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灌汤包的由来灌汤包的营养价值灌汤包怎么吃灌汤包和小笼包的区别灌汤包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非常有名的一种包子的做法,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包子,灌汤包不仅味道非常香,口感也非常好,灌汤包营养价值的含量也非常的丰富,对于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功效和作用,下面祝由网养生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关灌汤包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灌汤包的由来
包子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食物,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大家就开始吃包子了,不过那个时候的包子叫做蒸饼,而到了清朝,灌汤包就已经非常的流行了,在很多的史料中,都可以找到关于灌汤包的一些故事。而灌汤包的由来,则非常的吸引人。据说是在六百年前,朱元璋打天下,在1356年的时候,
关于灌汤包子的形成,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相传700多年前,也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揭秆而起攻打天下,打到浙江一带的金华城的时候,因为元兵已经提前有所防备将金华城的城墙加高了大约七尺,还给金华城的城门配上了万斤闸,朱元璋的兵攻打金华城将近九天九夜,依旧没有攻进城,就在城外的江边扎营。朱元璋、常遇春以及胡大海等他手下的大将都非常着急,昼夜不息地探讨攻城的计策。直到某天的夜里,常遇春晚上睡不着觉,在军营外面溜达,发现城门打开了,元兵押着一群老百姓到江边挑水。于是,常遇春急忙召集起了士兵,向城门冲了过去,到了城门,常遇春顶住万金闸,士兵一批一批地冲了进去。而因为常遇春长时间地顶着万金闸,体力消耗非常大,终于饿了。恰巧兵营送来了食物,有菜汤、包子等,于是,常遇春喊胡大海喂他吃饭,常遇春既想吃包子又要喝汤,胡大海看着常遇春累的汗流浃背,于是,将菜汤倒进了包子中,再喂常遇春吃,常遇春吃了之后,不仅不饿了,而且也不渴了,喉咙非常湿润。后来,攻下城之后,常遇春问于大海攻城的时候喂他吃的什么,胡大海说,就是你叫的“汤包”啊,常遇春非常感谢于大海,说,“如果没有你的汤包,我早就累趴下了”。之后,这个故事被大家所熟知,而人们也就根据这个故事做出了灌汤包,由于其味道十分鲜美,便在全国都流传了起来。
灌汤包的营养价值
灌汤包主要是由面粉、猪肉、鸡蛋以及肉冻做成的。
一、灌汤包中小麦面粉的营养价值
面粉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铁、磷、钾、镁等我们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具有非常有效的养心、健脾、益肾等功效,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除热止渴,对于烦热、泄痢、外伤出血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
二、灌汤包中猪肉(肥瘦)的营养价值
猪肉中含有大量丰富的对我们身体有益的优质的蛋白质以及我们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脂肪酸,而且,猪肉还能够帮助我们促进我们对于铁质的消化和吸收,因为猪肉中含有一种叫做半胱氨酸以及血红素的营养物质,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铁元素,从而有效地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另外,这些营养物质还具有养血、滋阴、补肾等功效。
三、灌汤包中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含有大量丰富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含有丰富的铁、钙、钾等我们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矿物质,而且,鸡蛋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的蛋白质,对我们的肝脏等器官组织都具有非常好的修复损伤的功效,另外,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DHA以及卵黄素和卵磷脂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我们神经系统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因而鸡蛋还具有健脑以及改善我们的记忆力的功效和作用。
灌汤包怎么吃
很多人吃灌汤包的时候,因为里面的汤汁很烫,不知道该怎么吃,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般来说,吃灌汤包最好是先将包子用嘴咬一个小口,然后将灌汤包里面的汤汁都喝完,然后再吃包子。也可以借助吸管来吃灌汤包,方法是先用左手将包子突起的地方提拉起来,然后将吸管从中插入包子里,这里要注意的是,包子尽快看起来不大,事实上内部的空间还是不小的,插吸管的时候,不要插太浅,否则汤汁吸不净,也不要插的太深,否则很有可能将吸管插穿包子。另外,包子里面的汤汁通常都是很烫的,最好慢慢喝,避免烫伤。
灌汤包和小笼包的区别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灌汤包由于也是用蒸笼蒸出来的,所以灌汤包和小笼包没什么区别,事实上,这两种包子是完全不同的,其区别非常的大。
首先,仔细观察其实就能发现,灌汤包的褶皱实际上是在包子的下面,而小笼包的褶皱则是在包子的上面。
而且,灌汤包的皮非常的薄,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正常的小笼包,其皮一般是用手将皮按薄,然后在包小笼包的时候,因为会拉扯皮拉出捏出褶皱,所以会将皮拉薄一些。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关于灌汤包的小知识,相信大家对于灌汤包的由来及其他的一些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灌汤包味道十分的鲜美,吃完之后便会让人念念不忘,不仅味道鲜美,营养物质的含量也非常的丰富,大家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灌汤包。
1、将肉皮洗干净,锅里倒入清水,加入肉皮、料酒10g、姜片3片、花椒5g、八角1个、桂皮1块、香叶2片,大火煮开,煮到肉皮变硬的状态后捞出来。再加入料酒、姜片和香料来不仅可以去除肉皮的异味还能添加香气。
2、肉皮捞出来后用刀把肥油剔除干净,皮上的毛也要刮掉。肉皮上的肥油要刮干净,不然会一层肥油会使口感油腻。
3、然后趁热将肉皮切成丝儿,切好后放入清水里过滤一下杂质。肉皮放冷后会变硬不好切。
4、在锅里倒入清水放进肉皮,水没过肉皮1个指节即可,盖上锅大火烧开后再变小火煮1小时左右。
5、捞起肉皮后将剩余汤汁倒进碗里。肉皮冻凝固大概需要5-6小时,放入冰箱冷藏过夜即可。做灌汤包用汤就可以了,如果有多余的汤汁可以和肉皮一起另外再做一份皮冻吃哦。冬天,肉皮冻放在室外也可以自然凝固。
6、350克肉馅加入生抽10g、老抽5g、盐2g、糖5g、姜末10g、葱花8g、芝麻油5g,腌制15分钟。肉皮冻切丁备用。肉馅的肥瘦比例为3:7。
7、将肉皮冻倒进碗里,反复搅拌使肉皮冻和肉馅充分融合。肉馅和肉皮冻的比例为3:2。
8、将饺子皮放在案板撒上少许面粉,用擀面杖擀薄。饺子皮边缘擀的尽量薄一些,这样包起来会更方便!
9、取20g左右的馅料放在面皮上,面皮边缘稍微抹点水。
10、右手捏住面皮的边起一个褶,大拇指不动,食指45°往前拉起面捏第二个,第三个褶,以此类推。
11、最后把所有褶子边捏到一起封紧,灌汤包就这么包好啦。
12、锅内加水煮开后将灌汤包放入,大火蒸6-8分钟即可,时间不要太长,不然汤包会蒸破漏出汤汁。记得蒸盘表面刷上一层油方便汤包的取出。
13、将灌汤包放入盘中,再配一碟醋。
灌汤包的正宗做法:
原料:面粉、肉、玉米淀粉、香菇、肉皮冻、葱。
做法:
1、面粉和玉米淀粉放入面包机桶中,倒入热水。注意,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水率不一样。不要一下全倒下去,留10克左右。看面团干湿情况再加。灌汤包的面团要软和,不要太干,不然包馅时容易开裂。
2、启动和面程序,揉至光滑的面团就可以了。
中间可以暂停下感受一下面团的干湿情况。如果感觉面团有点干,可以用手抓一点水撒在面团上,或者手上沾一些水手揉几下面团,少量多次打水。不要一下直接倒水,避免一下加过多太湿。面团揉好后,盖上保鲜膜醒面一小时。
3、在醒面的过程中,我们来准备肉馅。前腿肉去皮剁碎,新鲜香菇洗干净切成碎粒,肉皮冻也切得碎碎的,姜切成末,小葱只要葱白也切碎。没有肉皮冻可以加高汤,少量多次慢慢加。
4、加入一小勺盐,大概五六克的样子。根据各人口味咸淡加适量盐。
5、将肉馅顺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都行,不要随便搅)搅至起劲。搅好的肉馅可以放冰箱冷藏等面团醒好。
6、面团醒好后,平均分成24个小剂子。
7、盖上盖子,再醒20分钟。温度高时适当减5-10分钟。我当时的室温在10度左右。
8、取一个剂子,擀成圆形,中间厚,边缘薄。能轻松擀开,不回缩,面团就是醒好了。如果很明显回缩就再醒几分钟。
9、放上适量肉馅。
10、将边缘象折纸扇一样折叠起来。
11、最后收口,注意一定要捏紧收口,不然漏汁。这里要注意,收口不要太厚了,不然包子熟了,收口这里因为太厚,夹生。在开始包包子时,就要开始烧水。
12、依次做好12个放入蒸笼中。
13、等水烧开了。将装好包子的蒸笼放锅上,大火蒸8分钟左右。如果包子比较大就加多一两分钟。蒸的时间过长,包子蒸老了,汁水会蒸干,时间短了,则包子不熟。
1、主材料:生猪皮、猪肉、中筋面粉、冷水。
2、调料:葱、八角、胡椒粉适量、葱花、盐、糖、酱油、猪油、植物油。
3、将面粉加温水揉至表面光滑,盖上湿布饧20分钟。
4、另外做了菠菜汁的面皮。
5、饧好的面团取出揉制几下,擀成薄片。
6、用盖子压成包子片备用。
7、凝固好的皮冻取出切小丁备用。
8、将凝固好的皮冻取出切成小丁备用,包入肉馅与皮冻丁,打摺成形。
9、冷水上笼10分钟即可。
灌汤小笼包面皮做法如下:
第1步、将适量面粉倒入面盆中。最好是高筋粉。
第2步、倒入适量温水(冬季用温水,夏季可以用冷水,加少许盐)。
第3步、活成絮状。
第4步、继续加温水。
第5步、反复几次后,直至面团干湿正好,盆光、手光、面光。
第6步、盖上湿布,进行殇面。
第7步、殇面10分钟后,继续和面。
第8步、反复几次,至面团非常光滑有筋度。
第9步、取一块殇好的面,揉成长条,切成大小合适的剂子,和平时包的饺子大小差不多。
第10步、按扁后擀成圆片就可以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