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首载于《开宝本草》,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又有崖姜、猴姜、申姜等名。具有补肾接骨,行血止血的作用。其味苦,性温。主产于浙江、广东、江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近些年临床常用骨碎补治疗斑秃、牙周炎、牙本质过敏,其对防治链霉素中毒引起的耳鸣、耳聋也有效。
五代十国时的后唐明宋皇帝李嗣源一次上山打猎消遣,突然,草丛中窜出一只金钱豹,张牙舞爪,吓得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从马上摔了下来,筋骨断裂,疼痛难忍,脸色苍白。此时御医又不在身边,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一名略懂民间草药的卫士从岩上采来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皇妃的骨折处,很快止了痛。回到宫中,还是用这味草药调理治疗,内服外敷,不久,断骨再续。皇帝见状大喜,问卫士这是什么药,卫士说不出药名,皇帝即御赐药名为“骨碎补”,流传至今。
骨碎补茶
【组成】骨碎补50克,桂枝15克。
【制法】将上药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代茶饮。
【功用】活血散寒,补肾接骨。适用于体质偏寒骨折者。
骨碎补米酒
【组成】骨碎补30克,桂枝尖15克,米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述药投入米酒内浸泡1〜2日,然后隔水炖15分钟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饮用10毫升。
【功用】温经通络,续筋疗伤。适用于闪挫腰痛。
骨碎补煲猪腰
【组成】骨碎补6克,猪腰1个。
【制法】先将猪腰洗净切开,剔去中间筋膜,把骨碎补研细纳入猪腰内。用线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
【用法】饮汤吃肉。
【功用】补肾镇痛,活血壮筋。适用于骨折肿痛以及肾虚腰痛等疾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