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是一种很不错的中药材了,对于我们人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了,而且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来说也是同样有意义的了,不过虽然大叶钩藤很不错,但是属于药物,那么就自然存在副作用了,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叶钩藤会引起腹泻
大叶钩藤的药用价值很高,但是大叶钩藤是属于中药偏凉系列的,在一些小儿中医的眼中,认为大叶钩藤是稚阴稚阳的,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副作用会引起孩子的腹泻等病症,所以如果使用大叶钩藤的对象是小孩子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点,寻求医生的意见再决定。
容易影响脾胃系统
大叶钩藤在中医学中被定为寒性药物,寒性药物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我们在食用大叶钩藤的时候要注意自己是否适合这一寒性药物,不然食用后会对我们的脾胃造成不良,特别是在不对症的情况下长期食用,会对于我们的脾胃造成伤害,对于很多脾胃虚寒的朋友们来说,大叶钩藤是一定要禁止的了,否则是会有不小麻烦的了。
大叶钩藤的使用禁忌
在一些中医学中表明,大叶钩藤的禁忌有不少,其中我们在食用大叶钩藤的时候要注意,大叶钩藤不易久煮,因为这样会损害大叶钩藤的药效,只需要我们在沸水中煮20分钟以上就好,这样就保存了大叶钩藤药效的完整性,还能正确食用它,如果我们煮的时间太长了,那么就不利于我们吸收它的功效了,因此大家就要注意了,在煮大叶钩藤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时间哦。
通过了我们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大叶钩藤就可以有更多的了解了吧,可以发现大叶钩藤本身就是很不错的一种中药材了,但是也存在不少的禁忌与副作用了,对于脾胃虚寒的朋友们来说,大叶钩藤是一定要注意禁止服用的哦。
钩藤具有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 。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材之一,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划钩藤,或者是吴炳公藤干燥近支,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加精,头晕目玄等。现代研究显示,钩藤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均有比较广泛的药理作用。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镇静,抗惊厥和对神经元的保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脑梗,眩晕,痉挛,焦虑等病。值得注意的是,钩藤的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所以在煎煮后下。
拓展资料:
钩藤禁忌
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钩藤甘而微寒,入肝经,有和缓的息风止痉的作用,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也多用于小儿。如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手足抽搐等症,常与天麻、全蝎等同用。钩藤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或者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但是由于性凉,长期服用,有可能会损伤阳气,造成脾胃阳虚等症,所以脾肾阳虚腹泻的患者尽量禁止服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钩藤与菊花功效异同
(1)共同性
菊花、钩藤皆味甘性微寒,主人肝经,均具有平肝阳、清肝热、疏散风热之功效,常相须配伍为用。临床常用治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痛目眩以及外感风热头痛目赤等证。
二药有效成分加热后易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个异性
钩藤兼入心包,其功效偏于熄风止痉,故临床多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等证。
菊花味兼辛苦,又主入肺经,其功效偏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故临床多用治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风邪上扰,头痛目眩等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本品水煎剂麻醉犬静注后血压可明显降低30%—40%,持续3—4小时以上。钩藤总碱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呈现降低-上升-再降低之三相变化。
本品水煎剂灌胃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陛高血压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第8周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
本品的降压功效与煎煮时间有关,久煎则降压作用减弱,以煎20分钟为宜,证实了钩藤后下的传统的合理性。
本品与牛膝同用有明显的降压协同作用。证实了中医认为牛膝引药下行,引肝火下降的观点。
本品降压的机制是多方面的:①钩藤可抑制高血压大鼠纹状体、视丘、海马区域内的钙通道而发挥降压作用;②钩藤吲哚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③二氢柯南因可选择地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毛钩藤碱能抑制几种兴奋剂所致的血管收缩;④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心脏的负性变时变力作用,对血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心脏。
(1)对心律的作用:本品可减慢豚鼠离体心房的自发节律,抑制心房的收缩力,并且不被阿托品所阻断。 可非竞争性地拮抗异丙肾上腺素正性变时作用,其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膜钙转运有关。
(2)抗心律失常:钩藤总碱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钙诱发的室颤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抗聚抗栓作用。
钩藤碱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解聚作用,并且比阿司匹林略强,与天麻合用抑制聚集的作用增强。钩藤碱还能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这些可能都是钩藤防止血栓形成的积极因素。
毒性作用。
小鼠1次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钩藤煎剂为29.0±0.8克/公斤:钩藤总碱为144.2±3.1毫克/公斤:钩藤碱为162.3毫克/公斤:总碱口服为514.6±29.1毫克/公斤。在亚急性毒性方面,家兔每日用钩藤煎剂灌胃2次,每次5克/公斤(比治疗量大2.5倍),连服10天,无中毒症状。钩藤碱50毫克/公斤连续给14天、不引起大鼠内脏的病理改变,剂量加倍,虽肝脏有轻度炎症变化,停药后即恢复正常;对饮食、体重及外观行为均无影响。
其他。
(1)平喘:钩藤总碱可抑制组胺所致的哮喘,并可防止其窒息死亡。
(2)解痉:钩藤水煎剂对组胺所致的痉挛有解痉作用。钩藤碱对兔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
(3)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4)硬毛帽柱木碱对盆神经电刺激而引起的膀胱痉挛性收缩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三)钩藤的性味归经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味苦。"
【归经】 入肝、心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手少阴、足厥阴经。"
钩藤配伍应用
配天麻:钩藤清热熄风。天麻熄风祛痰、平肝止痉、稍兼温燥。二药合用,钩藤之清能减天麻之燥,平肝熄风、两无弊害。既治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
配薄荷:钩藤甘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薄荷清热疏风、透疹、清利咽喉、头目。钩藤偏于清,薄荷偏于散。二药配伍,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钩藤入煎荆宜后下,不可久煎。
配牛膝:钩藤甘寒、质轻味薄,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并能降压。牛夕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引血下行以降压。两药配用,…清一补,清上补下,平脬熄风。可治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麻木,膝软乏力。
配全蝎:钩藤清肝泄热雨平肝阳,熄风镇痉,治肌肉跳动,手足抽搐。全蝎熄风止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能弓}各种风药直达瘸所。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止痛作用均强。二药合用,清热熄风,通经止痛。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不安等证。
配菊花:钩藤清泄肝热而平肝阳,熄风镇痉。菊花长于平降肝阳,疏散风热。二药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配紫草:钩藤质轻味薄、有透发清热之力。紫草甘寒、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两药合用、透疹之力较强。用于疹出不畅。《本草正义》:“濒潮又谓其发斑疹,则本于钱仲阳之紫草散、方用钩藤子、紫草茸等分末、温酒调服。按仲阳之所发斑,即是痘疮及瘄子,非今人时病中之能谓发斑。钩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又以酒辅之,能发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稳妥之法”。
钩藤附方
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钩藤根五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关节痛风:钩藤根半斤,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半身不遂:钩藤根四两,五加根皮、枫荷梨根各二两。水煎去渣,同老鸭一只炖服。
治精神分裂症(癫痫):钩藤根一两,石菖蒲根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小儿高热:钩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治妊娠水肿:钩藤根一两五钱。水煎去渣,同鸡一只炖服。
治跌打损伤: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药渣捣烂外敷。
钩藤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5—9克;或入散剂。
【注意】
《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钩藤茶
钩藤茶之用,重在息风静火。正如《本草纲目》所说:“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
材料:罗布麻90—180克,钩藤90—180克,红枣。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和中。
主治:
(1)肝风内动或风热上扰的眩晕头痛。
(2)惊痫抽搐。
(3)高血压,失眠。
(4)预防感冒。
附:对高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耳鸣等均有明显的疗效。它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性味温和的保健饮料。
制法:
取罗布麻与钩藤研成粗末。每取20克,加红枣10枚(去核),置保温瓶中,冲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代茶频饮。
宜忌:
阳虚者慎用。
钩藤蜜茶
材料:
蜂蜜15公克,钩藤15公克,绿茶茶叶1公克,水600㏄。
做法:
(1)钩藤洗净沥干水份备用。
(2)取一陶锅,将作法1的钩藤放入锅中,加入水600㏄煮约8分钟。
(3)将作法2的汤汁过滤至碗中,加入蜂蜜与绿茶茶叶,待茶叶泡展开后即可饮用。
天麻钩藤茶
材料:
天麻5克,钩藤6克,绿茶10克。
做法:
将天麻、钩藤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冲泡绿茶盖严浸泡5-10分钟即可。
钩藤掺假的识别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的茎枝。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头痛眩晕等症,是一味较常用中药。古人认为,“用钩,取其力锐尔”,“去梗纯用嫩钩,功力十倍”。
据了解,现在钩藤的质量令人担忧,有些质量达不到药典规定。掺假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掺有太多的非药用部位。掺假严重者,非药用部位可占2/3。具体体现在:一是掺有不带钩的茎枝;二是带钩的茎枝过长,有的长度可达5—6厘米甚至更长。药典规定带钩的茎枝长度应为2—3厘米。非药用部位过多会使钩藤的质量大打折扣,应引起重视。
上一页全文完(共 17022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目录1拼音2出处3拼音名4大叶钩藤的别名5来源6原形态7生境分布8化学成份9性味10功能主治11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12摘录附:1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2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1拼音 dà yè gōu téng
2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3拼音名Dà Yè Gōu Ténɡ
4大叶钩藤的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5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季采集,切段,晒干.
6原形态攀援状大藤本,高12~15米。小枝压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节上有双钩,钩幼时亦有疏粗毛。叶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黄色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圆球形,单生叶腋,开花时径4~4.5厘米,花序柄长3.5~6.5厘米,有褐黄色粗毛;花淡黄色,长约1.6厘米,萼管长,5裂;花冠管状漏斗形,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厦米,有粗毛。花期夏季。
7生境分布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8化学成份含钩藤堿。
9性味《云南中草药选》:"甘苦,凉。"
10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平肝,熄风镇惊。治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11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不宜久煎)。
12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钩藤汤 热,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匀,...
钩藤饮 ,蝉退(去头足)4只,钩藤1钱5分,荆芥6分,竹叶10片,陈皮4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感冒,兼肝...
钩藤膏 儿服寒胃冷,肚腹(疒丂)痛,夜间啼哭,呕吐乳食,大便泻青,状若惊搐,时有冷汗。用法用量:钓藤膏(《...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微苦、辛凉...
补肺清肺化痰汤 )、百部、百合、阿胶、川贝母、知母、北沙参、钩藤、枇杷叶、竹茹、马兜铃、栝楼仁。功能主治:肺虚气粗,...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微苦、辛凉...
安脑牛 ***,连翘、栀子、黄芩、知母、郁金、钩藤、雄黄、黄连、珍珠、辛夷,大肯叶.石菖蒲、水牛角浓缩粉。安脑牛黄...
回春丹 方及制法处方:大黄360g麦芽12g槐花12g桃叶12g黑豆12g白术12g车前子12g侧柏叶12...
太和妙灵丸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
荆菊感冒片 μm,柄单细胞。非腺毛多碎碎,完整者1~6细胞,大多数具壁疣,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粘液化,胞...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结不通,宜此下痰利惊。凉惊丸青黛、草龙胆各三钱,钩藤二钱,防风、黄连各五分,牛黄、龙脑、麝香各一字,...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 干。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金石斛茯苓半夏广皮白钩藤白蒺藜张脉右缓。湿著阻气。浓朴广皮煨草果炒楂肉藿...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吐血 。肝胆相火扰动阳络故也。金斛山栀郁金丹参川贝苏子钩藤茯苓又接用清气热。安血络方。生地麦冬玄参知母花粉...
《友渔斋医话》:[第六种]药笼短剧一卷 饮下诸骨尽消。)大耗真气,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钩藤〕甘苦微寒,除心热,平肝风,舒筋除眩,治小儿惊啼...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