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川贝母,这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个中药材了吧,在咳嗽痰多的时候,大家就会选择服用川贝母来化痰止咳了,功效是非常出色的哦,不过还有一种中药材,叫做浙贝母,和川贝母是比较相似的,那么它们都有哪些区别呢,一起看看吧。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形状不同
浙贝母的外形是扁球形,直径大约是在1~2.5cm之间,高度为1~1.5cm,浙贝母的外层有两枚鳞片,这两着是折叠在一起的,像是一对关系和睦的夫妻,里面有内有小鳞叶2~3枚,整体的外观颜色偏类白色至淡黄白色。
川贝母的外观是圆锥形,直径大约是在0.5~1.0cm,高差不多是在0.4~1.0cm左右,川贝母的外层也有两枚鳞片,但是它们的大小悬殊,是大片的鳞片紧紧环抱着小片,像是一对甜蜜的情侣,顶尖比较尖,但是也有的,颜色是类白色。所以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它们的形状区别来进行区分的,仔细观察就可以很轻松的区分它们的区别了哦。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功效不同
浙贝母吃起来回比较苦,具有清热消毒,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在灵;临床上主要用于痰热咳嗽、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另外,浙贝母还可用于瘰疬疮痈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病症。
川贝母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虽然看起来与浙贝母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川贝母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等病症。可以发现这两种中药材虽然看似功效相似,但是实际上的区别是极大的,需要我们去注意哦。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服用方法不同
浙贝母多入煎剂,常用量为6~10克,一般来说都是这样使用浙贝母的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进行服用,也可以更好的利用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川贝母一般是不煎剂的,主要的服用方法是研末吞服,并且直接用开水冲服即可,每次的用量是2~3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选择用这样的方法来服用川贝母了哦,好处是极大的哦。
上面介绍的就是川贝母和浙贝母的情况了,可以发现这两种中药材虽然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实际上的区别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完全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中药材来服用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起到功效哦。
1.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2.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3.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三种贝母的区别是:
1.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2.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3.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4.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土贝母长于散结消肿。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川贝虽然也有称之为川贝母,但是川贝母还有其他的不同属性。那么,川贝母和川贝一样吗?川贝母与川贝的区别是什么?
川贝母和川贝一样吗
川贝全称川贝母,因为主产于四川而得名。所以川贝就是川贝母。这是一样的。
商品川贝又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松贝分两等,青贝分四等,炉贝分两等。
川贝母是多来源药材,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和暗紫贝母。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桔梗皂甙小剂量时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度恶心呕吐,因而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达到祛痰目的。川贝母具有镇咳作用。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川贝母与川贝的区别
川贝母是道地药材,主产于四川,功效果显着,而贝母则包括川贝母和浙贝母两种贝母。浙贝母产于浙江省象山,又叫象贝母,效果却比川贝母差很多,目前药店的贝母大多是浙贝母。所以,贝母和川贝并不一样,贝母是包含着川贝的。
网上药店万医生提醒:所以如果想要买到好的贝母,那么在购买药材的时候就需要详细的咨询药师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川贝和贝母都不是贝壳!
如何识别川贝好坏
正规的药店
首先要挑正规的药店,有营业执照,店里明示了店员的信息,有没有执业药师,都会有一个公示栏。店里陈设是否区分处方药非处方药,有没有中西药柜台,有没有冰箱,空调等设施。
中药柜斗标签规范
一眼扫去,中药柜斗标签规范,不是胡乱手写,脏兮兮的,就别指望药材饮片质量好了。
多看看
有时店员会给你拿出几种,你可以先看看。川贝有独特的样子,观音坐莲,怀中抱月,就是一个怀抱一样抱了一粒小的,川贝可以自然立起来,不会倒下去,倒下去的就不好。
多闻闻
川贝有自己的味道,闻起来淡淡的。
多尝尝
川贝有微微的苦味,现在很多人为了让它颜色漂亮,不起虫,会熏硫磺,味道会发酸,这样质量肯定不好
挑选
最好不要买打了粉的,难免会掺杂,如果是一粒一粒的,你可以挑选出来,毕竟那么贵的东西,随便几粒就几十块钱,当然要慎之又慎。即使店员给你白眼你也要坚持选好的,毕竟我们是用来给自己治咳嗽的嘛。挑好之后再让店员帮忙打粉就好了。
浙贝母、川贝母都能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但桑杏汤所用为浙贝母,而百合固金汤中用川贝母,说明二药功用还是有差别的。从二方的功用来分析,吴鞠通的桑杏汤主治外感燥热,头痛身热,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等证,是治疗外感温病初起的常用方剂,偏于轻宣润燥。百合固金汤主治肺肾亏虚,虚火上炎,咽干燥咳等证,是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的方剂,偏于养阴润燥。二方中对贝母的选择应从川、浙贝母的差别说起:
川贝母与浙贝母就如南沙参、北沙参一样,产地不同,但主治大同小异,平时所说的贝母通常是指川贝母,人们在咳嗽时常喝的贝母梨水一般就用川贝。在明朝之前贝母没有川、浙之分,都是通称为贝母的,从清代后医药学家们才逐渐认识到二者功用的差别而选择使用。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心、肺二经,主要功效是润肺化痰,散结除热。川贝母滋润性强,养阴的作用明显,多用于肺热燥咳,肺虚痨咳,如阴虚火盛,肺热燥咳痰不易出,吐血,久咳干咳等用之最宜;浙贝母性味苦寒,清热的作用更强,功能开郁散结,多用于治外感风邪,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因其开泄力强,常用治乳痈瘰疬,与连翘同用,治项下瘿瘤(甲状腺肿大)。
桑杏汤善治温燥初起,温燥是燥邪挟热外感,燥邪容易伤津,治疗就要轻宣润燥,浙贝母性偏于泄,长于清化痰热,降泄肺气,故多用于风热犯肺,肺气失宣的风热乘肺证,所以桑杏汤轻宣润燥用浙贝;百合固金汤偏于养阴润燥,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去津伤,以及七情郁火伤阴而致的阴虚津亏等燥证,而川贝母质润,长于润肺化痰,所以百合固金汤养阴润燥用川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