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麦冬一直以来都被应用得较为广泛,在治疗很多病症的领域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永山麦冬可以做成很多药膳方,治病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疗效突出。那么你知道山麦冬可用于治疗哪些病症吗?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做出相关解答。
1、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准备十五克沙参,十五克山麦冬,十克玉竹,五克生甘草,七克冬桑叶,七克扁豆,七克花粉。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本命可以养肥养胃,对于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的病症疗效显著。
2、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准备二十五克人参,十五克麦门冬(去心),十克五味子(碎)。用水煎,不拘时温服。本方能够用于治疗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的病症。
3、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准备一两麦门冬,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本方能够辅助治疗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的病症。
4、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选用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出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的病症时可用本方来进行调理改善。
5、治吐血,衄血不止:准备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本方能够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不止的病症。
6、治燥伤胃阴:准备十五克玉竹,十五克山麦冬,十克沙参,五克生甘草,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本方可以辅助治疗燥伤胃阴的病症。
如果出现了上文介绍的这些病症,那么选用山麦冬来入药治疗是很有疗效的。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借鉴上文的讲述来进行,山麦冬的药性非常温和,而且疗效较好,是非常理想的一种中药材,只要能合理对症的应用都是比较有疗的,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用。
药品简介 药品名称: 龙牡壮骨颗粒
药品类型: 甲类非处方
规 格: 每袋装5g;每袋装3g(无蔗糖)
有 效 期: 36个月
贮 藏: 密封
成份性状 成份: 党参、黄芪、山麦冬、醋龟甲、炒白术、山药、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炒鸡内金、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辅料为蔗糖、菠萝萃取液。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香、味甜。
功能主治 功能: 为补益剂,具有强筋壮骨,和胃健脾之功效。
主治: 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 用法: 开水冲服。
用量: 二岁以下一次5克或3g(无蔗糖),二岁至七岁一次7.5克或4.5g(无蔗糖),七岁以上一次10克或6g(无蔗糖),一日3次。
药性分析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补气健脾和胃;大枣、甘草补中益气;龟板益肾健骨;煅龙骨、煅牡蛎益肾收涩,强筋壮骨;五味子与龙骨、牡蛎同用可增强其功;麦冬益胃健脾;鸡内金健脾消食;配伍乳酸钙、葡萄酸钙强健筋骨;维生素D2促进钙质吸收。
诸药共奏强筋壮骨,和胃健脾之功。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期间应多晒太阳,多食含钙及易消化的食品。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5、本品含维生 素D2、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请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可超量服用。
6、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 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相关文章
[龙牡壮骨颗粒价格多少]
[龙牡壮骨颗粒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龙牡壮骨颗粒可以和奶粉一起喝吗]
龙牡壮骨颗粒其中有很多健脾胃促消化的药物,可以治疗孩子不好好吃饭。龙牡壮骨颗粒对于孩子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有治疗作用,而且另外还添加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乳酸钙补充钙源,可以强筋壮骨,和胃健脾。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虽同为麦冬,但品种不同,功效也大相径庭。而且有的品种根本没有药用价值,去药店买吧,很便宜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