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是什么?是一种药材,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是属于一种清热药物,可以有治疗咽喉炎的作用,对于清咽喉有好处。你知道马勃的功效和搭配方法吗,来看看关于马勃的一些养生的功效和作用吧,看看到底什么是马勃。
马勃的功效:
马勃又叫牛屎菇或马蹄包。别名:马疕、马屁勃、马疕苗、灰菇、马屁包、牛屎菇、灰包菌、药苞、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马勃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有调理的作用,还可以有缓解咳嗽咽喉肿痛的作用呢。
功效分类:清热药。
功效: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
主治:用于风热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马勃可以有清热解毒润肺的作用,对于缓解咳嗽咳痰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和效果。
用法与用量:用法用量:1.5~6g。外用适量,敷患处。
马勃的作用:
马勃配伍青黛马勃味辛性平,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功擅宣散;青黛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长于清热,二者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马勃食用要注意搭配,马勃配伍青黛可以有凉血的作用,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缓解咽喉肿痛的效果。
马勃配伍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马勃能散肺经风热而利咽止痛;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热利咽;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诸药伍用,有疏散风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经风热所致之咽喉肿痛。马勃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作用,还可以解毒。
马勃的功效和搭配方法,上面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不同的搭配方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呢,大家要懂得如何利用中药材的特性。马勃的这些养生功效和作用,上面具体的介绍了,大家要懂得利用起来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是会用各种的药材来很好的入药,不仅是可以很好的创伤止血,还能够清肺利咽,马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常见,但是对于马勃的具体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怎么了解的,下面我们大家就是一起来看看吧。
马勃功效
对肺的作用
肺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肺和鼻子是相连的,我们如果是可以将马勃洗干净了去皮,然后是剪成小块,之后直接的放入汤里面沸水中冲开,被人长期服用的话可以清肺利咽,治疗肺部,人的肺不好,主要是有风湿气在肺部淤积,马勃可以很好地去除人体内的风湿气,治疗咽痒咳嗽等外症状。
创伤出血
马勃不仅是可以很好的食用,也是可以适量的涂抹我们的患处,而且我们把洗干净的马勃捣碎了加入蜂蜜直接敷在皮肤表面创伤出血的地方是可以很快止住血,这是因为马勃比较凉,在和皮肤接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阻挡血小板流动,使得伤口凝结,不再出血。
去湿热
马勃的性质的比较的干燥,而且味道比较的苦,我们的身体湿气如果是不可严重的话,是可以长期的服用一些马勃,马勃在兑上水可以很好地去除人体内的湿气热气,让我们的身体可以很好的畅通也可以生津利尿,长期服用马勃还可以帮助体内排出热毒,达到阴阳平衡。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也是很好的知道了马勃是一种非常干燥的中药,我们是可以很好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一些帮助解决身体的很多的不适,帮助我们的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可以食用也是可以外敷。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吧。
马勃
(《别录》)
【异名】马疕(《别录》),马屁勃(陶弘景),马疕苗(《蜀本草》),灰菇(《经验良力》),马屁包(《袖珍方》),牛屎菇(《纲目》),灰包菌((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药苞(《河北药材》),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南宁市药物志》),鸡肾菌、地烟(《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勃科植物脱皮马勃、大颓马勃、紫颓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植物形态】①脱皮马勃
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0厘米。包被薄,易消失,外包被成块地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状,浅烟色,成熟后全部消失,遗留成团的孢体随风滚动。孢体紧密。有弹性,灰褐色,渐退成浅烟色,由孢丝及孢子组成;孢丝长,分枝,相互交织,浅褐色,粗2~4.5微米;孢子褐色,球形,有小刺。直径4.5~5微米.
生于草地上。分布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②大颓马勃
孑实体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0厘米,或更大,不孕基部无或很小;包被白色,后变浅黄或淡青黄色,由膜状外被和较厚的内被所组成,初微具绒毛,渐变光滑,质脆,成熟后开裂成块而脱落,露出浅青褐色的孢体;孢子粉状,球形,光滑或有时具细微小疣,淡青黄色,直径3.5~5微米;孢丝长,与孢子同色,稍分枝,有稀少横隔,粗2.5~6微米。
生于旷野草地上。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新疆、青海、江苏等地。
③紫颓马勃
子实体陀螺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上部常裂成小块,逐渐脱落,内部紫色,当孢子及孢丝散失后遗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状;孢子粉状,球形,直径4~5.5微米,上有小刺;孢丝很长,分枝,有横隔,互相交织,色淡,粗2~5微米,
生旷野草地上。分布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采集】7~9月,当子实体刚成热时采收,拔起后,去净泥沙,晒干。本品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4~5日即成熟,应注意适时收采,过早过迟均影响质量。
【药材】①脱皮马勃的子实体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5~18厘米或更大。外皮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除去外皮的马勃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棉絮状。体轻泡、柔软,有弹性,内藏大量孢子,轻微捻动即有粉尘状孢子飞出。用手捻之有细腻柔软感。气味微弱。以个大、饱满、松泡有弹性者为佳。
产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江苏、湖北等地。
②大颓马勃的子实体已压扁呈不规则的块状。外包被较厚硬而脆,黄棕色。内包被灰黄色,纸质,里面为孢体,淡青褐色,絮状,轻轻捻动即有尘状孢子飞出。气微弱,味微苦涩。
主产于青海。
③紫颓马勃的子实体呈扁圆形或杯形,直径5~12厘米。基部有小柄,包被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包被薄,外翻。上部包被已脱落,露出紫色絮状孢体。体轻泡有弹性,用手捻之有大量孢子飞扬。气味微弱。
主产江苏、湖北、广西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科植物埃蕈(又名:有柄马勃)的干燥子实体,亦同等入药。形似马勃而小,直径通常只2~4厘米,上部扁圆,下有短柄;皮较硬脆,内部不呈海绵状。
产四川、湖北、云南、江西、广东、浙江、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马勃素(emmatein)、麦角甾醇磷酸铂及亮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炮制】除去硬皮,切成方块。
《纲目》:"凡用,以生布张开,将马勃于上磨擦,下以盘承取末用。"
【性味】辛,平。
①《别录》:"味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平。"
【归经】《纲目》:"肺经。"
【功用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恶疮、马疥。"
②陶弘景:"敷诸疮。"
③《本草衍义》:"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④《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⑤《玉楸药解》:"治骨鲠吐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吹药。
【宜忌】《饮片新参》:"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
【选方】①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蛇脱皮一条(烧令烟尽),马勃一分。上药细研为散,以绵裹一钱,含咽津。(《圣惠方》)
②治急喉闭:马屁勃、焰硝各一两。上为末,每用一字许,吹入喉内,吐涎血出,愈。(《经验良方》)
③治久嗽:马屁勃不以多少,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汤送下。(《普济方》马屁勃丸)
④治声失不出:马屁勃、马牙消等分,研末,沙糖和丸芡子大,噙之。(《摘元方》)
⑤治吐血:马屁包,为末,砂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⑥治妊娠吐衄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圣惠方》)
⑦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口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生甘草、元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李杲·普济消毒饮)
⑧治臁疮不敛: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末敷之。(《稗史》)
⑨治痈疽:马勃擦粉,米醋调敷即消;并入连翘少许,煎服亦可。(《外科良方》)
【临床应用】脱皮马勃外用止血
其剂型有:一马勃粉(马勃孢子):将马勃剥去顶部包被,挖出内容物,筛出孢子,或置锥形瓶内摇动,使孢于落下,收集孢子,高压消毒即成。二马勃菌丝海绵(马勃絮垫):将马勃除去包被,切成不同厚薄、不同大小的块状,高压消毒。三马勃绷带及马勃纱布:用45%酒精加入适量马勃粉,使之成为4%马勃混悬液,随将绷带或纱布浸入,浸透后取出挤去液体,干热消毒。
①用于外科手术止血
观察前列腺摘除术25例、肝脾破裂出血各2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肝叶切除3例,阻塞性黄疸手术中止血1例,均达止血效果,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马勃菌丝海绵的用法基本与其他动植物止血海绵相同,使用前不用水浸泡,直接贴于创面,稍加压迫即可。应用马勃粉时先用纱布保护周围脏器,在创面撒布马勃粉后,稍加压迫即可。马勃粉用量较少,粘着性强,撒于实质脏器出血创面很薄一层,不用任何敷盖物即可止血。实质脏器部分切除之出血创面,或外伤破裂之创面,用马勃止血,可避免大块缝扎组织及由此而引起的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再出血等。用于前列腺摘除的止血,因马勃粉末极细不致阻塞尿路;且压迫前列腺囊壁也较均匀;肉眼血尿消失时间最长为3天,较其他方法3~7天血尿消失有明显缩短;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可防止感染;异物反应也较小。一部分泌尿道手术采用马勃止血后,有废弃历来在膀胱、尿道内留置导尿管等的可能。初步认为马勃的止血原理属于物理机械性作用。
②用于口腔科止血
拔牙时牙槽窝出血,放置马勃絮垫填压即能止血;口腔粘膜因外伤而呈粉碎性撕裂所致出血、缝合困难者,或牙龈渗血、创伤面暴露者,以马勃粉撒布,用纱布压迫亦能止血。由于马勃絮垫不能完全被组织所吸收,故不能作组织内埋藏止血或死腔填塞之用。
③用于鼻出血
取马勃絮垫放于出血点上,轻轻加压。据113例观察,109例皆获良效。
④用于外伤出血
对于切伤、挫伤、刺伤等出血,可用马勃粉撒布或马勃絮垫、马勃绷带、马勃纱布包扎。据467例观察,有效率占97.8%。
⑤其他
马勃还可以制成丸剂、含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制成软膏治疗冻疮。疖肿等,均有一定疗效。
提醒您:马勃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1、马勃属肺经,所以它的功效是清肺、利咽、止血。
2、在临床上用来治疗风热郁肺咽痛、声音嘶哑、咳嗽一致、鼻钮创伤、出血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3、马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湿气使得人体内的湿气得到有效的畅通,可以排除人体内的热毒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4、另外马勃外敷的时候还有止血的作用,因此止血效果也是马勃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功效之一因此马勃的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具体的使用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马勃,也叫灰包、灰马包、马粪包,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习惯用它作外伤止血药。什么是马勃?马勃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马勃的资料,欢迎阅读。
马勃的介绍
马勃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
别名:马粪包。
来源:为低等植物担子菌类马勃科剥脱皮马勃,紫颓马勃干燥的担子果(子实体)。生于竹林、树林及田野湿地上。
产地:主产于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江苏、湖北、广西等地。均为野生。
采收加工:担子果初生呈白色球形,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4~5日即可成熟可采集,夏秋季担子果刚成熟时采集,晒干即可。
性状鉴别:1、脱皮马勃:担子果扁球形或类圆形,直径5~18厘米或更大。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或已全部脱落。除去外皮的马勃,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棉絮状。体轻泡,柔软,有弹性,细微捻动即有粉尘飞扬,有细腻柔软感。气味微弱。
2、紫颓马勃:担子果扁圆形或杯状,直径5~12厘米。基部有小柄,包被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包被薄,外翻,上部包被已脱落,露出紫色絮状孢体。体轻泡,有弹性,用手捻之有大量的孢子飞扬。气味微弱。
以个大,饱满,松泡,有弹性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马勃素、尿素、麦角甾醇、亮氨酸、酪氨酸,并含大量磷酸钠。
药理作用:清肺利咽,解热止血,与其收敛消炎作用有关。局部止血可能为机械性作用。
炮制:剥掉外皮,剪成小块。
性味:辛、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清肺热、散瘟解毒。
主治:瘟热毒壅,咽喉肿痛,颊面壅肿。外用治内伤出血。
临床应用:1、内服主治咽喉肿痛、咽喉肿痛(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均可用之),配山豆根、玄参等,方如马豆汤,或用马勃3g、白矾1.5g,并研末吹治喉炎,同时,也可制丸服食治肺热久咳。
2、外用局部止血,治冻疮,以马勃块或马勃粉外敷。
用量:1.5~6g,内服须包煎,外用适量,用于止血须经高压蒸气消毒。
处方举例:1、马豆汤:马勃3g、山豆根9g、玄参9g、生甘草6g,水煎服。
2、马勃丸:马勃15g,为末,用蜜糖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一日服三次,治肺热久咳不止,有一定效果。
注:马勃全国分布地区很广,品种较多,根据《中药鉴别手册》第一册记载有两科八种,除上述两个品种在全国销售较广,其余6种,均与上述两种有异,属于地方习用品,如:
1、灰包科:1、青海大马勃,形扁呈不规则的块状,外包被较厚硬而脆,黄棕色。内包被灰黄色纸质,孢体淡青褐色絮状。2、吉林、陕西、广东的大口静灰球,呈扁球形,直径3~7厘米,一端有短柄,孢子顶端开裂,开裂口比较大。
2、硬皮马勃科:1、河南、四川、湖北利川的光硬皮马勃。2、湖北、湖南、四川眉山的粗硬皮马勃。3、云南的豆包菌。这三种硬皮马勃科的品种,较正文所述的马勃区别较大,呈圆球形或类圆形不等,主要特征:个小,直径2~6厘米。皮厚,坚硬,有柄或无柄。破开后不成絮状。天津北京习用的绵软如絮者。
马勃的功效作用
生理特性
1.脱皮马勃,呈扁球形或类球形,无不孕基部,直径15~500px。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紧密,有弹性.用手撕之,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臭似尘土,无味。夏、秋季见于开阔的草地上。
2.大马勃,不孕基部小或无。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光滑,质硬而脆,成块脱落。孢体浅青褐色,手捻有润滑感。晚夏及深秋生旷野草地或山坡砂质土草坡草中丛中。
3.紫色马勃,呈陀螺形,或已压扁呈扁圆形,直径5~300px,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夏、秋季多生于草地开阔地。
产地
1.脱皮马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甘苏、新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2.大马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3.紫色马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入药部位
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剪成小块。
性味
辛,平。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肺利咽,止血。
主治
风热郁肺咽痛,音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2~6g。外用适量,敷患处。
使用注意
《饮片新参》:“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2.《本草从新》:“每见用寒凉药敷疮者,虽愈而热毒内攻,变生他病,为害不小,惟马勃辛平而散,甚为稳妥。”
3.《本草衍义》:“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马勃的功效与作用
(一)药理作用
用于外科手术止血。
观察前列腺摘除术25例、肝脾破裂出血各2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肝叶切除3例,阻塞性黄疸手术中止血1例,均达止血效果,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马勃菌丝海绵的用法基本与其他动植物止血海绵相同,使用前不用水浸泡,直接贴于创面,稍加压迫即可。
用于口腔科止血。
拔牙时牙槽窝出血,放置马勃絮垫填压即能止血;口腔粘膜因外伤而呈粉碎性撕裂所致出血、缝合困难者,或牙龈渗血、创伤面暴露者,以马勃粉撒布,用纱布压迫亦能止血。由于马勃絮垫不能完全被组织所吸收,故不能作组织内埋藏止血或死腔填塞之用。
用于鼻出血。
取马勃絮垫放于出血点上,轻轻加压。据113例观察,109例皆获良效。
用于外伤出血。
对于切伤、挫伤、刺伤等出血,可用马勃粉撒布或马勃絮垫、马勃绷带、马勃纱布包扎。据467例观察,有效率占97.8%。
抗菌。
体外试验,脱皮马勃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肺炎双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少数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煎剂中含大量色素,经用活性炭脱色后,抗菌作用大减。埃蕈新鲜子实体的压榨汁,给动物注射,可毒害毛细血管,引起内脏出血。
治冻疮。
冻疮: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局部发红,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贴马勃。如疮面已破溃,则先涂以紫草油 (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马勃,包扎之。
抗癌。
大马勃制剂经动物试验,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咽喉肿痛,不能咽物。
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
失音。
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噙口内。
久咳。
用马勃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其他。
马勃还可以制成丸剂、含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制成软膏治疗冻疮。疖肿等,均有一定疗效。
(二)马勃的功效
【性味】 辛,平。
①《别录》:"味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平。"
【归经】 《纲目》:"肺经。"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恶疮、马疥。"
②陶弘景:"敷诸疮。"
③《本草衍义》:"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④《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⑤《玉楸药解》:"治骨鲠吐血。"
【各家论述】
《本草从新》:每见用寒凉药敷疮者,虽愈而热毒内攻,变生他病,为害不小,惟马勃辛平而散,甚为稳妥。张寿颐:马勃,《别录》虽止治恶疮马疥,盖既能散毒,又能燥湿,以疗湿疮,固得其宜,故弘景亦谓敷诸疮甚良。今人用以为金疮止血亦效。寇宗奭治喉痹咽疼,盖既散郁热,亦清肺胃,确是喉症良药。东垣普济消毒饮用之,亦是此意。内服外敷,均有捷验,诚不可以微贱之品而忽之。
《别录》:主恶疮、马疥。陶弘景:敷诸疮。
《本草衍义》: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玉楸药解》:治骨鲠吐血。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