火煎至1/2呈时,将汁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渗湿。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等病症。
薏米防风饮
【组成】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制法】将上述诸品入锅内,加水适量,水煎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饮1周。
【功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薏米木瓜汤
【组成】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白糖1匙。
【制法】将薏苡仁、木瓜入锅内,加水适量,小火慢炖熟烂,加白糖稍炖即成。去木瓜渣。
【用法】当点心食用。
【功用】养肝舒筋,利湿和胃。适用于慢性关节炎患者。
薏米酒
【组成】薏苡仁1.5千克,粱米100克,细曲12克。
【制法】将薏苡仁碾成细粉,细曲碎成粗末,再将粱米煮成稀粥状,倒入净坛中。待冷后,再加入薏苡仁粉,细曲末。拌匀后加盖密封。将坛置保温处,经14日后开封。视表面有泡状,味香甜,药酒即热。去糟,贮入净瓶中。
【用法】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空腹温饮15〜25毫升。
【功用】健脾补肺,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关节疼痛、下肢浮肿、大便不实、小便短少等症。
薏苡仁来源于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名医别录》记载:“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记载了薏苡仁酒: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可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粥:薏苡仁研为粗末,与粳米等份,加水煮成稀粥,每日1 2次,连服数日,补脾除湿,用于脾虚水肿,或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珠玉二宝粥”:薏苡仁、山药各60克,捣为粗末,加水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25克,切碎,调入溶化,随意服食。用于脾肺阴虚、饮食懒进、虚热劳嗽。
(1)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
(2)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3)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4)气微,味微甜。
传统经验认为,粒大饱满,身干,杂质少,无破碎,色白者为佳。
中医学认为,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牌,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对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肠帅,扁平疣有一定的作用。
1.薏米红豆汤
【配方】薏米30克,赤小/15克。
【制作】薏米洗净浸泡20分钟,同红小豆一起放人加水的锅中,武火煮开,改文火煮至薏米熟烂,也可加点冰糖
【用法】早、晚分服,连续服用7天。
【功用】健脾祛湿,美白减肥。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肥胖的人食用。
2.薏米银耳羹
【配方】薏苡仁150克,银耳100克,糖桂花、白糖、水淀粉各适量。
【制作】银耳凉水浸软去杂质,改用开水浸泡至发透;后放入加人白糖、清水的锅中,武火煮开;再放人温水泡好的薏米,入水淀粉勾成稀荧,加糖桂花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肺胃阴虚等病症。并可作为各种瘤症患者的辅助食谱。
3.薏米莲子百合粥
【配方】薏米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洗净的薏米、莲子、百合放入加入适量水的砂锅内,煎煮至烂,再加入粳米煮至粥熟,放入红糖即可食用
【用法】温热顿服,每日1-2次。
【配方】健脾润肺,祛湿止泻,健肤美容。适用于大便稀溏、下肢湿疹、面部痤疮等病症。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神农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本草通玄》:“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特 别 声 明
非临床执业医师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患者必须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
文/徐传庚
来源/ 微信公众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
薏仁较难煮熟,煮前需温水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水,然后再与其他米粒一起煮。水加的足量的话,一般不会糊锅的。我经常用薏米仁和赤小豆熬粥喝,祛湿利尿特别好,薏米仁千万不能和大米在一起煮粥,和大米一起煮就没有祛湿的作用了,而且我用的还是高压锅很方便,不会糊呀。红豆薏米粥千万不要放大米一同熬煮,不但破坏红豆薏米粥祛湿的功效,反而增加了湿气。大米甘、平。有健脾益气,和胃除烦,止泻止痢的作用,可以和多种食材煮粥、焖饭吃如山药、荸荠、枸杞、羊肝、猪肝、鸡蛋等。
薏米本身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而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两种食材混合在一块制作而成的粥可以有效的补充大量的氨基酸,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血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前一天晚上漂洗薏米仁,浸泡一晚,早上起来把水倒了,加清水,高压锅闷煮15-20分钟,等高压锅可以打开以后,直接乘出,放凉不会糊,糊有可能因为闷着,然后一直不开锅,闷煮化了。一般不会糊锅,但是薏仁性寒,洗干净以后炒制黄色后,加入红豆一起熬制,千万不要直接熬汤,这样没有起到祛湿气的作用。
薏仁米和水的比例应该为1:4,只要有充足的水份,是不会粘糊的,用高压锅应该要注意安全。高压锅中加水,水开后加入薏米煮开,转小火熬制半小时,水的比例要比我们平时煮粥多一些。正常来说,薏米粥不会糊锅,但是要看你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薏米和水的比例为1:1的话,糊锅是肯定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薏米和水的比例为1:5以上。软软糯糯的红豆薏米粥煮好了,装进碗中就可以开动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