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水煮虾简介水煮虾的营养价值水煮虾的功效和作用水煮虾的做法水煮虾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吃水煮虾的注意事项吃水煮虾的禁忌水煮虾可以和鸡蛋一起吃吗孕妇可以吃水煮虾吗水煮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道美食,以其鲜美的味道和柔嫩的口感受到大众的喜爱。水煮虾除了拥有爽口的美味外,还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水煮虾的做法也有很多种,接下来祝由网养生网跟大家说说水煮虾的做法以及水煮虾的好处。
水煮虾简介
水煮虾的主要原材料就是以鲜嫩的虾作为主要的加工食材,经过烹饪,外加各种调料制作而成,虾肉的味道鲜美,肉质鲜嫩,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任何人都可吃水煮虾,可谓老少皆宜。水煮虾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虾肉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水煮虾的营养价值
水煮虾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虾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比如钾、镁、磷和维生素等。虾肉鲜嫩,对老人和小孩都容易消化吸收,生病的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吃水煮虾作为补餐食用,人的心脏调节作用收到镁元素的影响,虾肉中的镁元素对心脏的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心脏功能,使心脏更活跃健康,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防止动脉硬化。缺镁元素的人更应该吃,补充身体所需的镁离子。虾肉对儿童和孕妇也是有好处,可以补充营养,使儿童更健康茁壮的成长,孕妇和胎儿更加健康。
水煮虾的功效和作用
1、提高免疫力
虾肉营养丰富,自然能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身体所修的营养充足,人体免疫力就会增强,畏寒、腰膝酸软的人群也有帮助。
2、通乳汁
有的孕妇在生完孩子后,母乳分泌少,宝宝就营养跟不上,而虾肉可以起到催乳的效果,这时候孕妇多吃虾肉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宝宝就营养跟得上。
3、改善神经衰弱
虾肉营养丰富,虾皮也不是一无是处,虾皮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常用于神经衰弱的人,虾皮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让脑子注意力集中。
4、病后恢复
大病痊愈后,身体还是很虚弱的,虾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适合身体虚弱的人吃已达到补充营养的作用。
5、预防动脉硬化
虾肉中富含镁离子,镁可以改善心血管,对心脏有调节作用,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扩张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水煮虾的做法
食材:鲜虾、盐、姜、醋。
做法:
1、鲜虾用清水洗净;
2、锅内倒入水烧开,放入盐、姜片;
3、把洗好的鲜虾倒入锅中,沸水煮两分钟,捞出放盘;
4、准备小碟子,倒入少许醋;
5、剥虾蘸醋食用。
水煮虾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水煮虾不能和啤酒一起吃:水煮虾和啤酒配着吃是很多人的选择,这样吃会导致体内嘌呤的含量升高,进而容易得痛风。吃水煮虾应该配干白葡萄酒,其中的果酸可以杀菌,以及去腥。
2、生冷食物:生冷的食物会导致我们的肠胃不舒服,所以吃完水煮虾后隔一两个小时再吃生冷的食物。
3、南瓜:吃水煮虾后不要吃南瓜,会易发痢疾。
吃水煮虾的注意事项
1、祛除虾线:吃虾挑出下线是大家都知道的,虾线是虾没有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如果不挑出的话,人一旦吃了它就会引发胃肠疾病。
2、挑选活跃的虾:买虾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快死的和肉质腐烂的虾不能吃,不活跃的虾不嫩吃。
3、不要和啤酒:吃虾不要喝啤酒,一起吃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值升高,诱发痛风疾病。
4、过敏体质:属于过敏体质或者对虾过敏的人群要注意,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红肿。
5、保存:吃不完的虾要用保鲜袋装起来密封于冰箱内,防止虾干燥和氧化。
吃水煮虾的禁忌
1、哮喘患者:哮喘患者不要吃水煮虾,会刺激咽喉导致气管痉挛。
2、子宫肌瘤:患有子宫肌瘤的人不要吃,虾肉属于发物,发物会加重病情。
3、甲亢患者:虾肉含有碘元素,甲亢是因为体内碘离子的含量超标,在吃有碘的虾肉会加重病情。
4、胃肠不适者:胃肠道不好的人不要吃,避免腹痛腹泻。
5、过敏的人:对虾过敏的人忌食,会过敏,导致皮肤的瘙痒。
水煮虾可以和鸡蛋一起吃吗
水煮虾可以和鸡蛋一起吃。鸡蛋富含丰富的营养,是吃的做多的食物,鸡蛋也容易购买到,做起来也简单。虾肉的营养也丰富,两者都含有高蛋白,能共同为身体补充营养,带去健康。但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食用过量,多则不利,鸡蛋和虾肉不能吃的过量,特别是患有肝脏疾病的人,蛋白质摄入过量就会加重病情。
孕妇可以吃水煮虾吗
孕妇可以吃水煮虾。虾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孕妇吃虾是合适的,孕妇怀孕期间,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给胎儿补充营养,这样胎儿才能健康的生长发育,而且虾肉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蟹肉含有钙离子,是胎儿骨骼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不可缺少,吃水煮虾对孕妇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做水煮虾的时候,要选择新鲜的干净的虾,吃了不干净的虾会给孕妇以及胎儿带来健康上的不利。
综上所述,吃水煮虾可以给身体补充营养,也有很多功效和作用。在注重养生的今天,食疗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吃的健康,吃的营养。水煮虾的做法也简单,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在家做,给自己和家人带去营养和健康。
水煮虾的做法:
准备用料:海虾250g、花椒适量、盐适量
第一步:新鲜的虾洗净沥干。
第二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花椒和盐。
第三步:把水烧开。
第四步:放入虾。
第五步:虾变色后再煮2-3分钟。
第六步:出锅开吃。
第七步:成品图。
水煮虾的做法和步骤窍门如下:
第1步、锅内放入水,一勺料酒,几片姜和葱花,大火烧开。
第2步、烧开后加入清理好的虾,煮开焖三分钟。
第3步、盛出,姜切小粒,放入一勺酱油,两勺醋,放入料碗搅拌就可以开吃啦。
步骤如下:
步骤1、这一步的要点是:挑虾线、斩断虾须。准备一根牙签挑虾线,虾头往下数第二个或第三个节点,牙签插进去,把黑黑的虾线挑出来。虾线就是虾肠胃,不挑虾线的话,可能会吃到沙子。用厨房剪刀或者大菜刀把虾须砍断。不砍断的话,这个虾摆盘不好看,剥虾的时候会被虾须缠住,不方便吃虾。
步骤2、烧水,放姜片、料酒。
步骤3、烧开水后,放进虾虾,中火煮8分钟。
步骤4、捞出虾虾,在碟子里面,头朝外摆一圈,中间浇泰国甜辣酱即可。
主料:海虾500克。
调料:盐4克、姜10克、醋适量。
步骤:
1、虾洗净;
制作水煮虾所需的材料
制作水煮虾所需的材料(21张)
2、水烧开,放少许盐、姜片数块,水烧沸;
3、放虾入锅,水再次沸后约半分钟用漏勺将虾起锅放到盘里;
4、只放少许醋,将虾剥开,将虾肉在醋里沾一下,就可食用。
做法二
主料:基围虾。
调料:郫县豆瓣、干辣椒、花椒、葱姜蒜。
步骤:
1、基围虾洗净,挑出虾线,剪掉虾须,可以省略,主要是虾须看起来乱糟糟的,剪掉就清爽多啦;
2、锅中放适量油,可以比平时炒菜多一点,小火,不用把油烧热,直接放入郫县豆瓣炒香,炒出红油,火一定要小;
3、放入葱姜蒜片,炒出香味;
水煮虾
水煮虾(5张)
4、添适量水,不用加多了,否则味道就淡了。这时调中火;
5、水开后,调小火,盖上锅盖稍微熬一下,把佐料的味道煮进水里去;
6、用漏勺捞出汤里的葱姜蒜,这一步也可省略啦。调大火,倒入基围虾煮熟。这个时候可以尝尝汤汁的味道,视需要加点盐等调料。我觉得不加就很好了;
7、基围虾变色并且弯曲以后,就可以捞出来了。取一只大碗,把虾摆成自己喜欢的造型。汤汁也倒进碗里;
8、另起锅,多放些油,小火,油还未加热的时候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油温不高的时候放辣椒花椒,比较容易出香味,不会把辣椒炒糊;
9、干辣椒颜色开始变深,就可以了,直接泼在基围虾上;
10、出锅。
做法三
材料:虾250克、鱼豆腐10块、盐、鸡精1勺、干辣椒60克、麻椒2勺、白芝麻1勺、香菜。 [1]步骤:
1、挑去虾线,剪去虾须,鱼豆腐从中间切成两块;
各式水煮虾
各式水煮虾(20张)
2、锅中放油烧热,下入虾,待虾弯曲变成红色,表面变脆夹出,鱼豆腐两面煎至焦黄; [1]
3、炸虾用的油继续烧热,倒入干辣椒和一半的麻椒炒出香味,加入火锅底料炒香,倒入少量开水烧开,倒入葱姜蒜后,下入鱼豆腐和大虾煮约两分钟,加入鸡精和盐;
4、煮好的大虾和鱼豆腐捞出至容器中,表面放上剩下的麻椒和干辣椒。另起油锅烧热倒在麻椒和干辣椒上,洒上白芝麻和香菜即可。
营养价值编辑
虾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不失为老年人食用的营养佳品,对健
水煮虾
水煮虾
康极有裨益;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也是极好的食物。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擢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中含有丰富的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镁的不足。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常食虾皮,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虾子(虾卵)又名虾春,含高蛋白,助阳功效甚佳,肾虚者可常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