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常吃清炖鲫鱼汤可美容养颜(经常喝鲫鱼汤对身体有那些好处)

时间: 2023-04-25 18:20:09

常吃清炖鲫鱼汤可美容养颜

材料:

鲫鱼1条、色拉油、食盐、姜、小葱、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将鲫鱼清理干净;

1、锅内油烧热,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

2、往锅内放入水,放入葱段、姜片,大火烧开;

3、待汤煮至浓白,放入盐、胡椒粉即可。

功效: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非常利于人体消化,尤其适合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食用,将鲫鱼煮成汤食用,长期坚持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容养颜的功效。

经常喝鲫鱼汤对身体有那些好处

鲫鱼汤的功效如下:

1、鲫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 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

2、鲫鱼汤可以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

3、鲫鱼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催乳、下乳的作用,对母体身体恢复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鲫鱼的营养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5、经常食用鲫鱼可以强健身体,还能帮助减肥哦,食用鲫鱼还能帮助降血压和血脂,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6、鲫鱼肉还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中老年人和肥胖人群吃它也特别适宜。

扩展资料:

食物相克

鲫鱼:鲫鱼不宜 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以及中药麦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鱼前后忌喝茶。

适宜人群

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鲫鱼汤

-鲫鱼萝卜丝汤

-豆腐鲫鱼

鲫鱼汤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鲫鱼又名鲋鱼,别称喜头,肉质细嫩,它营养全面,含蛋白质多,脂肪少,食之对健康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作用:1、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2、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3、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适用人群。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鲫鱼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脉下乳、利水消肿等功效。《本草经疏》说“鲫鱼调味充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鲫鱼汤,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体有何功效?

鲫鱼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鱼类,这种鱼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很多人喜欢用鲫鱼来做汤,尤其是在坐月子的女性,经常会喝一些鲫鱼汤,那么鲫鱼汤具体有哪些功效呢?一起往下看。

一、鲫鱼汤具体有什么功效?

1、增强抗病的能力。因为鲫鱼汤里边有良好的蛋白质成分,一些肝肾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常喝一些鲫鱼汤是可以增强抗病的能力的。

2、通乳汁。基于有很好的催乳作用,很多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都是通过吃鲫鱼来进行通乳汁,另外多吃鲫鱼还可以让产妇分泌更多的乳汁。

3、美容抗皱。鲫鱼里面的蛋白质对皮肤的弹性纤维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有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而导致脸上会出现早期的皱纹,多吃鲫鱼对缓解这些早期的皱纹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二、孩子喝鲫鱼汤有什么好处?

孩子喝鲫鱼汤也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说孩子的脏腑是比较娇嫩的,那么小孩特别不耐寒热,一些外感风寒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肺,或者是导致脾虚而失去一些正常的功能,那么喝一些鲫鱼汤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久咳不愈的孩子有着很好的缓解效果,并且鲫鱼汤很容易消化。鲫鱼汤里边还有一些DNA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孩子脑细胞的活力,增强孩子脑部记忆力,另外鲫鱼汤里边的牛磺酸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对孩子的视力变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DNA可以强化孩子视网膜上面的光感细胞对于一些光的反应,还可以维持孩子大脑皮质视敏度的一些刺激反应,所以说孩子吃一些鲫鱼汤是有明目的功效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