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在生活中都非常重视的就是养生了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了,因此对于中药材就越来越重视了,柽柳就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了,我们可以通过用柽柳来治病哦,那么柽柳具体都有哪些功效呢,一起看看吧。
一般来说,一说到怪柳,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散风解毒的良药。一般新生儿湿疹或者麻疹等等皮肤病,我们都可以用它来进行治疗。因为它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本身的药性也是比较寒凉的。这种药物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不过一般来说外用的效果更加好一些,我们可以把它煎汤,然后加在洗澡水里面。
在治疗风湿疾病上,它也有独特的功效。一般情况下,如果风湿病病患可以把它煎煮,然后擦在痛的地方的话,对治疗风湿痛和风湿性麻痹症有很好的作用。不过这种方法要长期坚持使用,而且一定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效果才会好。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制成膏药,然后贴在患处。
不过虽然柽柳本身是非常好的了,但是在我们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也不少了,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要控制柽柳的使用量了,如果我们使用的太多了,或者是使用的时间太长了,那么都会导致我们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甚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哦,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当然千万不能采购到劣质的药物,不然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能治病,还有可能会害人。
上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柽柳的情况,可以发现柽柳是非常好的一种中药材了,可以通过用柽柳来治疗湿疹,对于风湿疾病来说也是同样很有好处的了,但是也要小心,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否则没有办法更好的服用柽柳。
目录1拼音2《*辞典》:柽柳 2.1出处2.2拼音名2.3柽柳的别名2.4来源2.5原形态2.6生境分布2.7性状2.8化学成份2.9柽柳的药理作用2.10炮制2.11性味2.12归经2.13功能主治2.14柽柳的用法用量2.15注意2.16附方2.17各家论述2.18柽柳的临床应用2.19摘录 附:1用到中药柽柳的方剂2古籍中的柽柳 1拼音 chēng liǔ
2《*辞典》:柽柳
灌木或小乔木,高2.5~4米。茎多分枝,枝条柔弱,扩张或下垂;树皮及枝条均为红褐色。叶互生;无叶柄;叶片细小,呈鳞片状、卵状三角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3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状,蓝绿色。花为圆锥状复总状花序,顶生,长2~5厘米,出自当年生枝端;花小,粉红色;苞片线状锥形,先端尖,基部扩大,较花梗长,萼片及花瓣均为5;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药卵圆形,紫红色,花丝细长;雌蕊1,柱头3裂,花盘褐色,5深裂,每裂片先端再分裂至中部成10裂状。蒴果狭小,先端具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山西、陜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②桧柽柳,又名:华北柽柳、桧叶柽柳、鉆天柳、溪河柳、香椿柳。
本种与上种极相似,其主要区别点为: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苞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较花梗稍长;花盘5裂,裂片先端凹或近全缘。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于湿润堿地或河岸冲积地。分布河北、河南、福建、广东、云南、山西、辽宁、内蒙古等地。
③多枝柽柳
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小枝纤细,无毛,有浅条沟,紫色或紫褐色。叶互生,为卵形至披针形的细小鳞片,覆瓦状,基部抱茎或半抱茎,先端渐尖,全缘,灰绿色或带白粉。单总状花序较稀疏地生长于当年幼枝上,长3~8厘米,再集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小,淡粉红色。花期夏、秋季。
分布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北、陜西、山东等地。
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5克/公斤,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1克/公斤,无明显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
②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柽柳煎剂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③解热作用
人工发热家兔皮下注射浸膏溶液12克/公斤,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①《履巉巖本草》:"凉,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苦微咸。"
③《本草从新》:"甘咸,平。"
①《本草汇言》:"入足阳明,手太阴、少阴经。"
②《本草从新》:"入心、肝二经。"
①《纲目》:"消痞,解酒毒,利小便。"
②《东医宝鉴》:"主疥癣及一切恶疮。"
③《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
④《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关节风湿。"
②治斑疹麻瘄不出,或因风而闭者:西河柳叶、樱桃核,煎汤洗之。(《经验方》)
③治疹后痢:西河柳末,砂糖调服。(《本草从新》)
④治感冒:西河柳五钱,霜桑叶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陜西中草药》)
⑤治腹中痞积:观音柳煎汤,露一夜,五更空心饮数次。(《卫生易简方》)
⑥治吐血:鲜柽柳叶二两,茜草根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本草汇言》:"柽柳,凉血分,发痧瘩,解痧毒之药也。古云痧瘩,即今之瘄疹也,宜苦凉轻散之剂,则出而解。此药轻清升散,开发瘄毒,如瘄毒内闭不出,或出之甚多,难于解退,或解退后热发不止,或喘嗽不消,肌肉赢瘦,致成瘄疳、瘄劳者多有之,以此煎汤代茶,日饮,瘄疹诸疾,渐自消减矣。与桔梗、甘草、牛蒡子同用更善。"
③张寿颐:"柽柳,性温入血而善于发泄,治麻疹之不能透发者甚效,乃濒湖《纲目》所未详者。但透达之性极速,入煎剂不当过二钱,俗又以此煎汤作熏蒸揩洗外治之法,则麻疹既不透发,最忌感寒冒风,而乃脱衣露体,虽用热汤,必有流弊,不可轻试,如在春、冬天寒,尤为大忌。"
以柽柳细嫩枝叶入药,制成煎剂、冲剂、丸剂和注射剂等应用。一煎剂:取鲜柽柳2两(干者减半),白矾6分,水煎两次(白矾分两次入煎),药液混合,早晚分服。二冲剂:以鲜柽柳3斤(干者减半),柽柳细粉半斤,白矾3两,制成冲剂100包(每包重5~5.5克),每次开水冲服1包,每日2次。三丸剂:用柽柳细粉1斤,白矾细粉2.4两,混合制成水丸。每次服2钱,每日2次。四注射液:每毫升含干生药1克,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均10天为一疗程。应用各种剂型(丸剂最多,冲剂次之,少数为煎剂或注射液)治疗1502例,其中甲组1025例为老年慢性气管炎,乙组477例为50岁以下的慢性气管炎患者。经1~10个疗程治疗,近期控制:甲组91例(8.9%),乙组97例(20.3%);显效:甲组360例(35.1%),乙组156例(32.7%);好转:甲组429例(41.9%),乙组179例(37.6%);无效:甲组145例,乙组45例。甲组总有效率为85.9%,显效以上为44%;乙组总有效率90.6%,显效以上为53%。实践证明,柽柳具有较好的镇咳、平喘、祛痰、消炎作用。对单纯型效果较好,喘息型次之,合并肺气肿者较差。一般用药后3~4天出现疗效,注射剂1~2天即可见效,最快者半小时即显平喘作用。有效病例在停药后,症状可以继续好转或稳定。虽有因感冒而复发者,但症状较轻,再用柽柳治疗3~5天,症状即被控制。治疗中极个别的有轻微副作用,如口干、头晕、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多,一般不影响治疗。
②试治鼻咽癌
取柽柳、地骨皮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试治2例,分别在68天和3个月后,自觉症状缓解,原有鼻咽部的赘生物消失。半年后复查,鼻咽部赘生物未见再发。
用到中药柽柳的方剂 荸荠柽柳汤 bíqíchēngliǔtāng处方:荸荠90克柽柳叶15克(鲜枝叶30克)制法:将荸荠、柽柳叶一同...
柽花散 拼音:chēnghuāsǎn处方:柽柳花(无花用叶,无叶用枝,然不及用花)、蛤粉、当归、甘草等分。制...
四物滋阴汤 8分(口气出热者加重用),红花5分,柴胡1钱,赤柽柳3茎。功效:养阴。主治:麻疹暗黑焦枯,热盛不退,...
更多用到中药柽柳的方剂
古籍中的柽柳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柽柳 俗名西河柳,性最透发。纲目柽柳下云,其枝叶消痞,解酒毒,利小便,不及治疹之用。宏治绍兴府志∶柽俗呼西...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帙]柽柳 赋注云∶柽似柏而香,柽中有脂,称柽乳云。先人云∶柽柳不与生长收藏相流通,超五行,纯二气,无杀罚,唯生...
《专治麻痧初编》:[卷四强氏《痘疹宝筏》]麻疹论 出,出而复隐,此危急之兆也,速将前方加炒麻黄石膏柽柳之类以发之。如不出透,或喘更甚,此为不治之证也。...
《本草崇原》:[卷下本经下品]柳花 ,故曰杨。柳枝弱而垂流,故曰柳。柳有蒲柳、杞柳、柽柳之别,喜生水旁,纵横倒顺,插之皆生。春初生柔荑,...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棉纱
红柳树皮是一种没有毒的植物,所以人们可以放心养殖。它老枝树皮的颜色为暗灰色,当年生木质化的生长枝树皮淡红或橙黄色,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风湿疾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它还有很强的经济价值。
红柳树皮有没有毒 1、没有毒性
红柳是柽柳科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它是一种没有毒的植物,它的树皮也没有毒性,所以人们可以放心养殖,它的幼嫩枝叶是羊和骆驼的好饲料,它的枝条还可以用来编筐,种植在土壤中它还可以起到防风造林的作用。
2、植株特征
红柳树皮老枝的的颜色为暗灰色,当年生木质化的生长枝树皮淡红或橙黄色,它木质化了的枝条上的叶子为披针形,新枝上的叶子短卵圆形或三角状心脏形,它的花期在每年的5-9月份,花朵颜色为粉红色或者紫色。
3、主要价值
红柳树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风湿疾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它的花叶都可供药用。它还有很强的经济价值,可作为饲料来养殖,它的花粉也比较丰富,它在花期的时候,是很重要的蜜源植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