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常见的一种药物了,这种药物对于治疗很多的疾病都非常的有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服用一些麦门冬对于预防疾病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了,多服用一些麦门冬可以滋补肺脏,清心除烦和治疗便秘的哦,下面我们来看看麦门冬的功效和服用方法吧。
功效浅释:
1、麦门冬可以滋补肺脏的津液,肺脏特别害怕干燥,尤其是在春季,天气是非常的干燥的了,非常的容易伤及我们人体的肺脏的津液了,从而导致我们出现咳嗽的症状,甚至是出现咳血,干燥的天气给我们的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服用一些麦门冬的哦,可以帮助我们滋补肺中津液,所以常用来治疗干咳嗽,咽喉干燥。
2、麦门冬还可以滋补胃中的津液,胃中的津液减少时表现为口干舌燥,这种情况常用麦冬,玉竹,沙参等配合滋补胃中的津液。
3、麦门冬还能清心除烦,用于治疗发高烧后期出现晚上失眠,烦躁等证。
4、麦门冬还能滋润滑利肠道,用于治疗便秘。
服用方法:
1,煎服10~15克。滋补肺脏和胃的津液时多去心用;清心除烦多连心用。
2,便秘的人,可以用麦门冬5克,玉竹5克用开水泡代茶饮
麦门冬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的多的了,我们可以看出来了,经常服用一些麦门冬可以帮助我们滋补肺脏,清心除烦和治疗便秘的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是可以经常服用一些麦门冬的哦,当然了,大家也不需要担心不会服用麦门冬了,上面我们也了解了很多的麦门冬的服用方法了哦。
麦冬味微苦,微寒,入肺经,滋阴润肺,清热。可用于治疗肺阴虚热引起的肺燥咳嗽、阴虚咳嗽。麦冬入胃经,能益胃、生津、清热,常用于治疗发热、津伤引起的心烦口渴,胃阴不足引起的口渴;还可用于治疗胃阴不足或燥热伤阴所致的便秘。麦冬也入心经,可清心安神。可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外感发热等引起的焦虑。另外,麦冬入肺胃二经,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麦冬能养阴清热,故可用于肺胃阴虚、火热之气所致的咽喉阻塞、咽干咽痛等咽喉肿痛。
麦冬又名麦冬、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心除烦等功效。麦冬可以促进胰岛细胞的功能恢复,达到降血糖的作用。麦冬一般是喝茶喝的。中药麦冬的禁忌症主要是不适合一些体内湿热、实热的患者。服用麦冬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对于患有高血压和严重肝肾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大家都知道麦冬泡水很有效果,但是注意不要因为听说有效果就经常喝,对身体有害。将麦冬放入杯中后,加入热水,浸泡一会儿后,即可饮用。当然,为了其更好的疗效,我们还可以加入其他药材,如玉竹、生地、玄参等。治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有润肠通便之效,用于大便干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g水煎成30 ~ 40ml,分次服用,3 ~ 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有一定疗效。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普通的玻璃杯,加八分水,然后加入2克左右的麦冬。其实这个量我们不用太担心。麦冬水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但平时不宜过量食用,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平时要多喝水,多注意保健。所以这里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营养均衡。然后多喝水,避免辛辣食物,注意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休息时间。麦冬水服用后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麦冬水,很多人服用后脾胃虚寒。现在来说说麦冬水的副作用。
麦门冬功效与作用
麦门冬功效与作用,这种食物还可以降低血压,不适合的禁忌人群千万要注意,这种食物的功效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分析,食用药材一般都要遵医嘱,麦门冬功效与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麦门冬功效与作用1麦门冬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有杭麦冬及川麦冬两种。
别名 :麦冬、寸冬。
来源 :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长绿色草本植物沿阶草的干燥块根。多为栽培。
产地 :杭麦冬:主产于浙江余桃、浒山。川麦冬:主产于四川绵阳、三台。
性状鉴别 :杭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中部肥满,长约1~4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黄白色或土黄色,多为半透明状,有细纵纹。未干透时质较柔韧,干后质坚硬,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央有细小的木质心,湿润后可以抽出。气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法粘。
川麦冬的形状与杭麦冬相似,主要不同点:块根一般较小。表面淡黄白色或灰白色,皮较薄嫩。断面淡白色,中央的`小木心较细弱,湿润后不易抽出。味微甘,嚼之粘性小。
以块根肥大,两端修净,黄白色,质柔韧,嚼之发粘者为佳。习惯认为杭麦冬比川麦冬好。
主要成分 :含多量葡萄糖、粘液质,少量β-固甾醇、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作用 :润燥生津、化痰止咳,其作用为:解热、消炎、镇咳、祛痰、利尿、强心、强壮,并有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炮制 :生用或朱砂粉拌。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归经 :入肺、心、胃经。
功能 :润肺清心、益胃生津。
主治 :劳热咳血,燥咳痰粘,心烦口渴,津枯便秘等症。
麦门冬功效与作用2 临床应用 :与天冬近似。
1、治燥热咳嗽,适于肺阴虚久咳患者,多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之燥咳,可加配半夏祛痰,党参益气,方如麦门冬汤。
对外感所致的燥咳,前人有谓忌用麦冬,因其性较滋腻,补肺而助痰,不利于解表。实际上,当外感较严重,有发热、鼻塞、恶风、欲汗不能,需用宜通透表治法治疗时,麦冬缺不宜用,但如外感较轻,不发高热,无鼻塞,只有燥咳,可以用麦冬。
2、治热病后期之津亏便秘,虚热烦渴,配生地、玄参等凉药,进一步清热,方如增液汤。
如属热病恢复期之阴虚血亏,可用麦冬配其他养阴补血药调补身体,方如养正汤。
3、用于强心,尤其适宜于虚脱患者出汗过多,有心跳过速、血压低,可用麦冬配人参、五味子等水煎服,方如生脉散。此方也是夏令养阴主方,伤暑汗服之,可收生津益气的效果。
汗后虚烦不安者,则用麦冬15g,配黄芪6g,当归9g,五味子3g,甘草3g,水煎服。
附 :1、麦冬与天冬比较,清润肺燥之力,麦冬优于天冬;滋补肺肾之功,天冬胜于麦冬;治肺结合燥咳时,可天冬、麦冬同用。2、麦冬配凉药宜生用,配补药宜酒制。3、气虚、胃寒、便溏者不宜用。4、麦冬心服后易致心烦,故入养肺阴药中宜去心。
用量 :6~24g。用于强心时宜大量。
处方举例 :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麦冬15g,法夏45g,党参9g,甘草3g,粳米15g、大枣4枚,谁煎服。
养正汤:麦冬9g、玉竹15g、何首乌12g、当归9g、熟地12g、生地9g、淮山药12g、茯苓9g、女贞子9g、天花粉6g、白芍6g、炙甘草3g,水煎服。
生脉散(《内外伤辩惑论》):麦冬12g、吉林参6g(或党参15g)、五味子4.5g,水煎服。
注 :
1、杭麦冬与川麦冬虽为同种植物,但生长年限不同。杭麦冬系栽后第三年立夏至芒种节采挖,块根肥满皮厚,中央木心粗硬,甜味浓,粘性大。川麦冬则在栽后第二年清明至谷雨节采挖,故块根较短小,中央木心细弱,皮薄嫩,味甘淡,粘性差。近年来广西、湖南、江湖等地亦有栽培,其性状气味,略似川麦冬。
2、西南、中南及华东地区均有野麦冬生产,原植物亦为沿阶草属植物,一般身较细瘦,两端尖,多有粗皮和抽皱,间有体质坚硬(白僵支),商品称土麦冬或野麦冬。此外,麦门冬属植物大麦冬和阔叶麦冬的干燥块根,少数地区也作麦冬使用,属于地区习惯用药。其特点:块根粗大,钝圆或椭圆形,黄棕色,干瘪抽皱。味微甘,无粘性。
3、外形类似品: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根(碎骨子),块根较细长,体质坚硬,味淡,中央无细的木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