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鱼腥草的营养功用有哪些呢(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时间: 2023-04-26 01:42:14

鱼腥草的营养功用有哪些呢

鱼腥草是一种非常具有营养的食材,不仅食用价值很高,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那么有关鱼腥草的营养功用,具体都有哪些呢?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做出相关的讲解,希望通过小编的讲解后,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鱼腥草方面的知识。

营养价值

鱼腥草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能够预防病症的发生。

功效作用

鱼腥草可以抗菌

在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极为特殊,里面含有鱼腥草素(癸酰乙醛)。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被这些病菌感染的病人都可以用鱼腥草来进行调理治疗。

鱼腥草可以利尿

鱼腥草的利尿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鱼腥草中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这些成份能够抗病毒和利尿。

鱼腥草可以消炎

如果患有一些炎症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用鱼腥草来进行消炎治疗的。这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的,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可以增强免疫力

免疫力差的人平时经常食用鱼腥草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能够用于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有广泛的药理用途。

鱼腥草的营养含量是非常高的,而且它带来的保健功效也有很多,可用于辅助治疗一些病症,并能够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情况所需来选用鱼腥草进行调理治疗,通常情况下都是非常具有疗效的。希望本文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鱼腥草有进一步的认识。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鱼腥草的基本介绍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其嫩茎叶,可炒食、凉拌或作汤,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

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1.抗菌

现代研究表明,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2.利尿

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

3.消炎

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

4.增强免疫力

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的营养价值

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鱼腥草的选购

以叶多、色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

鱼腥草的食用方法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鱼腥草叶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是什么

1、鱼腥草的叶子既是食品,也是药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痈排脓的作用。临床常用于肺内感染,肺脓肿以及湿热痢疾。也可以用来治疗疮痈肿毒,痔疮,湿疹等疾病。同时鱼腥草的叶子有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泌尿系感染和淋病。

2、鱼腥草的叶子,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以及抗肿瘤的疗效。鱼腥草的叶子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鱼腥草可以入药,也可以在家庭中凉拌或者是清炒,是很好的食品。

常吃鱼腥草有什么好处?

鱼腥草,又名岑草、侧耳根、野花麦、猪鼻孔,气味独特。它是三白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或嫩茎、芽。鱼腥草全草入药,嫩根状茎可供食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大众型保健蔬菜。鱼腥草是一种开胃爽口、味道独特的山野佳肴,属贵州一大野菜,妇幼老弱特别爱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鱼腥草在春秋时期即已开始被采食,在长江以南地区分布较广,但在山区很少采食鱼腥草,其主要功能是入药。
煮水功效
鱼腥草煮水以后饮用具有解毒消炎的功效,可以清除人体中有多种病菌,像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以及金色葡萄球菌等,另外人们饮用鱼腥草煮制的水,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身体中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对缓解气管炎症状作用明显。鱼腥草煮水还可以化痰止咳,能让人们气管中的痰液稀释,排出体外,对痰多咳嗽治疗功效出色。
营养功效
1.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还含有一定的甲基正王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
2.鱼腥草全株均可入药,对流感、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解毒、清热、镇痛、止咳、顺气、健胃等医疗作用,外用可治疗疥癣、湿疹、痔疮等症。
3.鱼腥草可促进头发生长,使白发变黑,且有滋补强身之效。
4.鱼腥草中含鱼腥草素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鱼腥草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鱼腥草素和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所含大量钾盐有增强利尿作用。
5.鱼腥草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镇痛、止血、止咳。鱼腥草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6.鱼腥草性寒凉,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止咳,作为药物主治肺炎、百日咳、气管炎、乳腺炎、中耳炎等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有什么功能?

鱼腥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鱼腥草的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应用价值编辑本段回目录药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
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主治
以鱼腥草为主药的便方几则
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食用
鱼腥草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痈吐脓(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肺脓疡),痰热喘咳。用于热毒疮疡时,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如《中国药物大全》提及的皮炎宁)。鱼腥草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亦可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热痢(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细菌性痢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