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都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田径、游泳、滑冰、球类、体操更是大家爱好的项目。有些青少年甚至成为这些活动的积极分子和业余运动员。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提高自己运动技巧和取得最好成绩。一个运动员要想提高自己,除了认真学习和刻苦锻炼外,还要注意营养。因为营养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
下面先介绍运动员对各种营养素的特殊要求。
运动员对热能的特殊要求
一个运动员的活动与一般体力劳动不相同,运动员的活动量要大得多,因此消耗的热能也高得多。根据实验得知,一个体力劳动工人在干活时每秒钟要消耗0.29〜1.25千焦的热能;而一个短跑运动员每秒钟就要消耗12.5千焦的热能,比体力劳动每秒钟消耗的热能多十几倍。运动员必须有足够的热能。
这些热能从哪里来呢?大家已经知道人体热能是由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它们对运动员来说是否都同等重要呢?经过科学研究知道以上三大营养素中,以糖类最容易氧化,而且耗氧量少,是运动员理想的供热能的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多是固定性酸,因此运动员吃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会使体液偏酸,对运动不利。
运动员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各占多少才合适呢?一般来说三者比例以1:1:4为宜。缺氧运动项目如登山运动,食物中脂肪比例应减少,可变为1:0.7〜0.8:4。
在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时,不要光吃面包、馒头和大饼等粮谷类的食品,应当注意多增加些蔬菜、水果和糖。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运动员膳食中含有各种糖如单糖、双糖和多糖,使肝脏、血液和肌肉之间的各种糖保持平衡,有利于运动员对热能的需要。同时还能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另外由于蔬菜、水果都是含碱食物,还能中和肉类、粮谷类食物产生的酸,以利于运动员的锻炼和比赛。
运动员对蛋白质的要求
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增加。例如锻炼中肌肉的粗壮,器官的肥大,酶活性的提高,激素对生理活动调节的加强,这些都要求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来补充。
另外,蛋白质有助于增加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神经反射活动,像拳击、击剑、射击及各种器械体操运动员,在运动的时候,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参加以上运动的青少年,应当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物。
在吃蛋白质的食物时,最好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牛奶、肉胨、肉松、鱼松一类的食品。这些食物除容易消化外,还含较多的色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它们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敏捷反应,有助于技巧的提高。
运动员对脂肪的要求
脂肪发热量高,占体积小,很符合运动员食物浓缩的要求。但是,除了一些长时间运动项目和冬季运动项目,如长距离游泳、滑雪等可以吃一定量的脂肪来维持体温和防止饥饿外,一般运动员膳食中,脂肪不宜过多。
因为脂昉不易消化,过多食用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脂肪氧化时耗氧量高,血液中脂肪过多影响血液流动,对运动不利。在吃少量脂肪时,要多选择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它们有助于肝脏脂肪代谢,有益于运动员恢复疲劳。
运动员对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要求
运动员需要的维生素较多,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1、B2、C。维生素A对一些要求视力的运动项目很重要,如从事射击、击剑、滑翔、架驶、乒乓球等运动的运动员需要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2、C都有助于提高肌肉的耐力和消除疲劳。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应多吃深绿色和橙色蔬菜与水果。
运动员还应注意补充无机盐,主要的有钾、钠、钙、镁。因为钾钠在人体内浓度升高,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而钙镁浓度增高,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钾和钙对心肌的作用相反,钾可使心肌舒张,心跳缓慢。钙可加强心肌收缩。因此它们对运动员有都着重要影响,从食物中不能摄取过多,也不能不足,要维持它们的平衡。
运动员膳食的安排要求
运动员的食物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安排进餐,要跟训练和比赛有适当间隔,以保证消化器官的正常工作。不要刚进行完剧烈的运动,马上就大吃大喝。应休息半小时左右才能进食。当然也不要刚吃完饭就去运动。这样做都对身体不利。
参加运动和一般学习、工作不同,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要多很多,如果得不到补充,身体就缺乏锻炼的物质基础,要想提高运动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是不大可能的。因此,爱运动的青少年在饮食方面,应和普通青少年有所区别,在饮食安排上,注意以下几点:
1.热量供给要适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应考虑除青少年每天生活、学习、劳动所消耗的热量外,再加上当天运动量所需要的热量。据我国生理学会研究认为,一般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大约为12.5万焦耳的热量。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体重没有多大变化,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说明热量供应合适。如果参加运动一段时间后,体重明显减轻,可能是热量供应不足;体重明显增加,可能是热量供应过多。热量供给过多过少对身体健康都不利。
2.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要齐全。人体每天都需要补充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还要适量补充纤维素。爱运动的青少年对优质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的需要量更多一些。青少年的饮食要增加动物性食物的分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
3.吃饭时间的安排和运动时间安排要科学。刚吃完饭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刚刚结束运动也不宜立即吃饭,否则就会影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对身体不利。吃饭时间和运动时间要有适当的间隔。
1、能量需求
运动量大的人一日能量的总消耗量由静息代谢率、运动消耗、食物的生热效应及适应性生热作用四部分组成。
2、蛋白质的摄入
运动量大的人的蛋白质营养不仅应满足数量的要求,在质量上至少应有1/3以上必须氨基酸齐全的优质蛋白质。
从合理的膳食结构方面考虑,提倡增加植物蛋白质比例,可采用谷类主食和豆类食物混合使用。植物性食物不仅含有相当量的蛋白质,而且有助于提供更合理的营养。
3、脂肪的摄入
运动量大的人膳食中适宜的脂肪量应为总能量的25%~30%。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1.5)。
4、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运动员摄取平衡的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o量应为总能量的60%左右。
5、补液原则
运动量大的人补液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体质、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情况和环境因素,以及以往的经验,及时补液。最好在运动前、中进行预防性补液,避免脱水的发生,防止运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后及时补液,促进恢复。补液原则应遵循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总量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适量正确选择运动饮料。
运动员食谱——西红柿拌芦荟6、钠、钾、镁的摄入
由于钠、钾、镁、钙对维持神经信息传导和肌肉收缩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因出汗量大,随汗液丢失的量增加,运动员对钠、钾、镁的需求量高于普通人。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钠、钾、镁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钠<5g(高温环境训练<8g),钾3~4g,镁400~500g。
7、钙、铁、锌的摄入
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对钙的需求也不同。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1500mg。大运动量项目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或比赛时的钙摄入量可考虑上限,即1500mg。 运动加快铁和锌的代谢,使铁和锌,吸收受到影响,排出增多。这些都增加了运动员对铁和锌的需求量。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铁和锌的适宜摄入量均为20mg,大运动量或高位环境下训练或比赛为25mg。
8、维生素的摄入
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机体运动强度,食物中含量及气温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1适宜摄入量是3~5mg/d。运动训练可能增加维生素B2的需要量。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2适宜摄入量是2~2.5mg/d。由于运动引起代谢途径加速,建议运动员和活跃人群的维生素B6摄入量应增加。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6适宜摄入量是2.5~3mg/d。维生素B12缺乏是很少见,但对完全素食的运动员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因完全素食人群容易发生缺乏。运动可能使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一次运动可使机体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同时,脏器中维生素C含量减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似,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缺乏少见。维生素A的需要量随机体劳动强度、生理病情况及视力的紧张程度而变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