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叙述:
我儿子六岁多了,今年就该上学了,可学习做事一点都没有耐心,坐不住板凳,一会儿都安静不下来。我每天都会跟他说上很多遍:你消停会儿行吗?或者,你安静一会儿行不行?你老实待会儿成吗?儿子似乎总有使不完的精力、用不完的力气。一旦我陪他学数学或拼音,他学几分钟就坐不住了,手脚开始做小动作,眼神也游移了,就像散了神一样,注意力根本不往书本上放,学了一点东西就不学了。我尽量耐着性子忍着,实在忍不住时就对他火冒三丈,甚至打他两拳或踢他两脚,可我发现老打也不是办法,就打的那几分钟能老实,平时就更皮了。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没有耐心,上学后可怎么办呢?在教室里坐不住板凳,每天要学的东西可比现在多多了,难道这个孩子患上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小儿多动症?孩子没有耐心用什么方法纠正呢?他因此而不爱学习怎么办?
专家解读: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动的天性,孩子年龄小,大脑及身心正在发育过程中,大脑细胞的活跃程度是成年人的两到三倍,这使得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因此稳定性差,活泼好动;此外,也有研究显示,精力旺盛而好动的孩子主要是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体内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他们过剩的精力找不到正常、足够的渠道发泄出去,表面上的好动其实表明孩子正处于烦躁、焦虑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之中,孩子的好动行为现象是他焦躁心理状态的一种外化。
也有的孩子属于天生气质性的好动,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和兴趣点很容易转移,做事不够专心。另外,有的孩子智力确实比一般孩子明显高出一截,听懂了之后他们就不再注意听讲,表现得十分活泼好动。
非常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因为父母个性本身就容易焦虑紧张,对孩子从小教养就失当,结果养成了孩子不能安静的习惯,反过来使得本就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急躁难耐,引起父母的枯竭感和反感,就会处罚孩子。受到高压处罚的孩子则为了释放过多的压力更容易好动,这种双向恶性循环使得双方的焦虑都变本加厉。
至于孩子是不是多动症,要由专业教育机构和心理专业人员及科学系统的测试来检验,但多动症的孩子总的来说活动过度、小动作多、容易被激怒、好插嘴干扰别人、胆大不计后果、注意力缺失、学业困难、冲动任性、喜怒无常,由于经常受到惩罚,久而久之也可能造成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
专家引导:
对待没有耐心、坐不住、注意力分散的好动孩子,父母要与之建立亲密关系,以他的兴趣为主导,父母再细密耐心地努力去一点一滴地获得孩子内心的宁静,这一切都可以概括成爱与智慧。
父母与坐不住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父母不管多么努力,孩子都感受不到父母的期待,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动力和愿望去配合父母的教养理想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潜台词是:我接受你的一切表现,你根本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相反,你很可爱,有许多优点,我很有耐心,让我来帮助你。父母可以不必把这种心态用口头语言说出来,但这种开放而且包容的心态通过父母的眼神、语气、声调、动作都能随时表现出来,孩子能随时感受得到,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大大减轻心理压力,而不使他心理压力更大。只有父母开放、包容而宁静,孩子的心才会宁静下来。
要想让孩子更有耐心,更坐得住,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体察自己的情绪,尽力与孩子进行理性沟通,让孩子随时都能感到父母的爱。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家长要努力积累自己的信心和定力。面对孩子的好动给你带来的烦躁,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往往家长此次的情绪沮丧或暴躁,会加重孩子下一阶段的好动。一定要记住,不要在烦躁的时候和孩子卷入战争,这样会使双方的情感更加疏远,要尽力在理性的时候,觉得自己能控制住自己的时候与孩子沟通。
越是对坐不住没耐心的孩子就越要放手松管,而不是严管。这类孩子情绪与行为都不由自主,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因此对他们就不能像对一般孩子那样管得那么严、规矩那么多,期待那么高,要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然后再慢慢收他的心。如果管得狠了,孩子反抗心理强了,父母就要再放放手,然后再收收。这种点滴而细密的努力,就如同放风筝一样,一点风都没有或风太大的时候,是最艰难的时候,越艰难则越需要精细的“手工活”。孩子的坐不住及好动的行为,是锻炼父母这种精心、细致调教孩子的机会,而不是给父母出难题。
要使孩子有耐心先要从孩子喜欢做的事开始,幼儿对于自己喜欢的事不需要耐心,而是浸入,完全地被吸引进去的感觉。幼儿时期只有兴趣才能引发行动。孩子不愿意做又必须做的事情,比如坐下来学习,需要父母和老师创设更生动有趣而形象的学习活动形式。要知道,意志是由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愿望、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不断训练的行动力推动而成的,意志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很多年悉心培养的过程,幼儿期间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人稳定的信赖和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多读一些“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孩子就会经常思考,孩子在思考的时候。就是他们想用思想意志来驾驭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时候,他们会静下来仔细地思考许多个“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思考困惑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讲解。
最后,可让其多参加打球、跑步等户外活动,通过运动,可以使孩子的感知觉动作更协调地发展,情绪也能更平稳一些。在家里,家长也可以试着给他安排运动时间,雨雪天气的时候可以让他去爬楼梯,这样他的精力就会得到宣泄,过剩精力消耗掉了,就能较为安静地与环境的要求步调一致了。
孩子学习写作总是没有耐心坐不住,那么孩子掌握的语言水平还是不行的,就是说孩子头脑里的词语并不丰富,所以一定要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书籍,那么好的作文一定要把优秀的句子摘录下来,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平常等多记多背多看,到以后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张口就来了,那么就没有那么不耐心了。
一、孩子为什么坐不住
1.年龄限制和父母期望的差距
当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他能集中做事的时间有限的。父母不能过于拔高对孩子的期望,要根据自己孩子所在的年龄段来判断他是不是真的坐不住。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年龄越小时间越短。
2.注意力被家长破坏
有的时候家长在不自觉间充当了孩子注意力的破坏者。当孩子在认真做事时不断打乱他或者用别的东西去吸引他,不自觉地让孩子转移了注意。当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后,孩子的注意集中时间会越来越短,会形成习惯性地分心。
3.孩子的兴趣点偏差
如果孩子面对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也可能如坐针毡,因为这项活动不是他感兴趣的,不是他想做的。这一点在成人身上也是有所表现,更何况一个孩子。在孩童阶段,兴趣是他最大的老师,一切行为只有在兴趣的加持下才能显示出动力。
4.缺乏合理的引导和培养
家长除了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坐不住,还应该做出适当的训练。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自发的改变,可能要求太高。从一开始家长不妨运用一些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坐得住的习惯。
孩子要坐得住,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要了解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并且要懂得如何在正确的时机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仔细体会和揣摩。那么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
二、坐不住会影响孩子的哪些方面?
1、做事情容易虎头蛇尾
当孩子坐不住时,一些事情自然无法静心来思考和完成。刚开始的时候,兴趣满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困难变得越来越多,外界的吸引越来越大,他的注意就会被分散进而无法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虎头蛇尾的做事风格。
2、做事不认真不耐心
坐不住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耐心,因为当他们做事时,心思是漂浮在半空的,时刻接收着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有的孩子做作业时,心思却放在学习之外,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特别心慌,只想浮皮潦草的完成好出去玩儿。
3、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气
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心思太过于活跃,对任何事情都浅尝即止,这样自然不会遇见太多的挫折。可是当他的确需要面对一件事情,并且需要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时,他就会显现出痛苦的一面。因为一件事要做好必须要承受反复的失败和锤炼,强迫他必须聚精会神,这和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不一样,他反而会感受到痛苦。
孩子的坐不住只是表面现象,它真正影响的是孩子看待事物和完成事情的行为方式。正是因为坐不住,他们对各种事情容易产生浅尝即止的心态。孩子如果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对未来的学习能力会造成极大影响。那么家长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坐得住静下心呢?
三、让孩子坐得住有妙招
1、给孩子充分的时间
当孩子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应当帮助孩子考虑一下这件事需要的时间,从而给他留出充足的时间。不要当孩子刚开始看书,你就叫他洗手吃饭;不要当孩子刚开始搭积木,你就喊他出去上兴趣班。如果时间不够孩子专注地做上一件事,那不如把下一件事先提上来完成。总之,首先要保证孩子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
2、让孩子自己划分任务安排
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几项任务的分配,当他自己参与了时间分配和先后分配,他会有更高的参与意愿。家长这时候就可以叮嘱他,分配好了,就要一次性做好一件事,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分配的基础上给予一些指导,让任务更加合理。
3、让孩子做任务反馈
家长可以在孩子做一件事之前告诉孩子,做完之后告诉爸爸妈妈这件事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考虑的。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把心思放到事情本身。因为他不认真去做,就无法在事后向父母做出反馈。
4、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家长自己也在家里营造积极的氛围,自己带头安静地读一本书或者画一幅画或者做做手工,用自己平和心态去感染到孩子。家长把自己看成孩子的榜样,那么孩子就会以你为镜。
可见孩子坐得住和他看待事情的方式、家庭氛围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家长不妨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多方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办法,帮助孩子静心做事,坐得住做得好。
四.坐得住的孩子有什么好处
1、孩子坐得住是做得好的前提
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就不容易做好事,因为他的心思不在事上。当然坐得住不代表就完全能做好事情,可是坐得住一定是做好事的基础。
2、坐得住的孩子性格更沉稳
一个孩子如果坐得住,那么他的性格一定比别的孩子更加沉稳。性格沉稳的孩子会给人天然的信任感,因为他们做事认真有耐力,例如在学习上性格沉稳的孩子一定更加仔细,不会像有的孩子那样粗心大意,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更加踏实。
3、坐得住的孩子家长更加省心
坐得住的孩子还能令家长更省心,这可是最受家长们欢迎的特点了。因为他们的专注力更好,一个兴趣点就能坚持很长的时间。不会像有的孩子一直不停在变化,家长要不断变换自己的步调去适应孩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