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蔬菜了,一提到豌豆,大家都会想起它绿绿地外壳,想起它的美味。大家不仅喜欢吃豌豆,还喜欢吃豌豆尖,豌豆尖更是人们的喜爱,尤其是素炒豌豆尖,那种味道不用说了。或许,豌豆对我们来说很熟悉,但是豌豆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大家也未必很清楚。现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豌豆的作用以及吃豌豆时注意的事项。
豌豆对我们的好处
1.排毒养肝,调理体质防衰老
豌豆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镁和等养分。尤其常常吃豌豆尖对热性体质具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和防衰老成效。它还含有很多的镁以及叶绿素,有助于体内毒素排出,维护肝脏。
2.改善目力,熬夜的人要多吃
豌豆还有清肝明目标食疗成效,个中含很多胡萝卜素、叶黄素,这些元素关于维护视神经、改善目力有很好的协助。
3.高钾低钠,防高血压并发症
高钾低钠的食物有消肿利水的效果,不单对缓解常常熬夜呈现的“熊猫眼”、肿眼泡有用,并且高钾低钠的食物也是对“三高”疾病人群十分好的食物,可以降低血压、协助预防并发症。
4.补钙佳品,白叟孩子最合适
豌豆尖尤其合适缺钙、缺铁、缺锌的白叟、孩子及孕产妇等矿物质轻易缺乏的人群食用。
吃豌豆该注意这些
1、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2、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
3、生吃可以生津止渴充饥,但不宜过量生吃。
以上内容是为大家今天带来的有关“豌豆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吃豌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内容的介绍。看了本文章之后,想必大家对豌豆有了更加深得了解了吧。豌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道很不错的蔬菜,尤其是对我们健康养生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希望大家在平时我们应该将豌豆的这些好处和功效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哦。当然,再好的事物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不能贪吃它,一面引起胃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哦。
豌豆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脾、胃、大肠。
【功效】益中气,解毒利水,除呃逆,止泻痢,解渴通乳。
【主治】泄痢,小便不利,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
【食疗方】
(1)核桃仁豌豆泥
[配方]鲜豌豆仁750克,核桃仁60克,白糖240克,藕粉、核桃仁末各适量。
[操作]鲜豌豆仁煮烂后,捣成浆泥状,去皮、渣,核桃仁用开水稍泡片刻后剥去皮,用油炸透捞出,剁成细末,水适量煮沸,加入白糖和豌豆泥,搅匀煮沸,加入藕粉(先用冷开水兑好)勾成稀糊状,撒上核桃仁末即可食用。
[疗效]有润燥滑肠,补肾作用,适用于贫血、肠燥便秘、肾虚咳喘等症。健康人食之更能增强记忆力,祛病延年。
(2)糖醋酥豌豆
[配方]豌豆粒500克,红辣椒5克,葱花5克,蒜蓉5克,醋、麻油、植物油、精盐、白糖皆适量。
[操作]将豌豆粒用水泡发2小时后洗净,放在筛子内,右手执刀,在每个豌豆粒上切一刀,左手拿根筷子,把豆粒拔入碗内,把葱花、蒜蓉放入碗中,浇麻油、开水拌匀。红辣椒剁成末。锅上火,油烧至六成热,下豌豆炸酥,捞出控油,装入大盘。把葱花、蒜蓉、辣椒末、精盐、白糖、醋兑成汁,淋在豌豆上,拌匀。
[疗效]健脾开胃、祛淤解毒;对脂肪肝、高血脂症、胃下垂、更年期综合症匀有疗效。
(3)清炒豌豆苗
[配方]鲜嫩豌豆苗300克,植物油、味精、料酒、精盐皆适量。
[操作]把鲜嫩豌豆苗洗净,切成小段,投进油锅,用旺火炒熟,加料酒、精盐、味精。
[疗效]健脾益气、利尿降压;对高血压病、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营养不良性水肿有疗效。
(4)春笋豌豆
[配方]豌豆250克,熟春笋尖50克,鲜汤、湿淀粉、麻油、植物油、精盐、味精皆适量。
[操作]把豌豆用沸水焯熟,在冷水中浸凉,控干。熟春笋尖切丁。锅上中火,放油烧热,下豌豆和熟笋丁炒几下,加鲜汤烧开,放精盐、味精,拿湿淀粉勾芡,浇上麻油即可。
[疗效]清热解毒、祛淤降脂;对单纯性肥胖症、脂肪肝、高血脂症、慢性胃炎有疗效。
(5)豌豆烧豆腐
[配方]嫩豌豆250克,豆腐500克,熟瘦火腿50克,精盐、味精湿淀粉鲜汤、熟植物油皆适量。
[操作]把嫩豌豆洗净,沥干。熟瘦火腿切小方丁。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入沸水锅中烫掉黄浆水,捞出沥水。锅上火,熟油烧热,加入鲜汤,下豌豆、豆腐丁、火腿丁,浇沸15分钟,撒精盐、味精,拿湿淀粉勾芡,浇麻油即可。
[疗效]健脾益气、活血化淤;对高血脂症、脂肪肝、动脉硬化症、消化性溃疡、产后母乳不足皆有疗效。
①多食豌豆粒会发生腹胀,故不宜大量食用。
②许多优质粉丝是用豌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但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如果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从而影响健康。因此应避免大量食用加入明矾的粉丝。
③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