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痰咳嗽的症状
多见于肥胖患者,痰多微黏或不黏,时呕,便软乏力,舌苔白腻。
治疗原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饮食原则:宜吃陈皮、雪梨、川贝、银耳等食品。忌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湿痰咳嗽的食疗方
苏子茯茶薏苡仁粥
原料:苏子15克,薏苡仁(薏米)60克,茯苓粉15克。
做法:
①将苏子和薏苡仁除去杂质冼净;苏子用纱布包好;薏苡仁用清水浸泡半天。
②将薏苡仁和苏子包一同放入锅中,加入茯苓粉和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成粥,粥熟后将苏子包取出即可。趁热食粥。
适用于湿痰咳嗽。
橘皮粥
原料:鲜橘皮30克(或陈皮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①将橘皮冼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用小刀刮去内层白色部分,将红皮切细,粳米洗净。
②将粳米和橘皮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吋。
适用于湿痰咳嗽。
很多湿气重的老人咳嗽痰多,到了冬季感冒流行的季节,这一症状就更加明显。中医有哪些好的化痰方法?
中医治疗咳嗽痰多,不仅仅治疗已有的痰,还会治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痰?例如:中医经典《医宗必读》之中记载: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今天所科普的二陈汤就是其中代表处方。
二陈汤出自我国中医经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一共有6味中草药,分别是:半夏、橘红、茯苓、甘草,以及生姜、乌梅。因其方中使用的半夏与橘红均以年久、陈者为上品,因为年久的半夏与橘红没有过燥之弊,因此该处方就取名:二陈汤。二陈汤的主旨思想在于中医认为:湿痰的病症,大多是因为脾虚所造成,脾失健运则无法燥湿化痰,湿聚成痰,痰湿犯肺,则导致咳嗽痰多。
因此二陈汤之中使用半夏为君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的功效,橘红为臣药,可以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气顺则痰消。半夏与橘红相辅相成,可以相互增加化湿燥痰的功效。茯苓为佐药,可以燥湿健脾,以杜绝生痰的源头,甘草为使药,可以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方中的生姜和乌梅是为了防止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可以温化痰饮,还可以减少半夏过于温燥的副作用,而乌梅可以敛肺止咳,可以防止上述温燥的药物伤阴。上述六味中药组成在一起,可以燥湿化痰,健脾利湿,又可以达到温燥化痰而不伤阴的目的。
虽然二陈汤是在我国使用了上千年的经典中成药,并且不良反应很少,但是我们仍然不建议自行用药,因为如果是咳嗽痰多较重,并且还有发热的患者,我们建议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增加:苏叶、前胡、荆芥,如果是肺热咳黄痰的患者,我们建议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增加天南星,鱼腥草,瓜蒌。而肺寒白痰的患者,则建议增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中医因人而异,一人一方在基础方剂的基础上增加上述药品可以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上述的中药的加减必须在您附近的公立医院,由医生望闻问切、明确症状之后再进行,这样才可以既增加药效,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最后提示,如果是燥痰的患者以及阴虚血弱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二陈汤。因此我们建议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千万不要自行用药。
冬季到来,咳嗽又要多发。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或干咳无痰的病症。临床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多因六淫外邪侵袭肺部,使肺气不得宣发所致;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使肺失肃降而成。外感咳嗽是新病,治疗以疏散外邪,宜通肺气为主,使邪去正安。内伤咳嗽是宿疾,治疗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有健脾、养肺、益气、补肾、清肝、化痰顺气等法,扶正以祛邪。一般说,初咳不宜滥用补涩,久咳不宜妄投苦寒。
咳嗽现在不防用徳甫吣炎箐茶有止咳祛痰润肺之功效。这些治则,也适用于指导饮食疗法配方。在食物选择方面,新鲜蔬菜、柑橘、梨、柚子、柿饼、橘饼等,可根据症状选食。但烟酒、辛辣刺激食品、油腻黏滞不易消化食品,以及温燥助痰之品皆不宜多食,这些都是本病饮食疗法所应注意的,现介绍几款咳嗽的食疗经验方及其家庭制作方法。
川贝炖冰糖
配方 川贝6g~10g(打碎),加入冰糖和开水适量,隔水炖服。一日二次,早晚食用。
方释 川贝炖冰糖,具有止咳、润肺、消痰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肺燥久咳、干咳痰少等症。用贝母配糖治咳,《本草纲目》也有记载。
川贝,性味甘苦微寒,色白而润,专入心、肺二经,为镇咳祛痰常用要药。功能润心肺,化燥痰,散结除热。《本草纲目》说:川贝“甘寒润肺可消痰”。据药理研究,本品“含有川贝母硷等多种生物碱,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故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
冰糖润肺止咳。川贝炖冰糖,是治疗肺燥及阴虚咳嗽的有效食疗方,《本草纲目》谓:“贝母清肺消痰止咳、沙糖丸食。”但属寒痰、湿痰所致咳嗽不宜。
罗汉果陈皮瘦肉汤
配方 罗汉果一个,陈皮6g,瘦猪肉100g。先将陈皮去白洗净,然后与罗汉果、瘦肉共煮汤,熟后去罗汉果、陈皮,饮汤食肉。一日二次,早晚食用。
方释 罗汉果陈皮瘦肉汤,有祛痰火、健脾胃、理气消痰止咳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等症。《岭南草药录》曾有理痰火咳嗽,取罗汉果和精猪肉煎汤服之的记载。
罗汉果,味甘性凉无毒,入肺、脾二经,有清肺化痰、润喉止咳、生津止渴等作用,其果肉味极清甜,这可能与罗汉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或果糖有关。《广西中药志》说:它能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疗胃热便秘。陈皮味辛苦性温,《雷公药性赋》说它“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留白补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气”。瘦猪肉滋养脏腑、扶正祛病。民间用罗汉果治疗肺燥咳嗽,方法很多,有用罗汉果泡茶渴,或罗汉果与猪肺煮汤食。市售的罗汉果止咳露亦适用。本方配以陈皮少许,可增强其理气化痰作用。
痰湿体质之人多易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调养。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几种痰湿体质的中药调理法
痰湿体质之人多易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调养。
具有芳香化浊、健脾化湿、升清降浊功效的药物有:茯苓、茯苓皮、薏米、冬瓜皮、泽泻、猪苓、玉米须、葫芦皮、荠菜、香加皮、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果、水瓜、五加皮、狗脊、桑寄生、山药、党参、人参、白术、甘草等。
可以祛痰、化痰的中药有:半夏、白芥子、旋覆花、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菇、竹沥、桔梗、前胡、胖大海、海藻、昆布、海蛤壳、瓦楞子、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白果、罗汉果、葶苈子、桑白皮等。
若咽痒痰多,可用川见母3克,桔梗6克,甘草3克沸水冲泡,益气、镇咳、化痰,每日代茶饮用。
若小便混浊、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可用人参3克,萆薢6克,甘草3免,每曰沸水泡服代茶饮用,可分清化浊,益气提神。
若患“三高”可每日以桑叶、菊花各3克、苦菜花、黄芪各6克,每日沸水浸泡,频频服用,长期饮用有助于消脂降压。
痰湿的生成与脾、肺、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祛痰湿的重点在于调补脾、肺、肾三脏。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
1.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方用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五。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
各9克,炙甘草6克,陈皮3
克,半夏4. 5克。 【用法】上为细末,作1服加大枣2枚,生姜3片,新汲水煎服。
【功效 】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 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2.肺失直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方选二陈汤
二陈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除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作为1剂。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功效】
痰温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加减】泄泻不止,加肉豆蔻、诃子,去厚朴。
猜你喜欢
1.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
2. 冬季咳嗽吃什么药
3. 秋天咳嗽吃什么药
4. 嗓子痒咳嗽吃什么药
5.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6. 肺热吃什么中药好
7. 老人老咳嗽中药怎么治
8. 风热感冒咳嗽吃什么药好
9. 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
10. 春天咳嗽吃什么药
一、风寒咳嗽
特点: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2、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3、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二、风热咳嗽
特点: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1、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次。
3、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4、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