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利肠胃发汗祛湿(藿香的用法与功效?)

时间: 2023-04-21 14:13:59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利肠胃发汗祛湿

说到藿香,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了吧,尤其是在中暑的时候,大家都是会喝上一支藿香正气水的了,而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藿香了,那么藿香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藿香所拥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吧。

利胃肠助消化

霍香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对胃肠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对小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辟秽化湿,和中开胃、止呕、止痢。

发汗抗菌消炎

霍香可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汗作用,可以解除表邪,治疗外感表证。霍香对常见致病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力

霍香中含有的甲基胡椒酚和茴香脑,具有升高白细胞数量、抗菌、抗痉的作用。对肿瘤患者及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因药物所致的低白细胞患者有升高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散寒

藿香味辛,性微温,能发散风寒,最善于治疗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湿滞而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

祛湿

暑虽属火热之邪,但因炎夏之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热既盛,而湿气亦重。所以暑热为病往往夹有湿邪,暑热与湿邪结合而成暑湿、湿温。暑与湿狼狈相依,治疗时往往“徒清热则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故治疗暑湿常清暑与祛湿并行。藿香辛而微温,善能芳香化湿,治疗暑湿、湿温。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藿香所拥有的功效与作用了,我们可以发现,这是药用价值很出色的一种中草药了哦,大家不要错过了哦。

对于我们来说,藿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了吧,不过对于藿香所拥有的功效,这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了,我们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藿香所拥有的功效了,对我们很有好处哦,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藿香的用法与功效?

1、解暑

藿香具有很好的发汗解暑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夏季常发的中暑,以及一系列的并发症。可以和佩兰、菊花等具有解暑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

2、止泻

它还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可以用于肠道发炎、中暑、饮食不当等引起的腹泻腹痛症状。可以和苏叶、陈皮等有类似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

3、退烧

它还有退烧的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夏天风寒感冒,以及多种原因引发的体温过高。可以将它和紫苏等有退烧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

4、顺气

它还具有顺气的功效,能够帮助胃部顺气,缓解胃胀、胃痛等症状。可以将它和一些有类似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

扩展资料:

藿香的药用成分: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并含有茴香醚、茴香醛、d-柠檬烯,以及对-甲氧基桂皮醛、α-蒎烯、β-蒎烯、辛酮-3、辛醇-3、对-聚伞花素、辛烯-1-醇-3、芳樟醇、l-石竹烯、、α-衣兰烯、β-金合欢烯、γ-毕澄茄烯、二氢白菖考烯等。

-藿香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1.解暑

2.止泻

藿香还有止泻的功效,对于肠炎、中暑、饮食不节引起的腹痛腹泻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于食物中毒引起的腹胀腹泻。也可用于疟疾,痢疾。

3.治疗霍乱

4.杀菌、增强免疫力

5.行气止痛

藿香还可以治疗气滞胃痛等症,对于胃胀,胃疼,不思饮食,饭后打嗝等有很好的顺气止痛作用。

6.顺气

它还具有顺气的功效,能够帮助胃部顺气,缓解胃胀、胃痛等症状。可以将它和一些有类似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

7.治疗胎动不安

藿香这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安胎作用,而且它能缓解恶心呕吐,平时女性怀孕以后,如果出现胎动不安,或者恶心呕吐,吐酸水等不良症状,都能直接用藿香进行调理。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藿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肠胃健康,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免疫力。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是什么

1、藿香又名合香,山茴香,苍告。是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和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对于湿属表证,脘痞呕吐,发热倦怠,湿浊中阻,湿温初起,寒湿避暑,鼻渊头痛,胸闷不舒。

2、腹痛吐泻等症有治疗的作用。但是,藿香性温,有胃热作呕、中焦火盛和阴虚火旺等症的人,不能使用藿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