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白芥子的药方,这样搭配吃更好

时间: 2023-04-22 14:42:17

白芥子的药方,这样搭配吃更好

白芥子是非常好的一种中药材了,这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了,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是会使用到白芥子来治疗疾病的了,而且在民间也是有很多白芥子的搭配吃法了,可以帮助我们治病哦,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好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因此就可以发现,白芥子的确不是什么好吃的了,但是它的食用功效是很不错的了,而且搭配其他中药材一起使用就更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白芥子的搭配方法都有哪些,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哪些疾病吧。

配莱菔子:莱菔子辛甚,长于顺气开郁,下气定喘,消食化痰;白芥子辛能入肺,温可散寒,长于利气豁痰,温中散寒,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力增强。

配甘遂:白芥子辛温,善治皮里膜外,胸膈间之痰诞;甘遂善行经隧水湿。两药相伍,祛痰逐饮。用于治疗痰涎水饮停讶截膈之证。

配肉桂:肉桂温阳散寒而通血脉,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两药配伍,散寒凝而化痰滞,常用于治疗阴疯属阳虚寒凝证。

配青皮:青皮苦辛,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白芥子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两药相配,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赤水玄珠》曰:“芥子得青皮治胁通”。

配白术:白术健脾燥湿,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两药合用。则健脾化饮,治疗饮停胸胁之证。《本草经解》曰:“同白术,枣肉丸,治胸膈痰饮”。

配苏子:白芥子利气豁痰,苏子下气平喘,祛痰止咳。两药配伍,治寒痰喘咳痰多,胸胁胀满,疼痛等症。

白芥子这样的中药材是很不错的了,如果我们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搭配方法就更好了哦,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白芥子的搭配吃法了,可以发现不同的搭配吃法能够起到的治病功效也是不同的了,我们大家不要错过了白芥子的这些神奇用法哦。

白芥子,茯苓,橘核,能相配吗?

白芥子、茯苓、橘核能相配。
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属菌类,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
茯苓个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两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气味无,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质松脆,易折断破碎,有时边缘呈黄棕色。 [1]
分布范围
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2]
药材制做
栽培
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种后第二、三年采收,以立秋后采收的质量最好,过早则影响质量和产量。
采集
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
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
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状)。
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线裂口。
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
加工
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亦可贮放于瓦缸内,下面先铺衬松毛或稻草一层,并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迭,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如此反复3至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为茯苓个。
切制
于发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切制后的各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
主要价值: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