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为大家介绍生地和熟地的区别(生地、熟地怎样区分)

时间: 2023-04-20 13:01:21

为大家介绍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生地和熟地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材了,但是因为生地和熟地的名字是非常的相似的,所以有些朋友们总认为生地和熟地是一种药材,其实生地和熟地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么生地和熟地的区别有哪些?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的关注这个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生地: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其实生地还有非常好的治疗吐血、尿血等这些出血症状的作用,并且对于缓解头痛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出现了这些病症,可以服用生地来治疗。

熟地:为生地的炮制加工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如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四物汤,另外,熟地还有不错的保健功效,对于帮助我们缓解和预防肾阴不足、潮热等这些病症的效果也是非常很不错的。

现在我们大家已经了解了生地和熟地的区别了,我们可以知道,生地和熟地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多的,不仅外形会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功效和作用更是有着极大的不同了,所以我们大家就需要将生地和熟地的这些区别记住了,这样以后在生活中才能够更方便的区别生地和熟地。

生地、熟地怎样区分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生地和熟地均为地黄的块状根,只是生地经加工蒸制后则称为熟地黄,简称熟地。生地长于凉血、清热、滋阴;熟地则长于补血、滋阴。熟地还可炒炭应用(熟地炭),可用于崩漏等出血症。
黑色的是熟地,土黄色的是生地;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
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由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著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生地、熟地有什么区别?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

如何区别生地和熟地

新鲜的地黄烘干到八成熟,称之为生地,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然后把生地酒炖或者酒蒸,就是熟地了,别以为炖或者蒸就是把它弄熟哦,主要是个酒哦,要把酒和地黄弄在一起才炖或者蒸的哦,主要作用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熟地和生地的区别?

生地和熟地都是地黄,地黄有鲜、生、熟三种,都有养阴生津,治阴虚津亏作用,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生地黄长于养心肾之阴,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多用;熟地黄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精髓亏虚的多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