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七鲜解暑汤:清热解毒,生津除烦(大白梨都有什么好处?)

时间: 2023-04-22 18:23:43

七鲜解暑汤:清热解毒,生津除烦

材料

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鲜生地、鲜芥兰叶各6克,鲜首乌5克,鲜梨汁10毫升,白糖适量。

做法

将鲜梨去皮后,剁烂绞取汁液,取10毫升备用。

将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鲜生地、鲜芥兰叶(以鲜石斛、参叶代之亦可)洗净,分别切片、节。

将生地、首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烧沸15分钟后,下入蕾香、佩兰、荷叶、芥兰叶同煎5分钟,滗取原汁,再冲入梨汁搅匀即成;服用时可加白糖调味。

服法

喝汤。

性味归经

蕾香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

食性配伍

蕾香《本草经疏》上说:“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养生堂提示

此汤能清热解毒,生津除烦。适用于暑热烦渴、心烦怔忡、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症。

大白梨都有什么好处?

1.大白梨是药用功效 梨的果实、果皮以及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渴、惊狂、噎嗝、便秘等症,并可帮助消化、止咳化痰、滋阴润肺、解疮毒、酒毒等。 梨性寒凉,含水量多,且含糖分高,其中主要是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并含多种有机酸,故味甜,汁多爽口,香甜宜人。食后满口清凉,既有营养,又解热症,可止咳生津、清心润喉、降火解暑,可为夏秋热病之清凉果品;又可润肺、止咳、化痰。对患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患者有效。 梨还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镇静的作用。因梨中含有较多的配糖体和鞣酸成分以及多种维生素,故对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出现头昏目弦、心悸耳鸣时,常吃梨大有好处。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2.据《本草通玄》记载,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即生食去实火,熟食去虚火,患者可酌情选用。如生梨捣汁服可治热病,生梨汁加荸荠汁、藕汁、麦冬汁、鲜苇根计等制成五汁饮,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适用于高烧伤津引起的口渴、吐白沫等症,梨汁加鲜霍香、佩兰,荷叶、生地、首乌、建兰叶等,可制成七鲜饮,能清热解暑、生津除烦。生梨加其他药物炖服,可治虚火上升的咳嗽。取川贝、杏仁、冰糖放入挖去梨心的生梨中,隔水炖服,可治久咳。生梨中加杏仁、冰糖蒸熟,可治燥咳、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口干咽痛、肠燥便秘等。 生梨加糖、蜂蜜熬制成秋梨膏、梨膏糖、久服对患肺热咳嗽的病人有效。秋梨膏的做法是: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生姜200克,各取汁熬膏,加冰糖250克,用蜜收入熬成膏,能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润燥生津,除烦解渴,能治疗口燥咽干、解酒毒、去痰涎等。 生梨与杏仁10克加糖制成杏梨饮,能清热化痰,适于肺燥引起的咳嗽。雪梨加冰糖可制成雪梨饮,能清热止渴,适用于外感温热病毒引起的发热、伤津、口渴等。 雪梨、川贝、冬瓜条等可制成川贝酿梨,具润肺消痰、降火涤热功效,能用于治疗虚劳咳嗽、吐痰咯血等症; 川贝、雪梨加猪肺、白糖可制成川贝雪梨炖猪肺,能除痰、润肺、镇咳,适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老年人无痰热咳等症。

宝宝清热解暑食疗方法

解暑食疗1:西瓜番茄汁

西瓜味甘淡、性寒,西红柿微酸,它们都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推荐月龄:4至12个月

原料:西瓜瓤适量,番茄半个。

制作方法:用沸水冲烫番茄,撕去皮儿,去掉籽。也挑去西瓜瓤里面的籽。把纱布或滤网清洗干净并消毒,用它滤除西瓜和番茄的汁,然后搅拌均匀。

解暑食疗2:绿豆汤

绿豆汤解毒热,是宝宝夏季清热解暑的好饮品。另外,绿豆煮熟后没有解药的作用,因此,服用中药的'宝宝也可放心饮用。

推荐月龄:4至12个月

原料:绿豆1把

制作方法:把绿豆提前洗净,用清水泡一段时间,这样煮起来会节省时间。煮时,水和绿豆的比例要超过10:1。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调成小火慢慢煮,直到绿豆被煮开花。晾凉后取汤汁喂给宝宝。

解暑食疗3:冬瓜荷叶汤

荷叶清热解毒,除烦通窍,有特殊清香,非常适合夏天给宝宝食用。

推荐月龄:8个月以上宝宝

原料:冬瓜,瘦肉,鲜荷叶两片。1岁以上宝宝可适量放一点儿盐。

制作方法: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洗净扎好,瘦肉切成块。一齐入煲,放适量水,煲2小时即可。

解暑食疗4:西瓜汁米粉

西瓜有祛暑生津的作用,很适合夏天食用,而且西瓜汁和米粉搅拌后颜色改变,容易引起宝宝兴趣。

推荐月龄:6个月以上原料:婴儿米粉,西瓜。

制作方法:将西瓜榨汁。把冲调好的米粉晾凉(可以稍稠些)。把西瓜汁和米粉搅拌在一起。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