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分上来看,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卡路里,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常吃土豆会使人发胖,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从土豆本身上来讲,它是不具备使人发胖的因素的,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对土豆的认知是错误的呢?
下面将对6个误区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为大家解决疑惑。
误区1 吃土豆导致血糖升高
事实:血糖是否会升高,主要是食物中的血糖指数决定的,当食物中的血糖指数偏高时,身体的血糖就会增长,但专家表示土豆的血糖指数只属于中等,并不是很高。不同的烹饪方法也决定着血糖指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简单的煮土豆血糖指数为56,而微波炉烤土豆血糖指数则为82.
误区2 土豆的卡路里非常高
事实:这里我们首先要掌握的一个知识为一个净重260克的土豆,它含有278卡路里。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一个260克的土豆实际上并不小。一般在做法上添加了油脂进行过煎炸或者经过高温烤过的土豆才可能导致人体发胖,正常情况下土豆并不会造成人体肥胖问题。
误区3 土豆不是一种蔬菜
事实:土豆虽然长在地下,但是它实际上却属于蔬菜类,而像芋头、山药、莲藕这些食物确是属于根茎类蔬菜。
误区4 奶油土豆泥营养又美味
事实:专家表示当奶油与土豆相结合的时候,他们的热量是非常高的,除了会造成人体肥胖以外,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土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并且食用方法非常多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我们的错误认识是因为对他们的理解不够透彻。一般在食用上除了清煮、红烧、芝士土豆以外,小孩子还喜欢吃一种烤土豆,土豆在烤的过程中表皮上会出现一种致癌物,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少吃。
一、土豆的生长习性
土豆一般都喜欢较为寒冷的低温环境,而且跟其他的地下块茎类的作物一样,生长的土地都最好是比较疏松的,透气性比较好的环境,而且土豆的生长温度不能太高,最佳的生长温度就是在15~18摄氏度左右,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左右的时候土豆果实就会停止生长,就连茎叶温度过高的话也会停止生长,土豆既可以选择大田种植,也可以进行盆栽种植,只要掌握好生长规律,所以种植的时间越早越好。
二、土豆的品种误区
土豆我们常见的品种还是主要是以土黄色的为主,但是经过了折磨长时间的演变,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土豆也开始变得花里胡哨了,我国已经培育出的彩色品种的土豆已经有100多种不同的品系了,主要以紫色、红色为主色调,最大的误区其实就是种植问题的理解,比如黑紫色的马铃薯,因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所以黑紫色马铃薯的生长能力,抗病性也是比普通品种强很多并且产量也比普通的马铃薯多,但是它的管理以及各种农药的使用量都会减少。所以是价值很高的产品,只是很多人不了解,种的人比较少才会卖得贵的,总的来说性价比很高。
三、播种与育种管理
因为土豆有休眠期,所以土豆刚收获的时候放到树和土豆发芽的环境种,土豆也不能发芽,这是生理性自然休眠,一般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土豆可以长期保持休眠,所以要想种植的话必须要在土豆的种子自己结束休眠期之后才能种植,这样就会影响到土豆的种植时间问题,所以栽种的时间就不一样了,等到土豆有萌芽的时候就可以种植了,种植一般采用块茎繁殖,把土豆按照土豆发芽的地方切成块状,然后一垄一垄的种就可以了,种植的时候要注意让土豆处在比较寒冷的季节生长,盖土可以盖的厚一点,不能低于12厘米,太薄的话容易受环境影响,一般可以在九月份或者在三月份都可以种植,基本上三个月就可以成熟了。
四、田间管理
土豆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土豆比较容易受到病害的感染,,所以种植前要注意好,消毒杀菌的准备,播种前精选种薯,淘汰带病菌的土豆,可以减少田间中心病株的数量。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游动孢子囊侵染薯块的机会。在病害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割蔓。再过一段时间收获,减少与病株接触的机会。
五、施肥管理
土豆的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要使用肥料,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化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这就是土豆的用肥原则,因为有机肥里面富含有机物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微生物菌剂来使用,微生物可以让有机肥充分腐熟,以此来提高土壤的肥力,也可以使用一些澡蓝蛋白叶面肥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抗病能力还能让土豆增产30%到50%左右,叶面肥的优势是见效快利用率高用量少,使用一些叶面肥的话可以当做追肥用肥,不过不可代替基肥。
先说一点,营养上没啥问题,比对红薯土豆和米饭面粉的营养就会发现,半斤八两,主要提供的是淀粉,基础的碳水化合物。土豆里面的营养甚至更丰富。但是为啥不被接纳成主食呢?
口味上毕竟是有别于面粉和大米,如果用大家习惯的处理主食蒸煮的方法处理,并不会得到米饭面条等我口感。虽然粉质的口感也挺特别,但总吃就会觉得单调。
传统观念上不接纳,因为土豆和红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辅食和救荒的,并不是一个编制内的主食。换句话说,穷的时候才把这东西当主食吃,有条件了当然是小麦和水稻了。这种认识是潜意识的。就好像跟南方朋友说吃饭,那就是吃米饭,跟北方朋友说主食,那多半就是馒头面条。
国外烹调土豆通常会配合大量油脂。但是按中国传统蒸煮法,大量吃土豆和红薯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反酸呕吐,带来不适症状。
这些都是困扰土豆主粮化的问题。
其实理论上来说红薯和土豆完全是可以作为主食的,红薯土豆产量也很大,种植成本也不高,而且能提供丰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多种营养价值。至于为什么中国人还是每天米饭和面食?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习惯,这么多年都是吃的水稻和小麦粉,甚至从一两万年开始人们大量种植的就是水稻和小麦,所以吃米饭和面食是多年的习惯,甚至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土豆或红薯等食物可以作为主食,大家认为它们就是食材,做成菜肴的食物,和米饭和面食有本质区别。其实很早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已经把薯类食物列入了主食行列,所以我们日常吃红薯、土豆代替主食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解毒”的意思是“从红薯中去除病毒”。利用生物技术有效地清除红薯中的病毒,通过严格的防病毒再感染措施大量繁殖的无病毒种薯。红薯是无性生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病,病毒就会在红薯体内增殖和积累,世代加重病害,影响红薯减病后正常生理功能,叶子出现羽毛、紫癜、紫丸班、黄斑、黄花、花瓣、命脉、皱纹等症状。地下部分红薯少,土豆块小,土豆皮淡,粗糙,有裂纹,产量大幅减少。通常减产20% ~ 40%以上,严重时会丧失红薯种植能力。甘薯病毒病已经是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了便于排毒红薯的生产推广及应用,结合红薯本身的特点和排毒红薯种子(苗)的来源、繁育条件,参照农作物4级种子生产程序模型,可分为排毒试管苗、原种、原种、黑种4级。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茎进行显微切割、培养、快速繁殖,选择病毒检查、优良株系获得的无病毒稳定试管苗。无病毒试管苗种是由防虫温室或网室直接生产的红薯,其苗肉生产的芽用作原种。在没有病毒及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次繁育来生产原种。
在防虫条件下培育树苗,在4周500米空间没有病毒红薯种植的隔离(或高峰作物隔离)条件下,将无病地块生产的红薯作为原种,将该幼苗生长的芽作为原种。病率不超过10%,原种经过一次繁育生产良种,还可以直接供应给大田用种。原种红薯种植树苗,在无红薯病害地块种植,收获的红薯为黑种,毒性不超过20%,直接供应大田,一般可作为大田用种一年,病毒重新渗透,需要每年更换。红薯是无性生殖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容易感染病毒。一旦感染病毒,病毒会通过红薯块或红薯苗在红薯中增殖和积累,世代病害加重,红薯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在引起甘薯品种种性退化的各种因素中,病毒危害是主要的。
目前全世界报道的红薯病毒共有32种,我国红薯病毒的特点是种类多,新病毒病多,危害严重,导致大面积减产。红薯减病后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植物生长势头弱,红薯病毒病的一般症状为:(1)叶斑型。(2)花瓣型。(3)卷轴型。(4)叶皱纹型。(5)刀片黄色类型。(6)土豆块状裂纹型。
甘薯病毒病通常会减少100%的田地发病率,100%的品种发病率,通常会减少20%至40%以上,严重的情况下会丧失土豆能力。例如,最近在我国迅速扩大的红薯复合病毒病(SPVD)对红薯产量有很大影响,严重的话,会损失90%以上的产量,甚至导致节水,是红薯中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甘薯病毒病已经是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