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预防高温作业者中暑的食疗方

时间: 2023-04-23 06:12:03

预防高温作业者中暑的食疗方

(1)莲叶梗30克,柳叶3克,薏米15克,扁豆15克〜20克。加水3碗,煎至1碗服用。每日1剂,1次饮完,常用具有袪暑清热、健脾利湿的功用。

(2)金银花45克,乌梅90克,白糖100克,柠檬香精5毫升。先用开水漫泡乌梅15分钟,倒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半小时,滤出头汁约500毫升。将头、二汁混合澄清过滤,置干净沙锅再次煮沸,缓缓加入白糖使之完全溶解,边加加搅,防止糊底。待冷却后,加入柠檬香精调匀,装消毒容器备用。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之功效,夏天常服,有预防中暑、感冒、疮疖等作用。

(3)决明子100克,白砂糖100克,柠檬香精5毫升。决明子先用小火拌炒10分钟,倒入沙锅,力研水2000毫升,用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煮半小时以上,滤药汁1000毫升左右。药汁转入沙锅,缓缓入白糖使之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香精调匀即可。本品具有清肝益肾、祛风明目、润肠通便之功用,能防暑降温,增进食欲,治高血压,头晕等。

(4)白茅根100克,白扁豆、白木耳各1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具有清热养阴、袪暑利湿、健脾之功效。

(5)金银花、绿豆各100克,水煎饮汤,每曰1剂,有解暑清热、预防中暑的功效。

(6)冬瓜10克,莲叶1张,粳米60克。各味洗净,加水,共煮粥服用。每天1剂, 可连用4〜5剂,具有清热袪暑、益脾利湿的作用。

(7)冬瓜500克(切块),薏米30克,鸭1只。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前二 味一起加水煮成汤,每曰或隔日服用,宜常服,有清热袪暑、利湿和胃的作用。

(8)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共入锅加水煮烂后,取浓汁服用,具有清 热解毒、袪暑、和中健之功用。

(9)鲜杨梅500克,白糖50克。杨梅洗净晾干,置瓦罐中,加入白糖共捣烂,加盖 (少留空隙通气),7天后用纱布绞汁,入锅中煮沸,待冷装瓶备用。常服用清热袪 暑、止渴的作用。

(10)绿豆120克,白糖适量。绿豆加水煮烂,调白糖食用。每曰1剂,夏天常服有 清热解毒、利湿、和胃的作用。

(11)绿豆100克,糯米200克。共加水煮至豆烂熟成粥服用。每日1剂,分2〜3次 服用,有清热解毒、袪暑、益脾和胃的作用。

(12)绿豆衣、白扁豆衣各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2剂,有清热袪暑、利湿的作用。

天气热,多吃或多喝什么防中暑?求大神帮助

环境温度过高,空气的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疾病,因此,除了注意防暑降温之外,尤其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保健。 多吃粥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身体大有好处。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绿豆粥、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也可用中药决明子15克、白菊花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成粥,作为夏秋季的清凉饮料。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适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发汗的作用。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汤最好喝豆类汤,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豆还可以和薄荷作成绿豆薄荷汤,绿豆与南瓜一起作成绿豆南瓜汤,绿豆和米仁一起作成绿豆米仁汤,绿豆和金银花一起作成绿豆银花汤。另外,用西瓜皮和花生各100克,麦芽、米仁各50克,煮成汤汁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多饮茶多饮茶既能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因为绿茶性凉,热天应尽量饮绿茶。另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茶类饮料。把100克大麦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开,晾凉后饮用,是非常可口又能降温防暑的焦麦茶。把适量藿香和决明子用沸水冲泡,晾凉后饮用,是很好的藿香降温茶。把白菊花、橘皮、山楂、鲜竹叶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冲泡后饮用,是很好的菊花竹叶茶。 多吃青菜 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小茴香等,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有清热解暑的作用。比如黄瓜、冬瓜、苦瓜都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把梨汁、荸荠汁、藕汁(或甘蔗汁)麦冬汁、鲜芦根汁一起和匀成为五汁饮,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
希望采纳

夏季高温吃哪些食物可以防止中署??

绿豆汤
绿豆汤作用:
1、解毒: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内。因此,如果只是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这样熬出来的汤,颜色碧绿,比较清澈。喝的时候也没必要把豆子一起吃进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果是为了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

2、防中暑:绿豆与其他食品一起烹调,疗效更好,如防中暑可以喝绿豆银花汤: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用。 绿豆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豆类。籽粒每100克含蛋白质22%~25%,脂肪1.2%~2%,碳水化合物58%~60%,粗纤维4.2%,钙49毫克,磷268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0.22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1.8毫克。绿豆蛋白质含量是小麦面粉的2.3倍,小米的2.7倍,玉米面的3倍,大米的3.2倍,甘薯面的4.6倍。秸秆含蛋白质16.2%,粗脂肪1.9%,均高于玉米茎叶,是牲畜的好饲料。绿豆高蛋白、中淀粉、低脂肪、医食同源。绿豆适口性好,易消化,加工技术简便,是人们喜爱的饮食、酿酒等加工原料,被誉为“绿色珍珠”。

绿豆属清热解毒类药物,具有消炎杀菌、促进吞噬功能等药理作用。其籽粒和水煎液中含有生物碱、香豆素、植物甾醇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类和动物的生理代谢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认为绿豆、豆皮、豆芽、豆叶及花均可入药。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肺二经。内服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止泄痢、润皮肤、降低血压和血液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外用可治疗创伤、烧伤、疮疖痈疽等症。
茶水:有经验的保健医生常指导人们用喝茶的方式补钾。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如果缺钾,人就会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热能力降低。缺钾严重时,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无力。茶叶含钾较多,约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就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

苦瓜:有人把西瓜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其实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却是苦瓜。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
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中暑的饮食

一,中暑后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因此,防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调理。在调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夏天做菜可适当咸一些,因为出汗比较多,带走的盐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会冲淡胃液,所以,菜中适当多放些盐来补充盐分是必要的。夏季还可吃点生姜,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对心脏、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对防暑有一定的好处。
1.补充维生素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补充蛋白质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3.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4.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5.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二、中暑后不该吃什么
中暑后的饮食四大忌,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进入盛夏后,空气湿度明显增大,空气流通性差,天气更加显得闷热异常。常在室外劳作的人们,很容易中暑。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在饮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一,忌大量饮水。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第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单纯进补。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三,饮食避暑良方:
方1
【方剂】杨梅、酒。
【制作法】浸泡3天,每次食杨梅5枚,每日2~3次。
【功效】预防中暑。
方2
【方剂】红葡萄酒,大麦茶。
【制作法】红葡萄酒掺入水,制成冰块,放人大麦茶食用。
【功效】本方可解暑降温。
方3
【方剂】绿茶1克、蜂蜜25克。
【制作法】开水300~500毫升,浸泡5分钟后温饮,或煎服,日服1剂。
方4
【方剂】茶叶适量。
【制作法】沸水冲泡,趁热饮服。
方58
【方剂】绿余2克、柿叶10克。
【制作法】9~10月份采柿叶4000克,切碎,蒸30分钟,烘干后备用,每次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毫升,浸泡5分钟,分3次饭后温服,日服1剂。
方6
【方剂】金银花15~30克,蜂蜜30克。
【制作法】金银花煎取汁液,晾凉后,分次与蜂蜜冲调,代茶饮用。
【功效】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不甚渴饮。
方7
【方剂】银花15克、菊花15克、山植15克、蜂蜜150克。
【制作法】上3味煎汁,过滤去渣,调入蜂蜜搅匀,烧至微沸,代茶徐徐饮之。
【功效】伤暑、身热、烦渴、眩晕。
〖说明〗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化脓性疾病患者的保健饮料,或暑热季节的清凉饮料。
方8
【方剂】茶叶9克、甘菊花15克、霍香、生甘草各10克。
【制作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预防中暑及暑毒。
方9
【方剂】鲜荷叶100克、蜂蜜100克。
【制作法】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数天。
方10
【方剂】黄瓜1500克、蜂蜜100克。
【制作法】黄瓜洗净去瓤切条,放砂锅内加水少许,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蜜调匀,煮沸,随意食用。
方11
【方剂】干百合100克、蜂蜜150克。
【制作法】同入大碗内蒸1小时,趁热调匀,待冷装瓶备用,可适量常服。
方12
【方剂】鲜苦瓜1条、绿茶3克。
【制作法】苦瓜去瓤切碎,与绿茶加水煎服。
方13
【方剂】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
【制作法】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效】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
方14
【方剂】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食之。
【功效】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
方15
【方剂】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在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方16
【方剂】鲜冬瓜一个。
【制作法】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
【功效】消暑,清热,除烦。制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清热利尿之作用。
方17
【方剂】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
【制作法】先用清水把白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费后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20分钟即成。食之。
【功效】消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方18
【方剂】鲜杨梅500克,白糖80克。
【制作法】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装入瓷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气),7~10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纱布绞汁,即成约12度的杨梅露酒,然后倒入锅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保存,时间越久越佳。夏季饮用最宜。
【功效】预防中暑。
方19
【方剂】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
【制作法】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
三,治疗中暑偏方(只供参考,详情应该咨询医生)
方1
〖组成〗生姜。
〖用法〗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每侧鼻孔滴入约5~7滴,15~17分钟1次,至患者苏醒为止。
〖主治〗暑犯心包之中暑。
方42
〖组成〗茶叶6克,蕾香、佩兰各9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暑热吐泻。
〖组成〗茶叶10克、食盐5克。
〖用法〗放入1000毫升开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夏季头晕。
方3
〖组成〗决明子30克(炒熟研碎)、山植40克、茶叶10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加自糖15克,冷后饮用。
〖主治〗中暑,头痛眩晕、高血压头痛。
方4
〖组成〗鲜苦瓜、茶叶适量。
〖用法〗苦瓜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结合,悬通风处阴干,水煎或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次6~10克。
〖主治〗中暑发热。
方5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和热水灌之。
方6
〖组成〗食盐15克、生姜18克。
〖用法〗同炒,以水一碗煎服。
方7
〖组成〗生姜1块。
〖用法〗急嚼生姜,冷水送下。
〖主治〗中暑轻症。
方8
〖组成〗生姜汁适量。
〖用法〗灌服。
〖主治〗中暑昏倒,不省人事。
方9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急灌鼻孔,喉响,即苏醒,再以凉蒜汁服。
〖主治〗中暑昏倒。
方10
〖组成〗大蒜、鲜鹅不食草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取汁,滴鼻取嚏。
〖主治〗中暑昏倒。
方11
〖组成〗生姜汁、韭菜汁各20毫升,大蒜汁少许。
〖用法〗灌服。
〖主治〗中暑昏厥。
方12
〖组成〗大蒜、生姜各等量。
〖用法〗共捣烂取汁,滴鼻取嚏。
〖主治〗中暑昏倒。
方13
〖组成〗干姜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去渣,徐徐灌服。
〖主治〗中暑昏倒。
方14
〖组成〗大蒜100克、路边热土。
〖用法〗共研烂,加入凉水拌匀,过滤去渣灌于患者。
〖主治〗中暑昏倒。
方15
〖组成〗葱1根。
〖用法〗生葱嚼烂,和津咽下。
〖主治〗中暑热渴欲死,道中仓粹无水可饮。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