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白花蛇的两款治病药膳方介绍

时间: 2023-04-22 02:14:20

白花蛇的两款治病药膳方介绍

白花蛇虽然属于蛇类的一种,但也是可以的药材来进行入药治病的,用白花蛇做成的制成的药膳方不仅治病效果非常好,而且具有温补保健的作用,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白花蛇的两款治病药膳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冶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

准备白花蛇一条(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四两),羌活二两,当归身二两,天麻二两,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各锉匀,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服用本方可以治疗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等病症,而且效果极佳。

用法: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治诸风疠癣:

准备一条白花蛇,酒润,去皮骨,取肉,绢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三七日取酒。

用法:以蛇晒干为末,每服三,五分,温酒下。仍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 服用本方可以有效治疗诸风疠癣,效果不错。

以上所介绍的这两款白花蛇的药膳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所需来选择服用,对于上次介绍的这些病症的情况服用这些药膳,起到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当然这属于中药的范畴,所以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不可盲目的乱用。

中草药: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蛇
(《开宝本草》)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①五步蛇又名:褰鼻蛇(《开宝本草》),蕲蛇(《纲目》),百步蛇、盘蛇、棋盘蛇、五步跳、龙蛇、尖吻蝮。
全长54~180厘米.头大、扁平,呈三角形,如犁铲状。尾端侧扁、尖锐。吻鳞和鼻间鳞向上突出;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前额鳞大,略呈五角形,额鳞较小;颅顶鳞比眼上鳞大。鼻孔大,开口于2鼻鳞之间。后鼻鳞向内凹入呈弧形。眼前鳞2片,眼后鳞1~2片,眼下鳞1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4~5片。上唇鳞7片,其中第3、4片最大;下唇鳞9~11片,前3片与前颏鳞相接。,体鳞有显著起棱,成23~21~17行。腹鳞157~171片,肛鳞单一,尾下鳞40~60对,其前端的1~10片常不成对。体背面灰褐色,两侧有"∧"形大斑纹24个,斑纹暗褐色,边缘浓褐色,其顶点常在背中线上相接,将背面隔成斜方块形,头顶暗黑色,头侧灰黄色,上唇下缘有灰褐色不规则小斑点,吻端尤多。眼前鳞至口角,有一大形黑褐色斑。腹面黄白色,两侧有直径约2鳞左右的黑色圆斑。
栖于山地森林中,常盘居落叶下或岩洞内,行动缓慢。多以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唾腺中具强烈的出血性及溶血性毒。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本动物的头部(白花蛇头)、眼睛(白花蛇目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银环蛇,又名:银报应、寸白蛇、多条金甲带、白节蛇、手巾蛇、断肌甲。
全长30~160厘米。头小,尾细长而尖。吻鳞宽大于高;鼻间鳞宽约为其长的1.5倍;前额鳞宽大于长,长为鼻间鳞长的2倍;颧鳞长稍大于宽;眼上鳞的长约和前额鳞长相等;颅顶鳞长约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鼻孔椭圆形,开口于2鼻鳞之间。眼小,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无颊鳞。前颞鳞1~2片,后颞鳞2片。上唇鳞7片,第3、4两片入眼;下唇鳞7片,前4片与前颊鳞相接。体鳞光滑,15行;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呈六角形。腹鳞198~21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单行,40~53片。体背面黑色或蓝黑色,有宽约1鳞左右的白色环带斑纹37~61个。头顶深紫褐色。腹面白色而略有灰褐色小斑点。尾部腹面紫褐色,白色环带也很明显。
栖于平原、山地、水边等草丛中,亦常侵入人家屋内。多夜间活动,以鱼,蛙、蛇、鼠等动物为食。唾腺中具强烈的神经性毒。
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①五步蛇
多于夏季捕捉,一般用长竹竿和铁丝做成套索捕取。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片撑开后焙干,或不用竹片撑开,直接焙干。商品统称为"大白花蛇"。撑开焙干者又称为"蕲蛇鲞";直接焙干者称为"蕲蛇棍"。
②银环蛇
于夏季捕捉幼蛇,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签撑开后焙干。商品称为"金钱白花蛇"。
【药材】①大白花蛇
干燥体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盘径18~25厘米,蛇体直径约3厘米。头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口较宽大,俗称"龙头虎口",上颚有长毒牙。背部棕褐色,密被菱形鳞片,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色花纹,习称"方胜纹"。腹部白色,鳞片较大,杂有多数黑斑,习称"念珠斑"。尾渐细,末端呈三角形,角质,习称"佛指甲"。腹内部黄白色,脊椎骨突出显著,两侧具多数肋骨。气微腥,味微咸。以身干、个大、头尾齐全、花纹斑点明显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金钱白花蛇(《饮片新参》)
又名: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干燥体甚小,亦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尾细,纳于口内。盘径约3.5厘米,蛇体直径仅4毫米左右。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腹部黄白色。气微腥。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光亮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此外,广东、广西尚以游蛇科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作白花蛇入药。
【化学成分】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凝血酶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含13%糖),分子量约为33500。
银环蛇蛇毒中的α环蛇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已分离提纯;分子量约8000;是7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有5个双硫键。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蛋白酶、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但与毒性没有联系。
【炮制】大白花蛇:砍去头尾,温水润软,切成方块,晒干;或用黄酒润透后除去皮骨,晒干。(每白花蛇100斤,用黄酒50斤)
金钱白花蛇:刷去灰屑,除去头尾即可;或用适量黄酒润透后晒干。
①《本草图经》:"白花蛇,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
②《纲目》:"按《圣济总录》云,凡用花蛇,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气,去皮骨,取肉用。"
【性味】甘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咸,温,有毒。"
②《本草图经》:"有大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①《雷公炮炙论》:"治风。"
②《药性论》:"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疬疡、斑点及浮风瘾疹。"
③《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④《纲目》:"通治诸风,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痘疮倒陷。"
⑤《本草汇》:"治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者;鹤膝风,鸡距风,筋爪拘挛,肌肉消蚀者。"
⑥《玉楸药解》:"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用。
①《本草经疏》:"中风口面歪斜、半身不遂,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科,非所宜也。"
②《本草从新》:"唯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
③《得配本草》:"虚弱者禁用。"
④《本草求真》:"忌铁。"
【选方】①冶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白花蛇一条(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四两),羌活二两,当归身二两,天麻二两,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各锉匀,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濒湖集简方》白花蛇酒)
②治疠疾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疮疹,皮肤瘙痒,抓之成疮,及一切疥癣风疾:白花蛇、乌梢蛇各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土桃蛇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苦参一斤(研取头末四两)。上为细末。以皂角一斤,锉长寸许段,无灰酒浸一宿,去酒,以新水一碗,揉取浓汁,去渣,银石器内熬膏;和前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煎防风通圣散送下,粥饭压之,日三服,三日浴以大汗出为应,再三日又浴取大汗,三浴乃安。(《医学正传》愈风丹)
③治大风病:白花蛇、乌梢蛇各取净肉二钱(酒炙),雄黄二钱,大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三日一服。(洁古·白花蛇散)
④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白花蛇,取中剂断,火烧一大砖令通红,沃醋令热气蒸,便置蛇于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过,去骨取肉,芼以五味,令过熟,与病者顿啖之,瞑眩一昼夕乃醒,疮庀随皮便退。(《本草图经》)
⑤治风瘫疠风,遍身疥癣: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为末,好酒二升,蜜四两,石器熬成膏。每服一盏,温汤服,日三服。急于暖处出汗。十日效。(《医垒元戎》驱风膏)
⑥治诸风疠癣:白花蛇一条,酒润,去皮骨,取肉,绢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三七日取酒。以蛇晒干为末,每服三,五分,温酒下。仍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瑞竹堂经偏方》白花蛇酒)
⑦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蜈蚣一条(全者),乌蛇(项后取)、白花蛇(项后取)各二寸(先酒浸,去骨并酒炙)。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二钱至三饯匕,煎酒小沸调服。(《圣济总录》定命散)
⑧治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疼:地骨皮一分,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天南星(浆水煮软,切,焙)各一两,荆芥穗二两,石膏(研,飞过)二两。上五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入腊茶一钱,汤点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⑨治九漏瘰疬,发于项腋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白花蛇(酒浸软,去皮、骨,焙干)二两,生犀(镑)半钱,黑牵牛半两(半生半炒),青皮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腻粉半钱,研匀,五更,糯米次调下,巳时利下恶物。更候十余日,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一月可效。(《三因方》白花蛇散)
⑩治杨梅疮,先服发散药后服此:花蛇肉(酒炙)、龟板(酥炙)、穿山甲(炙)、蜂房(炙)、轻粉、朱砂各一钱。为末,红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忌鱼肉。服尽即愈,后服土茯苓药调之。(《纲目》俗传白花蛇丸)
⑾治营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一两,天麻、狗脊各二两。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一升浸之,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匀,瓶收。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服,日二次。(《鸡峰普济方》白花蛇膏)
⑿治大人小儿疮子倒黡:白花蛇一两(连骨,火炙令干,勿焦),大丁香二十一枚。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小儿半钱,以水解淡洒调下。(《奇效良方》白花蛇散)

提醒您:白花蛇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汇总

白花蛇舌草一听名字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草,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蛇舌草介绍 别名:珠仔草,龙吐珠,蛇舌草,甲孟草,散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纤弱而披散的草本植物。茎有棱。单叶对生,线形,边全缘,近无柄。夏秋间开白花,花为单朵,偶有二朵,或成对腋生,短柄。蒴果小,外形似石榴或扁球形。高5寸至l尺。 采收期: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味苦、甘、淡,性凉。入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利湿热,消炎,散淤,抗肿瘤,活血止痛。 作用:肾炎,肺脓疡,直肠癌,食道癌,子宫颈癌,恶性肿瘤,阑尾炎,尿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疮疖瘤肿,毒蛇咬伤,跌打淤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干品18.8-75.0克,鲜品75.0-150.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有抑制精子形成的作用,精子稀少者慎用。 生长习性:田边、水沟旁或潮湿地上。人工栽培者多。 白花蛇舌草的作用 1、白花蛇舌草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白花蛇舌草茎叶榨汁次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潮州志·物产志》 3、白花蛇舌草治黄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 4、白花蛇舌草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5、白花蛇舌草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广西中药志》 6、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泉州本草》 7、白花蛇舌草治疮肿热痛:鲜蛇舌癀洗净,捣烂敷之,干即更换。《闽南民间草药》 8、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闽南民间草药》 9、白花蛇舌草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蛇舌癀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 10、白花蛇舌草治毒蛇咬伤:鲜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福建中草药》 10、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广西中草药》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有哪些 1、清热解毒 白花蛇舌草是一个看似渺小却又有很大用处的灵草,不仅可以主治恶性肿瘤、肝炎、支气管炎,还可以治疗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喉炎、盆腔炎、扁桃体炎、附件炎的症状;外用还可以治疮疖痈肿和毒蛇咬伤。现代中医临床也有用白蛇舌草来治疗胃癌、肠癌、子宫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例子。 2、利尿消肿 白花蛇舌草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在对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肺热喘咳,黄疸,咽喉炎,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等方面也很有效。也能治扁桃体炎。还可以用于消化道癌症。 3、活血止痛 白花蛇舌草在闽南民间草药中有过记载,它的功能主要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并且在泉州本草中也记载过白花蛇舌草不仅能消痈解毒,还可以清热散瘀,当然还有治痈疽疮疡,瘰疬,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的功能。不仅如此,它还能清肺火,泻肺热。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汇总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乌梢蛇的治病药膳偏方介绍

乌梢蛇是蛇类的一种,这种蛇比较特别,看起来比较花俏,不仅有一定的观赏意义,而且还有很好的治病功效,一般在中医界很多中医都会选择用这种蛇来做成药方给患者治病,颇有成效,那乌梢蛇的治病药膳偏方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
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准备一百五十克乌蛇(酒浸,炙微黄,去皮骨),五十克天南星(炮裂),五十克干蝎(微炒),白附子一两(炮裂),五十克羌活,五十克白僵蚕(微炒),二两麻黄(去根节),两克防风(去芦头),五十克桂心。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豆淋酒下十丸。服用本方对于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治身体顽麻风:准备一百克乌梢蛇蛇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五十克防风(去芦头)。五十克细辛,一百克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五十克天麻,五十克独活,五十克肉桂(去皱皮),五十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五十克苦参(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廿丸。身体顽麻风患者可以选择服用本方治疗,疗效明显。
治骨、关节结核:乌梢蛇,去头、皮、内脏,焙干研粉,过120目筛,装入00号胶囊备用。第一周早晚各服二个胶囊;第二周早中晚各服二个;第三周早晚各服三个,中午二个;第四周早中晚各服三个;第五周早中晚各服四个。本方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结核的病症。

治干疥瘙痒久不差:准备一百克黄芪(锉),乌蛇四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一百五十克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茵芋,五十克石南,二两秦艽(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乌梢蛇的治病偏方,这些治病偏方对于多种病症的疗效是非常显著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情况来选择这些乌梢蛇的治病偏方,当然,这也需要听从专业的医生指导,这样才能有安全保障,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都乌梢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