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牛奶中国人必备饮品,适合人群多样化

时间: 2023-04-23 22:13:48

牛奶中国人必备饮品,适合人群多样化

人们都知道,金钱换不来健康。有多少明星有钱但是早早的离开了我们。所以大家都非常的注意自己的健康,所以说无论是在运动上面,还是从饮食方面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健康的饮食才最重要。

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搭配也十分合理。孕妇可以多喝牛奶,而且女性绝经期也很适合,因为可以补充钙质,可以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的疾病,还可以缓解贫血的发生。牛奶还是美容护肤的佳品。可以让你的皮肤变得柔嫩有光泽,每天用牛奶沐浴,还可以有光洁的肌肤,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情,和有自信的美丽。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饮食之一。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是“国际牛奶日”。所以说喝牛奶是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因为牛奶中还有丰富的钙质和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补充全部身体所需的氨基酸,消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99。是很多食物都无法比拟的,所以牛奶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伴侣。

功效:牛奶中的一些物质对中老年男子有保护作用,男人喝牛奶可以有补充体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身材更加的苗条,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让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脑血管的发生率降低。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关于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了,希望大家看了以后会有更多的了解,在选择牛奶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的了解了,这类的牛奶比较适合中老年人,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的话会容易生病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为什么说豆浆要比牛奶更适合国人?你怎么看?

牛奶,酸奶,豆浆哪个更有营养,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牛奶和酸奶比还靠谱点,毕竟是一类的食物,但是奶类与豆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食物,这两之间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想要做对比,首先第一点要做的就是必须是同一类的。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奶类,包含牛奶和酸奶以及各种奶制品,这些奶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富含丰富的钙以及蛋白质,不过酸奶的是发酵的奶制品,多了益生菌可以帮助润肠通便,调节肠道健康,但是其中又多了糖,如果吃的过多,会造成肥胖,而牛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牛奶和酸奶,也容易选择。



而豆浆呢,豆制品建议每天都吃,如果是喝豆浆,建议一人份的豆浆用25g豆子,500ml水,如果是豆制品建议在100g左右每人每天,另外喝豆浆的时候一定要吃掉豆渣。豆制品中除了富含优质蛋白,还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另外还有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丰富的膳食纤维,是非常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建议豆制品每天都有。所以不用纠结了,吃就对了。


牛奶的种类比较多,从脂肪含量的多少来说,有纯牛奶(全脂牛奶)、低脂牛奶、脱脂牛奶之分;从灭菌工艺和储存条件来看,有常温奶和冷藏奶之分;从钙含量的高低上,又有高钙牛奶。虽然牛奶的种类多,但是删繁就简,它们本质都是一样的:牛奶含有100多种成分,水、蛋白质、脂肪、乳糖、磷脂、无机盐等。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用酸奶和牛奶相比的话,个人认为酸奶营养价值更高,而且适合更多人群。牛奶其实和酸奶本来就是一家,酸奶是牛奶发酵后的饮品,他们的营养价值其实相差不大,奶制品都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吸收率也是数一数二的,牛奶中的优质蛋白吸收率能高达94%以上,是蛋白质的丰富来源;奶制品中也同时富含多种矿物质,最突出的是钙质。

纯牛奶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1.纯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可以增加骨骼的发育,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文章图片1
2.纯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具有天然的保湿效果,也很容易被皮肤吸收,所以有一定的美容养颜的功效。
文章图片2
3.纯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铁、铜、乳磷脂,可以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可以降低心脏的疲劳,保证精力充沛。

牛奶到底该不该喝?

牛奶,向来被定义为可以补钙,补充优质蛋白的好东西。但 ,又有很多人说:牛奶极其阴寒,不可以多喝。
查了一下,这个观点来自徐文兵老师,主要内容是:
1、成年人应该少喝奶。

2、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阴寒的东西。

3、孩子是纯阳之体可以适当喝。

4、老人不适合。

那牛奶到底该不该多喝?
一、先看古中医对牛奶的评价
《本草经集注》:“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

《千金翼方》:“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

《本草易读》:“牛乳,甘,微寒,无毒。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补人各脏腑。”

《证类本草》: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

《增广和济局方药性总论》:微寒。补虚羸,止渴。

从以上来看,大部分古医书里,关于牛乳(牛奶)的定义,都是微寒。

二、再来看以前记载的牛乳食用方法与功效。
治翻胃:牛乳一盏,韭菜汁二两。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丹溪心法》)

治小儿哕:牛乳、生姜汁各五合。煎取五合,分为二服。(《千金方》)

乳煎荜茇,治痢有效。盖一寒一热,能和阴阳耳。(《本草纲目》)

韭菜汁,生姜汁,荜茇都是偏热性的,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即便用牛奶来补虚,也会反佐热药来制约牛奶的寒性。
三、血淋淋的牛奶生产工业化

目前牛奶的生产,和以前自然生产有非常大的区别。现在如何大量的产生牛奶呢?

让奶牛不断的被人工授精,不断的怀孕,不断的生小牛,不断的产奶。。。。奶牛,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用激素诱导不孕牛产奶,饲喂奶牛促乳添加剂,饲喂啤酒槽等。

四、中国人体质究竟与牛奶配不配?

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如果没有乳糖酶,那么,乳糖在肠道堆积引起发酵,而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的情形。

曾有数据研究

在3~13岁1168名儿童中:

3-5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38.5%

7-8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87.6%

11-13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87.8%

很多人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
五、牛奶的营养价值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香港电台拍摄过一个关于牛奶的纪录片,该片曾获得芝加哥国际电视节优异奖。节目采访了多名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牛奶不为人知的一面。

「香港人过去廿年,鲜奶的生产及进口量以倍数计,直线上升。很多人认为牛奶是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但一直饮用大量牛奶的西方国家,却逐渐发现牛奶制品与癌症、糖尿病、肥胖、肠胃病、及各种敏感症有关。牛奶并非中国人传统食品,亚洲人亦有高达八成以上的人有乳糖不耐受症,牛奶,还一定要喝吗?」请自行搜索全片,这里只摘取一些片段。
香港儿科专家医生梁淑芳常见患者对牛奶敏感,因为人的肠胃最难适应牛的蛋白结构,婴儿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如湿疹、便秘、肚痛、呕奶等征状。影片中访问两个家庭,孩子都对牛奶有过敏反应,戒奶后身体都有明显改善。
哈佛大学Dr. Walter Willet 的研究发现,喝牛奶对预防骨折未必有帮助。喝牛奶越多的地区,骨折情况反而愈严重。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Dr.T. Colin Campbell表示,牛奶确会令孩子长快,但成年后患癌及有骨折的机会亦愈大。
哈佛大学的Dr. Edward Giovannucci跟太太都表示,选择不给他们的儿女喝牛奶。
看到这,相信大家内心自有判断。
今天的牛奶并不是过去的牛奶,能补充营养的也一定不仅仅是牛奶,我们建议您:能少喝就少喝。

牛奶是给小牛喝的,对小牛有益。
1、小儿是纯阳之体,可以适当补充阴寒的牛奶。

2、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绝对不能每天把牛奶当水喝,如果非要喝牛奶,在牛奶里面加一点热性的食物,比如干姜,加些肉桂、并把它煮一煮。

比如广东流行的“姜撞奶”,牛奶性甘味微寒,功能补虚羸,而姜则性辛微温,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气。

还有,中医对药或食物的寒与热,并不仅仅是描述温度问题!

性寒的食物吃下去,会消耗你本身更多的能量去运化吸收(是伤脾胃阳气的),而温热的食物吃下去,就不需要消耗你太多的能量,脾胃阳气。

所以,切记切记:你在吃饭,饭也在吃你!

喝牛奶或者牛奶制品可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总结三点:
1、短时间补钙,但是长期会导致钙质流失更严重,导致骨质疏松。

2、让体质更加寒湿。

3、导致雌性荷尔蒙增加,增加乳腺癌与子宫癌几率。

牛奶的钙分子比母乳大,属于高钙,钙分子很强,进入人体骨骼就像在骨骼打入铁钉,所以喝牛奶可以让小孩个子长高,但是钙分子代谢掉以后,骨骼上会留下很多洞,就是所谓的骨质疏松。因此常喝牛奶和吃钙片的人骨质更疏松,更容易缺钙。过去人不喝这些东西,活到100岁骨头都很硬,不缺钙。现代人天天补钙,打喷嚏肋骨都能折断。

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肾主骨骼,肾气足自然骨质就坚硬,牙质就好,自然就不缺钙。如果乱用化学药物和寒凉的,激素类药物损伤了肾,那牙齿会变黑变黄,容易蛀牙,严重的就是股骨头坏死。
其实按照自然规律,成年以后就不用吃奶了,好好吃饭就行了。

0乳糖牛奶适合哪些人?

0乳糖牛奶适合的人群有乳糖不耐受和婴儿。

零乳糖的牛奶当中就是不含有乳糖成分。因为我们中国人对牛奶的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也就是有些人喝牛奶以后会出现腹胀,所以零乳糖牛奶就解决了部分人群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零乳糖牛奶每天早晨喝一次,每次喝250ml就足够了。

0乳糖牛奶选购注意事项

注意看产品外包装上贮存条件与商场中实际贮存条件是否一致。例如巴氏杀菌乳一般需要2-6℃条件冷藏。还需要注意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泄露、是否有胀袋现象,同时查看标签信息,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选择可信赖的品牌:一些三无产品可能由于技术把关不严而乳糖酶水解技术不达标,可能因此而达不到零乳糖的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  -无乳糖牛奶饮料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