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孩子开始爱说瞎话

时间: 2023-02-27 09:10:01

孩子开始爱说瞎话

家长叙述:

我女儿现在快五岁了,一直以为她只是个稚嫩的小孩子,不太懂事,但相对来说养育她也不算太费事,比较好管,也还听话。可最近我发现她特别爱说瞎话,问她谁把毛绒玩具狗给放在楼道地上的,她坚持不承认是自己放的,还说肯定是奶奶放的。她无意间做错事我不会惩罚她,可说瞎话明显是故意犯错误,这时我开始批评她,她还不认错,跟我直瞪眼睛,继续说瞎话。一次女儿要拿奶瓶喝水,爸爸说:“你都这么大了,不要用奶瓶喝水了,还是用你的小杯子喝吧!”可她坚持非要用奶瓶喝,这时她看到我走过来,就告状说:“妈妈,爸爸不让我喝水。”爸爸很惊讶:“我的孩子,你怎么学会撒谎了?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喝水了?”还有一次,孩子早晨抱着枕头跑到奶奶那里说:“奶奶,我想跟你一起睡。妈妈让我睡在尿里面,爸爸不让我起床。”而事实是,女儿早上睡醒时发现尿床了,我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叫她,就先起来了,她以为妈妈不理睬她。再躺了一会儿,女儿要起床,爸爸可能太困了,嫌帮她穿衣服麻烦,就让她再躺一会儿,女儿就说出这样的话。而且,最近我们留心观察,发现女儿说瞎话的本事越来越大。她爸爸觉得女儿是故意撒谎,脑子太灵嘴儿太巧不是什么好事,将来长大后做人不诚实,肯定会吃大亏,她说谎时一定认真教育严肃批评,不能姑息迁就。而我却觉得女儿只不过是有些矫情,喜欢自己惯自己,孩子奶奶则说孩子胆子小,怕挨批评,越打胆就越小了,我们几个大人的意见都不统一。不知女儿这种表现到底是什么原因?我真怕她养成坏习惯不好改了,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读:

这位妈妈叙述了孩子说瞎话的情况,面对孩子的表现,爸爸认为是孩子在说谎,而妈妈则认为孩子是矫情。说瞎话的含义是孩子说了与事实不相符的话,与孩子的认知判断水平、语言水平等相关;而说谎则是孩子故意掩盖或扭曲事实,与品德相关;矫情则是孩子自己娇惯自己,总觉得自己委屈,为自己的委屈抱怨。

幼儿期间,孩子的自我意识仍然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极可爱的天性,又仍然保留着很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喜欢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特别喜欢有意思的游戏,所有这些都是孩子想要实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些愿望,他们往往不能颐及到更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小女孩想要把玩具狗放到楼道的地上做一次角色扮演的游戏,这是一次想象力与实践的尝试,非常有趣,但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地面很脏,一旦妈妈提出来这个问题,孩子又会把这件事情看得很严重,害怕受到妈妈的责骂和惩罚。认为这件事不对不好,所以就对事实坚决否认,也许为了让自己更“清白”一些,也许奶奶平时又对她特别疼爱迁就,她就把过错安在奶奶身上。其实,妈妈也只是顺口问一问,可胆子小的孩子内疚感很强,总觉得她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母女双方都可能有误解,不知妈妈是不是也觉得,把玩具狗放到楼道的地面上这件事真的很有想象力和实践精神。

还有,幼儿已经有了基本的思维与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是认知事物真实性、让行为合理性的基础,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事物的多面性和片面性、思维与认知的灵活性,知道可以用灵活的思维方式将事物夸大或减少,或将事物的片面性提出来,就能将事物的本质扭曲变形,以利于实现自己的目的,或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安慰自己、保护自己。如这位家长叙述的“爸爸不让我用奶瓶喝水”就变成了“爸爸不让我喝水”,这个小女孩看起来无意间的一次缩减,既能补偿自己没有用奶瓶喝到水的需求,同时也把责任推到了爸爸身上。

然而,无论孩子的思维多灵活,对事物多面性的认识多深刻,组织语言的能力多强,孩子的思维仍是不深刻、不完整的。同时,由于幼儿做事还不具有独立自主性,不能积极主动配合父母去照顾好自己,他们经常会把不如意、不愉快和不舒适都推到别人身上,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比如她自己尿床的事情一方面可能她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开口,没有及时跟母亲主动提出来;另一方面她在湿凉的褥子上睡得很不舒服,又被照颐习惯了,她以为母亲会及时发现她的尿床并且帮她处理,可母亲起床后却没有发现,她又以为爸爸应该知道她很不舒服,也会帮助她,结果她被动等待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很不如意,最后,她为了弥补一早上的不舒适感和被父母“冷落”感,主动到奶奶那里去“告状”,来诉说她的委屈。

事实上,会说谎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他已经能够分化出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且也意识到了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无中生有”或“强词夺理”是孩子思维能力的一种进步。他们已经十分清楚什么是可以争取的,什么是大人最后的让步,因此,为了满足不合理的需求和避免惩罚,他们会主动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把自己可以争取的因素单独提出来,显得自己十分有道理的样子。但幼儿不了解成人的判断力对幼儿的小把戏是很容易觉察的,当成人发现孩子用小技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成人多会有担心,这孩子怎么会说谎呢?无论如何,做人诚实对于孩子是最重要的,它既是美德也是真正的聪明。

幼儿在感到不安全、心里发虚的时候才说瞎话,而说瞎话后心里更虚了,那些故意推诿责任、责怪别人的孩子多少有些心理软弱。软弱的孩子并不都是寻求父母或最爱她的人做依靠,而是靠头脑的灵活有意说瞎话来开脱自己,缺乏对父母的信任,更缺乏对事实与诚信的坚定。上学后,犯了错误或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比如该写的作业没有写,有些孩子会嘴特别硬,坚决不承认事实,还有的孩子则具有多面性,很灵活圆滑,总是把事情说得天衣无缝,这样就更影响孩子健全品德的形成。因此,父母在用自己强大的分析判断能力强调事实,对孩子说瞎话的性质进行判断时,一定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存在不安全心理,是不是能够接受父母声色俱厉的“对质”,对待较为脆弱的孩子更要多给她情感照顾,多留有一些面子。

还有的时候,幼儿说瞎话纯粹是为了取乐,看着父母装作上当的样子他们会觉得很好笑,还有的孩子想象力和语言能力都很发达,描述一些“无中生有”的事件和场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感到这种游戏很有趣,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说瞎话,父母不要太当真,更不要当做说谎而对孩子进行认真严肃的教育,而是要尽量与孩子一起更幽默地交流。

专家引导:

当父母感到孩子说瞎话开始增多时,先不要马上怀疑更不要确定孩子是在说谎,那样会给幼儿的成长压上过重的是非对错的道德负担。有时孩子往往是感觉好笑或有趣才无意中说着玩儿的,如果被父母指责并批评,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不明白父母在说些什么,觉得父母对自己很严厉,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父母仓促的判断往往会让孩子无辜而幼小的心受到不必要的挫折。毕竟,三岁的孩子还是谈不上道德意识,甚至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说谎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

建议父母先要对孩子保持冷静,多方取证,再加以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断,是哪些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才致使孩子说了瞎话,一经思考和判断后,父母的思路就明晰了。比如父母认为孩子想用奶瓶喝水,是想重温婴幼儿时的感受,只是出于一种怀旧和玩耍的心理,不是故意想当小宝宝不想长大,不答应孩子也可以。孩子受到挫折向妈妈抱怨时故意片面地强调爸爸的不是的时候,爸爸可以很诚恳地这样对孩子解释:“宝贝要喝水爸爸特别愿意给你喝,但爸爸觉得宝贝长大了,有本领了,可以用杯子喝水了,但如果你觉得用奶瓶喝水好玩,可以试着用一会儿,但不能多用,别的小朋友知道了也要笑话你像个小宝宝的。”这样,孩子就会获得更体贴入微更诚实的体验。其实,孩子用奶瓶喝水这件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这次可以让他喝,不长期惯着她的娇气习惯即可。家长在平时多期待孩子成长,并在孩子表现出成长的时候多给予鼓励是能够帮助孩子克服撒娇的特点的,孩子不经意间的说瞎话也会逐渐减少,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像孩子早起尿床又说瞎话的事情,爸爸妈妈要在事情发生之后,反思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同时,也要判断孩子行为习惯有待提高的地方,深思熟虑后,再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缓慢而诚实地对孩子说:“我们真的不知道你尿床了。知道你很不舒服,我也难过,但是你是大孩子了,已经不是小宝宝了,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自己说出来,我一定会帮你的。爸爸妈妈很爱你,怎么会舍得你睡在尿里呢?以后不要再这样说了,你是我们的好女儿,我们是一家人。”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这样对孩子说话是不是有些过于较真了?而且,这么讲话有些像演戏背诵台词,很假的感觉。再说大人都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哪有那么富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这样跟孩子讲话?随意自然一些教育就完了,何必跟个孩子那么认真?

要知道,教育孩子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按照从前中国父母那种情感深沉、勤劳付出、家长制的方式已经很难与这个时代的孩子对话了3现在的孩子们的智商都很高,见识也很广,想象力丰富,也非常自我中心,敏感,内心既孤独又怯懦,不信任他人,表面上都显得非常执拗,很有主意。

出现诚信危机的时代,孩子不再像从前的孩子那么实心眼地信任父母,他们已更不容易教养了。他们虽然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表面上更整洁更文明了,嘴也更会说话,语气更甜蜜,却会更多地误解父母的各种做法,并不心疼父母的艰辛,不懂感恩,而且认为自己的感受和判断都是正确的,内心经常处于易受伤而自我防御的状态。智力极高的人不代表有智慧,最有智慧的人都是诚实可信的。

父母对孩子行为与心理产生的情绪和直接判断都有待考评,我们每一次的言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如果当父母看到孩子的每个需要纠正的偏差行为,感到孩子的每个需要调教的心理习惯时,都能克制住自己冲动任性的不良情绪,都能做到不草率判断,不随意脱口而出一些不假思索的话语,都能事先客观而缜密地调查与思考,头脑就会更清楚,内心也就更有定力,也就更有爱护孩子的能力。与孩子交流时,看着孩子的眼睛,一字一顿,诚恳认真地与孩子对话,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极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的心理也才会更健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父母的教养越细致越诚恳,孩子也会越诚实越有智慧。

八九岁的小姑娘爱说瞎话什么原因

动机1:为了维持父母心中良好形象

在这种心态下,孩子为了讨好父母、为了要维持自己在他们心中的良好形象,所以犯下了睁眼说瞎话的错误。这时父母们请不要轻易地戳破他,因为这是你们在教养上很大的优势,你们应该尽量维持小孩子的这种期待,并且机会教育。

在你辨别到孩子是因为这样的心态说谎时,先给予他安全感,具体作法像是对他说:「爸爸知道你平常表现都很好,但是在你刚刚这个行为上,你犯了一个错误。如果你能承认这样的行为,爸爸会认为你又多了两个优点,又诚实又勇敢。」这会让孩子敢去冒险承认自己做错事情,并且愿意改进。

但是要记得,即便他承认错误,身为父母的你们还是得给他一些处罚,而且这个惩罚应该要循序渐进。比方说,当你第一次发现他睁眼说瞎话时,首要教育目标是要他诚实承认,你可以先忽略掉一些对他的惩罚,引导他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好,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就表示他没有真正学习到你要教他的观念,此阶段的重点就不是要他承认错误就好,而是要透过适当惩罚,让他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处罚目标不是为了让他心里受挫,变成一个坏孩子,而是要他学习到你想告诉他的事情。例如当他屡次打了弟弟妹妹以后,被你处罚不能玩玩具,这样下次他要对弟弟妹妹动手时,就会受到惩罚的制约。

动机2:为了要逃避责任、耍小聪明

第二种睁眼说瞎话的动机是小孩子为了逃避责任所做的行为,他们可能会在犯错后打死不承认,对你说:「你又没有证据!」有的父母在听到孩子这样说时会觉得很好笑,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是很敏感的生物,你情绪反应会让孩子得到「我这么做是被允许的」的结论,因而一再这么做,但他今天在小小年纪就开始想蒙骗爸妈,难保日后到学校生活不会欺骗师长、同学。因此为了孩子着想,父母应该在确认孩子是想耍小聪明时就果断地制止才是。

爱的处方笺,爸妈可以这样做!

那么当孩子为了规避责任说谎时,我该怎么处理会比较好?

当然有时孩子并非刻意撒谎,而是正处于强烈情绪中,父母一定不能大发雷霆、斥责或惩罚孩子,而是冷静地考虑如何将这次危机转化成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的契机。给孩子贴上“说谎”、“骗子”等标签,也是万万要不得的。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很可能自暴自弃、将说谎进行下去。

这是一种机会教育,因为有时候一直去纠结一件事情,只会导致最后自己和孩子都不开心,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很在乎这件事情,但选择先放下它,去做下一件事情。孩子会知道你的目的,且理解你是个理性公正的父母,这所有和孩子的互动都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成长,也是我们这些爸妈学习成为父母的必经过程。

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再依法公正处理。当然有时孩子并非刻意撒谎,而是正处于强烈情绪中,无法正确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也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们看到的反而只是事实的表面,不是真相。这时要记住,如果你也不能确定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就应该先跟在场的人一起讨论,若结果一样无法确定,那就先别纠结在这件事情上。

这是一种机会教育,因为有时候一直去纠结一件事情,只会导致最后自己和孩子都不开心,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很在乎这件事情,但选择先放下它,去做下一件事情。孩子会知道你的目的,且理解你是个理性公正的父母,这所有和孩子的互动都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成长,也是我们这些爸妈学习成为爸妈的必经过程。

孩子从上小学之后开始喜欢撒谎,这是不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孩子从上小学之后开始喜欢撒谎,这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小孩十分爱撒谎,在较大水平上面是受了自个爸爸妈妈的危害。诚实守信其实就是做人的基本品性,如果一个小孩子特别容易说谎,这么周边的宝宝也不喜爱跟这个小孩子玩,并且好多人针对这一小孩子的点评一定不太好,长此以往许多小孩子便会非常容易忽视他,随后这个小孩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还会产生一定的情况。

假如你发现了自身的小朋友爱撒谎,那样父母一定要赶快找到缘故,而且摆脱困境,实际上小朋友爱撒谎并不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致使的。造成这一小朋友爱撒谎的因素其实就是十分多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全过程当中,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个诚信的楷模,假如爸爸妈妈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那样爸爸妈妈自己就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说到做到。

由于有许多爸爸妈妈平常答应了小孩一件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因素最后却没完成,那样的话小朋友实际上可能就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因此父母平日在日常生活中说出来的一些话一定要完成。诚信也是一种义务,小孩之后都是必须跟别人相处的,假如这个孩子十分爱撒谎,那样这个小孩后就难以获得别人的信赖,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高度重视鼓励孩子诚信的质量,一定要让小孩子对自身说过的话承担。爸爸妈妈可以跟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一下,那样的话就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是什么了,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一定不必责怪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能够更好地解决困难。

小孩很有可能在某一次说谎中看到根据说谎方法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是益处,因此小孩为了能得到益处就不停的说谎。一定要特别的留意,小孩从说谎中得到好处,一旦得到好处就很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有一些孩子撒谎是效仿亲人,父母一直给与小孩一些什么是空头飞机票,一直没去完成。在小孩眼中这就是说谎,耳濡目染危害着小孩 。一些非常小的小孩想像力比较丰富,非常容易沉浸于在自身的人物当中,搞不清实际和想象。通常把想象当做了实际,会出现越来越多了浮夸的思想,这样的事情父母实际上多余焦虑不安,可是也需要正确引导让小孩子了解实际很幻想的差别。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