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之名首载于《本草衍义》,为豆科植物合欢树的花或花蕾。又名为夜合花。具有安神解郁,理气活络的作用。其味甘,性平。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合欢花主要含合欢苷、皂苷等,并具有强壮、兴奋、镇痛、驱虫及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证实有催产作用。临床用于治小儿多动症、小儿□疮、失眠、风火眼疾、跌打损伤等病症。
我国古代帝王虞舜南巡至苍梧时死在野外,埋葬在九嶷山,其妃娥皇、女英两人遍寻湘江未见,便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遂成为神女。后来,人们发现她们洒下血泪的地方长出了泪迹斑斑的"湘妃竹”。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总花梗被柔毛,花淡红色,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雄蕊多数,基部结合,朝开而夜合,相亲相爱。唐代李颀在《题合欢》诗中曰:“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合欢花粥
【组成】干合欢花30克(鲜花用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上料同入沙锅中,加水如常法煮粥,至米花粥稠,表面有油为度。
【用法】每晚空腹睡前1小时温热顿服。
【功用】镇痛,安神,利尿。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健忘失眠、虚烦不安、急怒忧郁等。
合欢花蒸猪肝
【组成】合欢花干品10克(鲜品20克),新鲜猪肝150克。
【制法】将合欢花放碗中加水浸泡;猪肝切片,加食盐少许,入合欢花隔水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用】疏郁理气,安神明目。适用于胁痛、失眠、眼结膜炎等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