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药材,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也较为广泛,在很多中药材中都有菖蒲这种成分,起到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那么关于菖蒲的药理用途都有哪些呢?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下面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将为大家做出详细的解答。
菖蒲具有镇静作用
菖蒲的镇静作用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在临床治病中,可以用菖蒲来作为镇静的药物使用。
菖蒲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消化不良的情况也可通过服用菖蒲来进行改善。
菖蒲可以用来除痰开窍
菖蒲味辛性温,芳香清爽。辛能开泄,温胜寒湿,芳香开窍。且入心经,则能除痰浊、开心窍、宁神志,故凡痰湿蒙蔽清窍致致的神志昏乱,癫痫呆痴等症,每多常用,乃豁痰开窍、宁心安神佳品。《本草从新》谓其“辛苦丽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故《梅氏验方新编》即以本品配生姜,共捣法灌服,专治痰迷心窍。
菖蒲可以聪耳治健忘
有健忘症的人,如果服用菖蒲的话起到的效果是不错的。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可以用菖蒲配伍远志等其它的中药材来聪耳并治疗健忘。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菖蒲的药理用途确实是非常广泛的,对于很多的病症都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疗效,当然这个需要对症进行使用才行,并不能盲目的乱用,乱用的话,有时会造成没有必要的伤害,所以菖蒲虽好也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行。
1.1 镇静抗惊
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1]。石菖蒲水煎剂及去油水煎剂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度、并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当剂量大于25mg/kg时,即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广泛抑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石菖蒲醇提物也可使动物安静、昏睡;石菖蒲氯仿提取物对猴等多种动物有镇静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2]。有报道石菖蒲可能是通过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儿茶酚胺类、吲哚胺类)起到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3]。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g/kg ig30min后可使小鼠对戊四唑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1]。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可能是其抗惊的有效成分,90~150mg/kg的α-细辛醚ip能对抗小鼠的电惊厥,140mg/kg则能完全对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和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Ach)引起的惊厥大发作[4]。挥发油中另一主要成分反-4-丙烯基藜芦醚也有中枢抑制作用,50mg/kg iv可引起家兔的翻正反射、痛觉反射和听觉反射消失[5]。小鼠自发活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抗回苏灵所致惊厥试验、抗缺氧及游泳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石菖蒲总挥发油是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主要部位,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是石菖蒲上述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6]。近年用α-细辛醚治疗癫痫,有效率达83%[7]。石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有报道认为β-细辛醚为致癌物质,对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有损害作用[8],而α-细辛醚毒性较小,是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和癫痫的药物,其制剂已在临床上使用[9]。曾氏用石菖蒲为主的汤剂治疗癫痫41例,结果17例完全控制,1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余13例也明显改善[10]。张氏也用近似方法治疗癫痫24例,显效1例,有效19例[11]。有人以石菖蒲为主治疗癫狂症310例,结果痊愈165例,好转129例[12]。乔氏也用类似方法治疗血虚痰扰型精神分裂症338例,结果治愈率为80.2%,总有效率为98.8%[13]。对石菖蒲的体内过程研究显示该药口服肠胃吸收迅速(t1/2 ka=0.08h)且完全(吸收率F=0.98),15min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1%,并迅速分布于肝、肾、胆汁、心、脑、肺、脾等脏器;肝、肾浓度接近血浆,其余依次递降。部分由胆汁排泄后,仍经肠肝循环再吸收,最后主要随小便排泄。小部分药物可被肝脏代谢,体内半衰期约3~4h,分布容积0.38L/kg[14]。由此可见,石菖蒲镇静抗惊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1.2 开窍醒神
中医学认为中风昏迷、癫狂等神志的改变,多为痰火扰心,痰蒙清窍,致心失所主,脑窍闭塞。其中痰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石菖蒲与麝香配伍,为化痰开窍药之首选。临床常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中风昏迷、癫痫、多寐、健忘、耳鸣等。石菖蒲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广泛用于闭证神昏证的治疗,临床疗效十分确切。临床上用单味石菖蒲挥发油制成的注射液(0.5%总挥发油溶液)治疗肺性脑病昏迷,有效率74.97%,能迅速消除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15]。以石菖蒲配伍的方剂更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精神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治验最多。有人[1]用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制成针剂,治疗脑病43例次,取得显效、好转25例次的效果[1]。王氏用石菖蒲的复方煎剂治疗乙型脑炎昏迷25例,有效率为92%[16]。石菖蒲的复方煎剂鼻饲并结合西药治疗乙脑104例,结果痊愈78例,好转7例[17]。脑醒冲剂由石菖蒲等多味药组成,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取得良好疗效[18]。石菖蒲开窍醒神的作用尚未见动物实验研究报道。
1.3 益智健脑
老年性痴呆是一类进行性精神功能衰退性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目前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促智药的研究将成为近10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有人对34篇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统计的47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当归、茯苓、地黄、远志、甘草、陈皮、半夏、白术、党参和川芎[19]。与石菖蒲配伍的复方制剂能提高大鼠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报道也不少。由何首乌、石菖蒲、葛根、银杏叶、川芎、赤芍等中药组成的益智Ⅰ号,25、50g/kg灌服7d,能对抗东莨菪碱1mg/kg、戊巴比妥钠30mg/kg、40%乙醇10mL/kg、氯霉素200mg/kg和亚硝酸钠120mg/kg对记忆的破坏作用,且能提高正常大鼠的明暗辨别学习记忆获得和记忆巩固[20]。启智灵口服液由首乌、远志和石菖蒲等7味中药组成。实验证明,它能对抗樟柳碱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减少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及增加脑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21]。刘氏采用四七汤(制半夏、朱茯苓、石菖蒲、枳实、郁金)加味治疗老年性痴呆30例,与对照组脑复新相比疗效显著,对老年性痴呆、中风合并痴呆有良好治疗作用[22]。定志丸由人参、远志、茯苓及石菖蒲组成。谢明村等证明定志丸在防治记忆障碍上,远志、茯苓、石菖蒲有协同人参之作用[13]。用菖蒲郁金温胆汤以疏肝解郁开窍为基础,治疗老年性痴呆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提示此方有恢复老年性脑功能作用[24]。补肾健脑汤(淫羊藿、石菖蒲等)治疗中风痴呆56例,总有效率83.9%[25] 。周氏用石菖蒲配伍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等)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52例,对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的有效率为91%[26]。醒脑汤(黄芪、石菖蒲等)对脑震荡后遗症有消除症状、改善脑功能的作用[27]。当然,石菖蒲在上述方剂中的作用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4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
石菖蒲含挥发油、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挥发油中含34种成分[28],主要为β-细辛醚(β-asarone),占63.2%~81.2%,α-细辛醚(α-asarone),占3.4%~13. 7%,细辛醚(asarone),石竹烯(caryopphyllene),石菖醚(sekishone),细辛醛(asarylaldehyde),γ-细辛醚(γ-asarone),d-δ杜松烯(d-δcadinene),肉豆蔻酸(myristric acid),百里香酚(thymol)等。倍半萜类化合物是石菖蒲挥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石菖蒲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倍半萜达二、三十种,苯丙素类是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α,β-asarone又在苯丙素中占相当分量,有的甚至高达80%之多,并被公认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29]。水煎液化学成分目前通过核磁共振仪鉴定了8个化合物[30],分别为:2,4,5-三甲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丁二酸,辛二酸,5-羟甲基糠醛,双-[5-甲酰基糠基]-醚和2,5-二甲氧基苯醌。有报道石菖蒲挥发油LD50为(0.23±0.023)mL/kg[2],α-细辛醚的LD50为926mL/kg(大鼠)和417.6mL/kg(小鼠)[31]。市面常有用外菖蒲充当石菖蒲入药;外菖蒲挥发油含量不超过0.01%,而石菖蒲(正品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一名原是根据石菖蒲药材有“一寸九节”性状特征而得,有此特征的药材历来被视为石菖蒲的优质品种)挥发油含量一般为1.0%~3.0%,主要成分有β-细辛醚(β-asarone,61.12%)、莰烯(camphene,2.78%)、龙脑(borneol,1.93%)[32]。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大辞典》·九节菖蒲 3.1九节菖蒲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3.4功能3.5主治3.6化学成分3.7九节菖蒲的药理作用 4《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菖蒲 4.1拼音名4.2九节菖蒲的别名4.3来源4.4原形态4.5炮制4.6性味4.7功能主治4.8九节菖蒲的用法用量4.9摘录 5《中华本草》·九节菖蒲 5.1出处5.2拼音名5.3英文名5.4九节菖蒲的别名5.5来源5.6原形态5.7生境分布5.8栽培5.9性状5.10化学成份5.11九节菖蒲的药理作用5.12鉴别5.13炮制5.14性味5.15归经5.16功能主治5.17九节菖蒲的用法用量5.18注意5.19附方5.20各家论述5.21摘录 6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九节菖蒲的方剂2用到中药九节菖蒲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九节菖蒲 1拼音 jiǔ jiē chāng pú
2英文参考 anemonis altaicae,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大辞典》·九节菖蒲 九节菖蒲为中药名[1],出自《中药志》。
2.捣敷痈、疽、疮、癣[1]。
4《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菖蒲
5《中华本草》·九节菖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
采收和储藏:栽培5年以上采收,56月叶枯倒苗前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后搓去须根,簸去杂质。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南部、陜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2.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根茎繁植。种子繁殖:56月叶片枯黄时,将成熟种子采下,湿沙贮存,79月将种子拌草木灰后,撒播畦面,覆土。幼苗于翌年34月出土,育苗1年,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根茎繁殖:采挖野生九节菖蒲,将细的根茎,剪成35cm小段,仍按行株距10cm×5cm开沟,平栽,覆土。地下根茎萌芽力强,次年出苗率在95%以上。
3.土1次,冬季在畦面覆盖落叶一层。
以色棕黄、断面色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面细胞扁平,外壁增厚,黄棕色。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缘有单个散在的石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可见纹孔及孔沟。维管束外韧型,较小,612个环列;韧皮部细胞扁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髓宽广。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或椭圆形,脐点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镇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法在给药后60min可延长小鼠反应时间(P<0.05)。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7.09g/kg。
(2)取2%兔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1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滴加1%九节菖蒲的生理盐水溶液,使其与红细胞接触,则红细胞迅速溶解。(检查皂甙)(3)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0min,吸取上清液1ml,于水浴上蒸干,加醋酐0.5ml溶解残渣,沿试宇航局壁加入浓硫酸1ml,则两液面出现紫红色环,上层逐渐呈污绿色。(检查皂甙)(4)取本品10%乙醚浸液,滴在圆形滤纸上,用乙酸乙酯石油醚(5:95)展开,喷以5%香草醛盐酸试液则不应显黄色。(与石菖蒲区别)(5)取本品1%水煎液,滴于滤纸上,在荧光灯下(254nm)显白蓝色荧光。(与石菖蒲区别)
龙齿石菖蒲茶可安神助眠,缓解心神不安、胆怯,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的失眠症状。龙齿性凉味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方取其定志镇静、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来缓解惊悸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等症。
石菖蒲味辛、苦,能补心益胆而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所含的物质有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其挥发油能对抗由肾上腺素或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还有减慢心律的作用;煎剂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
扩展资料:
石菖蒲养护方法
1、基质选择:它的栽培基质,可选用肥沃疏松、含腐殖质较多且排水透气性佳的砂质土壤,如果土壤过于贫瘠,需要在土壤中添加适量底肥,有利于其生长。
2、养分管理:在它的生长期需追肥二到三次,生长初期可以施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则最好适量追施磷肥或钾肥,同时结合除草,避免杂草消耗植株的养分。
3、水分管理:它喜欢冷凉阴湿的环境,忌干旱,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勤加浇水,高温夏季可适当喷水保持盆土及环境的湿度。
4、温度管理:它在正常室温环境下生长良好,比较耐寒,越冬温度最好维持在4℃以上,如果自然温度低于3℃,应及时采取保暖防寒措施,并将其移至能充分接受光照的温室内越冬。
人民网——龙齿石菖蒲茶能安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