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关于藏茴香的药理作用分析

时间: 2023-04-21 14:12:57

关于藏茴香的药理作用分析

藏茴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食材,外形非常有特色,藏茴香不仅外观独特,观赏性强,而且药理作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很多人对于藏茴香的药理作用并不了解,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关于藏茴香的药理作用,希望通过介绍后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藏茴香的外形比较有趣,是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具有温中健脾、驱风祛寒功效。用于治寒滞胃痛、胃寒呃逆、腰痛、寒滞腹痛,疝气,对于这类患者服用藏茴香很有成效。

①藏茴香具有平喘作用,藏茴香中所含的蕡蒿子油或葛缕子油主要含d-葛缕酮,有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法);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法),但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则无效,故对咳嗽中枢并无作用。

②藏茴香有抗菌作用,藏茴香所含的葛缕子油在体外无抑菌作用,但也有报告,葛缕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并有某些抗真菌作用,高浓度(1:1000以上)能杀牛肝蛭虫。

③藏茴香可以保护胃肠道,藏茴香含有的葛缕子油有健胃、驱风作用,葛缕酮口服对兔小肠有兴奋作用。

④其他作用葛缕酮予大鼠口服,可增加尿中维生素C的排泄量,此乃由于维生素C在肝脏中的生成增加(葛缕酮并非维生素C的前身)。

单独给予葛缕酮,对大鼠尿中葡萄糖醛酸的排出量并无显著影响;如同时腹腔注射葡萄糖醛酸类制剂,则尿中葡萄糖醛酸及维生素C较对照组皆有显著增加,因此葛缕酮可能促进葡萄糖在肝中形成维生素C。

维生素C与肝脏中凝血酶元的生成有一定关系,长期给予大鼠葛缕酮,可对抗香豆精类引起的出血。

此外,种子提取物给兔灌胃有利尿作用,尿中氯化物的排泄增加,吗啡则能对抗此种利尿;新鲜种子中还曾提出一种植物凝集素,只对人的红细胞有作用;对牛、羊者则无。

相信通过小编的讲解,大家对于藏茴香肯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藏回香的药理作用确实非常多,对于很多的病症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当然这是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情况来选择的,而且藏茴香的使用,必须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有安全保障。

各种香料的特点以及在烹调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烹调中经常使用的植物香料在烹调中经常使用的植物香料,主要有下列几种:(1)桂皮:又名肉桂,是由樟科桂树的树皮干制加工而成的。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桂皮含有较多的芳香油(1%一2%),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丁香粉、树脂、树胶等。其中肉桂醛是调味的重要成分,它具有特异的香气和收敛性的辛辣味。桂皮以色发红、皮肉厚、香味浓、无虫霉、无白斑点者为好。桂皮可作调味品,也可药用。桂皮多用作烧鱼、烧肉的提味香料。一般红烧肉、红扒肘子等菜肴都要用桂皮和八角。桂皮也是五香粉中的主体成分。(2)八角:又称为大料或大茴香等,是八角茴香树的果实。八角茴香树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树种,主要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八角主要成分有茴香醚(占80%一90%)、油脂、树脂、树胶等。八角以色褐红、朵大饱满、完整不破、角瓣大、味香郁为好。八角在烹调中使用较广,一般多与桂皮合用,对肉食起着调味和矫正异味的作用。在药用上具有驱虫、去寒、健胃、兴奋神经的功效。(3)小茴香:小茴香是茴香菜的果实。产于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小茴香主要香味成分是茴香醛、茴香醚等,具有特异的芳香和微甜味。小茴香具有调味、去腥膻味的作用,在鱼、肉烹调中使用较广。尤其是用它炖羊肉,味香鲜美。中医称小茴香性热,能理气开胃。(4)胡椒:是指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因加工方法不同,胡椒可分为黑胡椒和白胡椒两种。黑胡椒是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晒干未去皮者,质量较次;白胡椒是果实成熟后采收,经浸泡去皮晒干而成。烹饪中一般多用胡椒的制品胡椒粉。胡椒粉是用纯正黑胡椒和白胡椒磨成粉制成的。胡椒中主要成分为胡椒碱。对口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还含有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水芹烯、丁香烯等成分,香气浓郁,入口辛辣。胡椒在烹调中有去腥、提鲜、增香等作用,其辣味不像辣椒那样浓烈,而是一种轻微的辣味,适用于烹制咸鲜类菜肴或清香类莱肴及羹汤、面点和小吃。例如,对一些荤腥动物性原料,不仅可以除腥,还可以增香;对一些清淡的原料如炖鸡、烩豆腐等,可增香,使风味更佳;腌渍品亦可用,可起到提鲜、增香作用。(5)花椒:属于芸香科的落叶灌木,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麻辣味调味品。花椒主要成分是萜烯类、香茅醇和天竺葵醇;其辣味主要成分是花椒素(不饱和酰胺化合物)。花椒具有解腥除异味、增添香味作用。烹饪中多以花椒盐、花椒粉或花椒油为调味料。花椒一般多与八角、桂皮等香料同用。单独使用主要在川莱中,如麻辣豆腐、椒麻鸡等。腌渍肉类、鱼类、蔬菜类添加花椒,可提高腌渍品的风味。花椒也是一种药材,它具有散寒、除湿、温脾胃等作用,还有促进食欲的作用。(6)五香粉:是一种复合性粉末状香辛调味品。它具有五香味,是由花椒(18%)、桂皮(43%)、小茴香(8%)、陈皮(6%)、干姜(5%)和八角(20%)等香料磨粉混合而成的。以上是北京比较普遍使用的五香粉。由于我国各地食俗以及各菜系的烹调技艺、烹饪原料等的差异,“五香”的用料也不尽相同。如云南通海县产有一种用于烹调“五香”菜肴的五香卤药,它以桂皮、丁香、砂仁等原料精制而成。无论炒、炸、烩、烧、蒸、卤,成菜的色、香、味俱佳。(7)丁香:亦称为“紫丁香”。它是桃金娘科植物,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和广西。丁香的香味主要来自丁香酚、丁香烯、香草醛、乙酸酯类等。在烹饪中主要用于制卤和烧菜。如四川的丁香鸡、北京的玫瑰肉和美味牛肉干等,都以丁香为主要香味调料烹制而成。制作醉蟹时,将每只螃蟹的脐盖揭开,放入一根丁香,这样不但可使螃蟹内部透出香味,而且所含丁香酚还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使用中应注意,丁香的香味浓郁,用量不能大。并且为防止丁香粘连在莱肴上,一般用纱布包裹后再投入锅内。(8)肉豆蔻:又名肉果、刚果,是肉豆蔻科乔木的果实,经干燥后加工所得。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国内广东等省也有种植。它的香气组成主要有蒎烯、二戊烯、芳樟醇、冰片、肉豆蔻醚等香味物质。可用于卤、蒸等烹饪技法。常与其他香味调料(如与花椒、丁香、陈皮等)配合使用。用时要恰当掌握用量。因为肉豆蔻精油中含有4%左右的有毒物质“肉豆蔻醚”,如食用过多,会引起细胞中脂肪变质,使人产生昏睡感、麻痹感,有损健康。但少量食用具有暖胃祛痰、消食除积、助消化等药用功能。(9)砂仁:又名缩砂仁、阳春砂仁,是豆蔻属植物的果实。我国广东、广西均产。砂仁的香气主要来自砂仁油中的右旋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等。在烹饪中常用于炖、炯、烧等莱肴以及制作卤菜的调香。既可单独作为香味调料使用,也可与其他香味调味料配合使用。主要起解腥、增香、调香的作用。(10)孜然:又称安息茴香、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果实,产于新疆南部。主要含岩芹酸、苎烯油酸、亚油酸等。具有独特的薄荷味和水果香味,带有适口的苦味。在烹调中可用来去除异味,解羊肉膻味,多用于羊肉莱品的制作。植物性香料调味特性香料就是含有多种芳香物质,而又极易挥发的原料。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两种。在烹调中常用的是植物性香料。因为它含有多种芳香物质,保存性能好,无菌,呈味性强,香味浓郁持久;香料之间相互作用,还能产生多种复合性美味。香料能迅速除去或减轻腥、膻味和其他异味,突出本味。经加热后,香味物质能大量挥发,可使莱肴香味沁人心脾,改善和增加莱肴的特殊风味,诱发和增进食欲;并且具有杀菌消毒防腐作用,因此能延长莱肴的保存时间;同时,有些香料还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药理作用。调制香料水宜用沸水浸焖香料水是用桂皮、花椒、八角等多种天然香料调制而成的,是一种复合性的香辛液体调味品。香料水烹制莱肴入味快,使用灵活方便。但调制香料水时,应采用沸水浸焖。将香料添加一定量的沸水,然后加盖浸焖,这样可以防止香料中香味物质挥发过多,因而香味浓郁,没有苦涩等异味,同时汁水澄清,无浑浊现象。如果用水煮制香料水,因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香料中香味物质受热后极易挥发,香味损失过多;同时许多非香味物质也逐渐溶于水中,致使香料水浑浊色暗,香气淡薄,并有苦涩味。在炖、煮等烹调中应将香料装入纱布袋内使用在加工制作鸡、鸭、野味和内脏等肉类原料时,多使用煮、卤、酱等烹制方法,调味时需要各种混合的香料来调味,如桂皮、大料、茴香等。但要注意,必须把这些香料装入纱布袋内(或专用不锈钢料袋),放入锅中,经汤汁浸润后,沉入锅底部。加热后,因香料集中,香味物质能充分浸出并挥发,香味不仅能互相渗透、扩散,产生一种复合性美味,而且使原料吸收香料香味均匀,达到味透肌里的效果。此外,香料装入袋内使用,便于撇除汤面上的浮沫和油脂,可使汤汁清亮不浑,又可避免成品中带进香料的碎屑,成菜洁净卫生,光亮美观。香料装入袋内,便于根据需要及时取出,调整滋味,避免调味过浓,遮盖原料的本味,产生异味。香料不宜煮制时间过长烹调中使用香料是去除异味,增添香味,保持本味的重要辅助原料。使用时,如烹制时间过长,香料细胞组织会被全部破坏,挥发性香味物质会充分地挥发逸出,香味过于浓厚,因而遮盖住莱肴本味,同时香料中苦涩味物质会逐渐溶出,使莱肴产生异味。因此使用香料时,当味调到适中以后,应立即取出香料,防止味感过浓,影响莱肴质量。

艾叶可以吃吗?

艾叶的副作用
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听起来,艾叶真是宝,那么好的艾叶是可以经常用,一点副作用都没有吗?其实,艾叶也有副作用的。
艾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研究表明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有抑制。
艾叶的功效
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作为内服药用来治疗疾病,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或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艾叶还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主治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等症状。

艾叶有什么用

问题一:艾叶对男人有什么好处《本草纲目》“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就说明艾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干艾叶就不要喝了,最好是泡脚,如果不是寒湿体质的话,最好不要泡水喝也不要泡脚...在受了风寒、感冒、头痛、牙痛、咽痛的时候可以适当泡一下,也不宜天天泡,连泡三两天就要停上两三天,不然会让气从下往下排,用的时间长了,人会更虚的...
艾叶性味: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艾叶功效: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
功效 与作用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问题二:艾叶有什么作用与功效您好
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问题三:吃艾叶有什么好处艾叶的作用及功效:
辛、苦,温;有小毒。
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出血。
艾叶的作用:
2、艾叶治肠炎、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
7、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10、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11、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
12、艾叶治妇人: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
13、艾叶治产后腹痛,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14、艾叶治头风面疮: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
15、艾叶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16、艾叶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17、艾叶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药膳食疗
【艾叶饺子】
做法:
1、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进食欲。
2
【艾叶煎鸡蛋】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开胃。
【艾叶肉圆】
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叶水糕】
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
【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气、止血。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经。

问题四:艾叶对女人有什么好处1、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用药。
2、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4、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5、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6、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7、艾草泡脚的好处:用艾草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8、艾草的药理作用:艾草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问题五:艾叶有什么作用,药店有卖吗K一、艾叶的功效

1.外用作温灸。

2.除湿止痒:皮肤湿疹瘙痒。

3.温经止血:崩漏、妊娠下血、衄血、咯血。

4.散寒止痛: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冷不孕、带下。

二、艾叶的作用

艾叶的作用有很多,

1.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证实,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2.平喘、利胆作用:研究证实,1981年有人从艾叶平喘作用较强的中沸点油中分离得到二个平喘作用较强的单体,即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苇醇;动物实验表明其平喘作用比艾叶油强。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3.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艾叶中提取出的两种成分,β-谷甾醇与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均对血小板聚集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4.止血作用:研究证实,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5.心血管系统作用:研究证实,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蛙心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从克里米亚的艾蒿Artemisiataurica分离出来的Tauremizin(是一种倍半萜烯内酯),对离体蛙心、猫心和在位猫心均能增强其收缩力,对猫心并能减慢心率,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有拟肾上腺素的作用。

6.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研究证实,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兔肠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艾叶的功效很多,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些艾叶对人体的副作用。

问题六:艾草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艾草辛温适合用来活络通筋,在中医上经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薰,吸进体内的艾草味道,可通畅全身的气血,让血液循环变得更好。而一个人的气血通行无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远离邪气如感冒、病毒。 艾叶,性微温、味苦、无毒、有香味,可制煎剂,对女性月事不调、吐血、下痢、妇科大量出血有止血作用,既安胎也治不孕,如拿它煮水洗澡可治妇女 *** 皮肤病,以艾叶炖鸡或猪肉,则有治妇科病作用。不过,医生也强调,在中医上,艾草适用于寒性疾病者如手脚易冰冷等,不适合体质易上火的人使用,比方说,经常口干、口苦、脸热、便秘、口破、痔疮、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唬、吐血等都不宜,以免病情加剧。 还有利用艾草洗澡能预防和改善湿疹症状,但若对艾草过敏者,用之沐浴可能加重症状。

问题七:艾叶有什么作用功能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别名药用部位成份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应用宜忌【别名】艾、艾蒿、家艾大艾叶、杜艾叶、萎【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功能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f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选方】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③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二钱,辣蓼二钱,车前一两六钱。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④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⑤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⑧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⑨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一两,蒲黄、蒲公英各五钱。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妇......>>

问题八:艾草是干什么用的?提到端午节大家自然想到艾草,可大家知道艾草是一种什么植物,又为什么作为“门神”吗?
艾,是一种极平常的植物,每到春夏季节,路旁溪畔,田头地角,荒野土丘,都生长着许多艾草。风吹过,散发着悠悠清香,沁人心脾。近日,记者在杭州各大菜场都看到,不少摊位上都码着一捆艾草,买菜的市民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艾草。
四五枝艾草、一两根菖蒲,插结在房前屋后、悬挂于窗畔门旁,香气四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江南人对艾草很有感情,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采些艾草作“门神”,悬挂门上。
在艾草的摊位,一边是菜,一边是艾草,摊主促销“重心”明显倾向艾草。短短十分钟不到,就卖了三十几把,她向市民介绍,艾草煎水洗澡,可杀菌治皮肤病,还可以洗干净了泡着喝。
有研究表明,端午时,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可用来防虫防蚊(直接悬挂也有此效果,但烟熏更好);燃点艾条还可灸治多种病症。梅雨季节,她采几棵放置家中,调节空气;天气闷热,她放些新鲜艾草到厕所里,除去异味;盛夏之夜,家里焚燃艾叶,驱逐蚊子;孩子们身上长了毒疮脓疖,将艾叶熬成水喝下去或擦洗患处;若遇创伤流血,则将干艾叶揉成绒状敷上止血。”现在每逢端午节,当看到菜市场有艾草,她都要买上几棵。
还有人以五彩花布缝制成各种花样的小袋,内塞艾叶,袋子下端垂有穗带,佩于小孩胸前,既显示家妇聪明手巧,又利用“艾”与“爱”的谐音,表示对孩子的疼爱。在浙江乡村,人们还把它采来洗净,煮熟,剁碎,然后和在米粉里做艾粑粑。做出的粑粑一个个埂绿碧绿的,又清新,又细腻,味道非常好。
笔直挺秀、微风摇曳着的艾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在端午这个特殊的时节,让人们思念故乡、想起母亲、回忆起童年……

问题九:艾草有什么作用?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作用: 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 1.治疗各种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 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不孕症: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3.针灸 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学x,然后由下关至颊车学x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之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 (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减肥: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4.其他 艾叶浴: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 *** 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问题十:艾叶是什么植物,有什么功效?功效分类止血药;祛湿药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