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木香的治病药膳偏方都有哪些(治疗肠炎有哪些偏方 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

时间: 2023-04-26 04:02:38

木香的治病药膳偏方都有哪些

木香在中医界一直都是比较运动广泛的一种中药材,因为木香的治病功效非常理想,可以用于人体出现的很多种疾病,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也非常小。用木香做成的治病药膳偏方是有很多的,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治一切气不和走注痛:把木香用温水磨浓后,用热酒调下,服用本方可以治疗一切气不和走注痛。

2、治内钓腹痛: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可以用于治疗内钓腹痛,疗效显著。

3、治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准备一百五十克木香,一百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斤川大黄(锉碎,微炒),两百克牵牛子(微炒),一百五十克诃黎勒皮,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做成丸子,用生姜汤服下,可以治疗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4、治中气不省人事,闭目不语,如中风状:用广木香为末冬瓜子煎汤,灌下十克。如果出现痰多时可以加竹沥、姜汁。

5、治痃气胃冷,不入饮食:木香、蜀椒、干姜各五十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熔蜡和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七丸,可以治疗痃气胃冷,不入饮食。

6、治宿食腹胀,快气宽中:木香、牵牛子(炒)、槟榔等分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食后生姜、萝卜汤下,本方可以治疗宿食腹胀,快气宽中。

对于上文出现的这些病症都可以采用木香的一些药膳来进行治疗,这些木香的药膳偏方确实非常具有药效,大家在出现了以上这些病症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些木香的药膳偏方来进行治疗。希望本文的讲解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治疗肠炎有哪些偏方 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

中医哪些偏方能治疗肠炎?治疗肠炎的偏方有哪些?下面我分享了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希望能帮助到你。
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猜你喜欢:

1. 治疗肠炎的偏方

2. 中医治肠炎偏方有哪些

3. 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4. 健脾止泻的小偏方

5. 拉肚子的食物治疗偏方

6. 治疗腹泻的中药偏方

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归脾;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用药禁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扩展资料:

主要成分

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含量达50%,还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氢木香内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

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lactone),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β-环木香烯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lactone),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 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

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

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种氨基酸,

胆胺(cholamine),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等。

叶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树精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树精棕榈酸酯(β-Amyrin 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

药材鉴定

形状鉴别

根圆柱形、平圆柱形,长5~15cm,直径0.5~5.5cm。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灰黄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 残存的落皮层。韧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本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环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纤维存在于近形成层处及中心导管旁;初生木质部四原型。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该品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

黄色或黄棕色。

1.菊糖碎块极多,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房形、不规则团块状,有的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2.木纤维多成束,黄色,长梭形,末端倾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横裂缝隙状或人字形、十字形;

3.网纹、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

4.油室碎片淡黄色,细胞中含挥发油滴。⑤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纤维及不规则棕色块状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热约1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浓硫酸0.5ml,显浓紫色。(检查去氢木香内酯);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 α-萘酚溶液与硫酸各1滴,即显紫色。(检查糖类)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 cm,直径0.5~5 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剧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窄。气香特异,味微苦。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乔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 cinerea Ling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 cm,直径1~3cm。

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参考资料:木香(草药)_

我的女友痛经厉害跪求有效的中药方或偏方

请根据她的症状,按以下方法辨证治疗,每日一剂15剂一疗程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治则: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生蒲黄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炒小茴香6克,制没药10克,元胡索12克,泽兰15克,木香6克,川牛膝10克,香附5克,枳壳5克。柴胡5克,青皮5克。水煎服,日1剂。药膳可用醋糖益母饮:红糖30克,米醋20克,益母草15克,当归15克,加清水适量同煎,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寒湿凝滞: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治则:祛风散寒,温经止痛,药用吴茱萸汤加减:当归、肉桂、丹皮、麦冬、防风、半夏、茯苓、木香、炙甘草各10克,吴茱萸、细辛、干姜各5克,水煎服,日1剂。药膳可用山楂姜糖汤:山楂15克,鲜生姜20克,红糖20克,水煎服,每日2次。此外,在月经前3天,可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分为2份。取胶布2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并按摩10分钟。也可在月经前3天开始,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推摩30-50次。
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治则:健脾养血,行气解郁。药用八珍汤加减:人参3克(另煎,兑服),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白芍15克,生地10克,炙甘草15克,木香5克,青皮5克,醋炒香附5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曰1剂。药膳可用参芪归鸡汤:党参30克,北芪30克,当归20克,老母鸡1只(去毛、内脏)洗净。将党参、北芪、当归纳入鸡腹内,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待熟时加盐、调味,食肉饮汤,每日2次。

哪些药膳可以调节改善五脏?

(1)补血益智

这类食疗配方适用于血虚所致的智力不佳,常见的症状为失眠,健忘,不耐思考,面色、口唇、指甲淡白无血色,常诉心慌心跳,夜间多梦易惊等。

①龙眼肉粥

用龙眼(桂圆)肉15克,大枣5只,粳米100克,熬成粥。加少量红糖食用。

本方适用于见有贫血,心悸,失眠,体质虚弱,记忆力减退,不耐思考的儿童,久服可健体益智。

②椰米鸡饭

将椰子肉切成碎块,糯米淘洗干净,鸡肉切成小块,各取适量,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后食用。

本方是我国南方盛产椰子地区常用的益智滋补食品。其它地区若无新鲜椰肉,可用椰肉罐头代替。常食有补脑益智、养血通窍的作用。适用于智力发育不良,反应迟钝,记忆力较差,思维缓慢,身体瘦弱的儿童。

③糖渍龙眼肉

用鲜桂圆肉300~500克,加砂糖50克,放入碗中,隔水蒸熟,再晒干;再蒸,再晒,直至颜色变黑,最后拌少许白糖即成。每次服一二匙。

该方味道甜美,能补气血,益心智,对提高少儿智力效果较好,适用于健忘、心悸的儿童。

④藕丝羹

嫩藕洗净削皮,切成丝,放入沸水内烫一下,捞出;蜜枣、云片糕、青梅各100克,切成与藕一样的丝。以上材料准备好后,用3只鸡蛋清,加少量水搅匀,放入蒸笼中,猛火蒸5分钟,用刀划成3厘米厚的白色固体蛋羹,然后将各种丝放在蛋羹上,两头为藕丝,中间为糕、枣、梅丝。再在锅内放水200毫升,倒入白糖,猛火烧开后加入湿玉米粉,勾兑成白色甜汁,浇到蛋羹、藕丝之上即成。

本方有清心益智之效,尤其适用于各种慢性出血症(如血小板减少等)所造成的血虚,症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神思不宁,疲倦乏力的患儿。

⑤枸杞子酒

家中自酿米酒时,在糯米中兑入适量干枸杞子(约为米的1/10)。酒酿成后,每天晚餐或睡觉前饮用20毫升左右。

本方原为白酒浸泡枸杞子,因白酒性烈,不宜少儿饮用,故改用米酒酿制。米酒味甜性缓,加枸杞子后有补养肝肾、养血明目的作用。肝主血,枸杞子养肝补血,所以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智力减退。

⑥人参当归炖猪心

将人参3克、当归6克研成粗末,放在剖开洗净的猪心内,隔水蒸熟,加少许盐,连汤带猪心吃下。

该方有补心补血的作用。对于平时汗多,白天自汗,夜晚盗汗而身体虚弱,智力较差的孩子,这个方子最为适宜。

⑦柏子仁炖猪心

猪心1只,洗净去血水,不剖开,用尖刀从中间刺一小孔,将柏子仁10克放入猪心内,加水适量,放入少量黄酒、食盐、葱、姜等调味品,隔水炖1小时,取出,去柏子仁,将猪心切成薄片,加少量味精,浇上原汤,连汤带心吃完。

本方有养血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阴血不足,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兼有大便秘结的儿童较为适宜。

(2)补气益智

这类食疗方适宜气虚所致的智力发育不良。气虚的主要症状是:短气,易疲劳,四肢软弱等,在此基础上兼有智力不足者,可选用下列配方。

①人参粥

用粳米100克熬粥,将熟时加入人参粉或人参片2克,再用文火熬5~10分钟。另用一锅,放入冰糖适量,加水熬汁,再徐徐搅入煮熟的粥内。食用时,以饱为度。

本方能大补元气,振奋精神,促进智力发育。特别对大病、久病之后,或先天不足所致的精神疲倦,短气乏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有效。烹制和服用本方时必须注意,不能用铁锅煎煮,最好用砂锅或搪瓷锅,服用前后各1小时内,忌食茶水、萝卜。以下凡有人参的配方,都必须注意这些。

②桂圆参蜜膏

用水将人参45克、沙参100克、桂圆肉100克浸泡透,再上火煎煮,煎滚20分钟后取汁,滓加水再煎。共取汁3次。然后将3次汁合并,用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蜂蜜一倍量,熬沸后即成。每服10毫升,开水冲服,1日3次。

本方主要用于体质虚弱所致的心悸,疲倦乏力,记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

③琼玉膏

人参60克,白茯苓200克,制成细粉,白蜜500克,滤干净;生地黄汁800克。将上述4味搅拌均匀,装入瓷质容器内,封口。再用大锅1口,盛净水,将瓷器放入,隔水煮熬,先用武火,再用文火,煮3天3夜,取出,再重新密封容器口,放冷水中浸过,勿使冷水渗入,浸1天后再入原锅内炖煮1天1夜即可服用。每次服1汤匙,每天早晚各服1次。

该方出自我国元代名医忽思慧所著的食疗名著《饮膳正要》,是有名的补气血,填精髓,补脑益智方剂。

④人参汤圆

人参5克,用水浸软,切成薄片,再用微火烘脆,碾成细粉;熟鸡肉30克,斩成肉泥;面粉15克,炒黄;黑芝麻30克,炒香碾碎,以上混合均匀,备用。制作时,取玫瑰蜜15克,樱桃蜜15克,用擀面杖压成泥状,加入白糖150克,撒上人参等粉,滴进鸡油少量,揉压均匀,即成汤圆馅。再用糯米粉500克,按常规做汤圆法,做成12克左右1只的汤圆,包上馅,下入沸水,用文火煮,待汤圆浮出水面后2~3分钟即可食用。

本方比一般汤圆更加味美可口,加上具有补益作用,很受儿童欢迎,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或久病之后的智力减退者。

⑤水芝汤

莲子60克,不去皮,不去心,炒香,碾成细粉;甘草12克,炒后也制成细粉;再将莲子粉与甘草粉混匀。每次服用12克,加少许盐,滚开水冲服。

此方出自明代著名的养生医著《遵生八笺》。作者指出,读书人勤奋过度,废寝忘食,夜间常常会精神疲乏,不欲饮食,如果饮服1小碗水芝汤,会有补虚益智的效果。

⑥人参莲子羹

用西洋参6克,去心莲子10粒,放在小瓷碗中,加温水泡发,再加冰糖20克,隔水蒸炖1小时。蒸熟后喝汤,吃掉莲子。剩下人参第二天再如法炮制。每6克人参连用3天,最后连人参一道吃掉。

本方有补虚增智之效,对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的健忘、心烦等有效。

⑦人参鸡

母鸡1只,褪毛,去内脏,洗净后放入沸水锅内略烫,捞出用凉水洗净;再取火腿10克,玉兰片10克,香菇10克,葱、生姜适量,均切薄片;另取人参15克,用开水泡开,上蒸笼蒸30分钟后取出备用。制作时,将鸡放盆内,鸡肚内放入人参、火腿之类,加盐、黄酒、味精各适量。再加鸡汤入盆,淹没鸡;连盆放入蒸笼内,大火蒸烂,即可食用。

本方有大补元气,养阴生津,安神益智之效,可用于气虚体弱的失眠健忘,眩晕头痛,自汗盗汗等症状。

(3)健脾益智

脾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人身气血津液的源泉。脾虚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使少儿发育不良,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智力不佳。脾虚则水湿不得转输,停积生痰,痰迷心窍则智力浑沌。因此,凡智力不佳,有脾虚见症者,可用以下食疗方治疗。脾虚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口淡乏味,肚腹虚胀,四肢疲乏,大便稀溏,不耐疲劳,厌倦思考。如脾虚生湿,痰浊壅盛,则可见舌苔厚腻,恶心呕吐,胸脘痞闷,神识恍惚,思维不清,记忆力模糊等症状。

①芡实粥

用芡实30~60克煮熟,去壳,加粳米30克煮粥食之。

这首方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出自一千多年前的《经验后方》,在唐代《政和本草》中也可以看到上述记载,到了明代,著名医家高濂给它起了“芡实粥”的方名。据《政和本草》记载,该方有“益精气,强志意,聪利耳目”的作用。因芡实是健脾固涩药,故可用于脾虚者。

②八宝粥

取芡实6克、山药6克、茯苓6克、莲子6克、薏苡仁6克、白扁豆6克、太子参6克、炒白术6克,共8味中药,加水煎煮半小时,拣出太子参和白术不要。剩下的6味再加入淘洗过的粳米150克,熬成粥,加糖或盐食用。

本方能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对孩子脾胃虚弱所致的胃口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疗效较好。

③姜枣龙眼蜜

将大枣、龙眼肉各250克加水煎煮,将烂时入姜汁20毫升,蜂蜜200毫升,再煮至枣肉烂熟。每服15毫升,1日2次。

本方能开胃健脾,养心益智,对心脾两虚,健忘心悸,夜寐多梦,胃口不佳等有效。

④莲肉糕

用去皮、去心之干莲子肉300克,水浸软,煮至烂熟,再用干净白布包裹揉成泥状;糯米、粳米各250克,淘洗干净,与莲肉拌匀,加水揉和,放蒸笼内蒸熟,压平,切块,撒上白糖食用。

该方对智力减退,体质虚弱兼见纳差食少,便溏腹胀等较适用。

⑤神仙富贵饼

炒白术、九节菖蒲各250克,用米泔水浸泡1天,切片,加石灰1小块同煮熟,以减去苦味;然后加山药1千克,共研为末,再加米粉适量和少量水,做成饼,蒸熟食之。服食时可佐以白糖。

该方出自《遵生八笺》,能健脾化痰,开窍益智,主要用于痰湿阻窍所致的头昏头晕,口中粘腻,痰多腹胀,胃纳不佳,恶心胸闷,神情恍惚,或耳中轰响,或呵欠连天等痰湿症。

⑥莲子百合煨肉

莲子(去心)50克;瘦猪肉250克,切成3厘米见方、1.5厘米厚的块;百合50克。将上述3种食物入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黄酒、食盐,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1小时即可。连汤带肉及莲子、百合一并吃下。

本方能健脾养心,润肺益智。用于智力减退,见有神思不振,气短懒言,干咳少痰,健忘失眠等。

⑦山药芡实粥

淮山药、芡实各50克,大米150克,加水熬粥,糖或油盐拌食。

此方善补脾胃,可用于脾虚气弱所致的疲乏肢软,胃纳较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智力不足。

(4)安神益智

神志不宁,自然对智力发育会有影响。因此,凡兼有神志躁动不宁症状的智力不足,可用这类食疗方治疗。

①枣仁粥

炒枣仁10克,加水煎煮,煎成后取其药汁代水,加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本方对于虚烦不寐、神志纷乱者可作辅助治疗,久用可宁神益智。

②甘麦大枣粥

甘草5克,小麦15克,大枣5枚。该3味先煎煮,至小麦烂熟,滤去甘草、小麦不用,留大枣及药汁;加粳米100克熬粥食用。

本方来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名方“甘麦大枣汤”。临床可用于情绪不稳定,爱哭,健忘,盗汗等症状者,有较好的益智作用。

③柏子仁粥

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熬粥,待粥将成时加蜂蜜20毫升,煮沸即可服食。

本方除有宁心安神、补虚益智之效外,尚能润肠通便。如兼有大便秘结,舌红口燥者尤宜。

(5)填精益智

先天之精是智力的根本,如少儿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劳,病伤肾精,则智力之本动摇,产生各种精亏髓少症状,影响智力发育。可选用下列食疗配方。

①核桃仁粥。

核桃仁50克,打碎,粳米150克,加水煮粥食用。

本方有补肾益智之效,对用脑过度所致的智力减退有效。

②芝麻核桃酥

黑芝麻、核桃仁、花生米各250克,各炒熟,杵成末,搅拌均匀;锅内加入饴糖适量,食用油数滴,姜汁、陈皮末各少许,加火熬至水汽尽,加入芝麻、核桃、花生等末,揉拌均匀,以不见糖稀,而又能黏合为度,停火,趁热放在大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2厘米厚左右,切成小块。冷却后即成风味佳美的酥糖。

本方健脑益智,补精乌发,对用脑过度所致的头晕耳鸣或少年早白头有辅助作用,久服更能增强智力。

③羊蜜膏

熟羊油150克,羊骨髓250克,放入铁锅内,大火烧开,再加白蜜250克煮沸,缓缓倾入生地黄汁150毫升,姜汁20毫升,烧开,不断搅拌;再用小火缓炖,直至成为膏状。每服1汤匙,1天3次。

本方对先天不足所致的智力低下有治疗作用。

④猪脊羹

猪脊骨1具,洗净剁碎.放入铁锅,加红枣200克、莲子150克、木香5克、甘草10克、水适量,大火烧开,慢火炖煮4小时,拣出木香、甘草,所余肉、汤、枣、莲子等均可食用。

本方作用与上方同,亦可作健脑补品。

⑤髓鳖汤

鳖1只,重200克左右,用开水烫死,除去内脏及头、爪,放入锅中,加生姜、葱白、胡椒粉等各少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至鳖肉煮烂,再放入猪脊髓250克,食盐、黄酒、食醋适量,煮至猪脊髓熟,放少量味精即可服食。

本方补益精髓,用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的形体羸瘦,头晕耳鸣,形体矮小,智力不足。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