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香是长相非常奇特的一种中药材,看起来确实有点类似于蜘蛛。这种药材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用其入药可治疗很多的病症,这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那么有关于蜘蛛香的临床应用到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展开详细介绍。
蜘蛛香可以用于行气止痛,消食健胃,散寒、活血调经。对于出现饮食停滞、气滞胃痛等情况时可以采用该药材进行治疗。
化浊解表 :《贵阳民间药草》:“治气胀,发痧、腹痛,止水泻。”多用于由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犯肠胃,或过食生冷,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及风寒外来之证。症见: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这些病症出现时选用蜘蛛香进行治疗可以散寒解表,又可芳香化浊。
蜘蛛香可以活血调经,本证多见于七情内伤,肝气郁结不达,气血瘀滞。或因经、产之时,血室正开,感受风冷寒邪,或内伤寒凉生冷,血为寒凝而瘀,或因热邪煎熬阴血成瘀。证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治以理气活血,祛瘀通经。女性出现了气血不足或者月经不调时,都可用该药才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理想。
蜘蛛香祛风散寒的功效也是非常突出的,本证多由风寒之邪外袭肌表所致。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寒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脉紧,可选用蜘蛛香祛风散寒。
蜘蛛香确实功效非凡,能够用于很多的病症,如果出现了以上介绍的这些情况,那么都可以用这种药材来进行治疗。但需要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这虽然说是药理功效比较广泛的药材,但也需要讲究合理的使用方法,尽量听从医生的指导,合理的进行使用。
很多,简介如下:
传统的道地药材有桂林茶垌罗汉果、东兴肉桂、防城垌中八角、靖西田七、平南思旺天花粉、灰斑蛤蚧、桂郁金、广豆根、水半夏、龙胜滑石粉等。同时广西也是重要的大宗药材主产区之一,如红大戟、莪术、鸡血藤、地枫皮、桂圆、安息香、益智仁、天冬、麦冬、茯苓、石斛、木蝴蝶、桑寄生、青天葵、陵香草、松香、何首乌、巴戟天、金银花、高良姜、黄精、草果、砂仁、山药、钩藤、千年健、珍珠、穿山甲、朱砂、炉甘石等。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公布,广西现有已知药用植物基源种406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11146种)三分之一还多,种数为全国第二,仅次于植物王国云南。广西山地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处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理位置,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雨量充足,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1983年~1987年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广西中药资源名录》公布,广西的药用植物资源有4623种,种数仅次于云南,其藻类12科12属15种,真菌类28科49属85种,地衣类5科7属10种,苔藓类12科13属15种,蕨类46科89属225种,裸子植物9科17属34种,双子叶植物179科1101属3095种,单子叶植物33科225属585种,其中属于广西所特有的药用植物有112种。
广西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的集中居住区,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广西少数民族应用的药用植物资源约3000多种,其中以壮药最为出名,应用的药用植物资源已超过2000种,1992年~1993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陈秀香等主编的《广西壮药简编》记载药物1986种,隶属于234科808属;1994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陈秀香等主编的《广西壮药新资源》又收载药物397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0种,双子叶植物94科329属341种,单子叶植物14科34属46种。此外,瑶族药有1300多种,侗族药有324种,仫佬族药262种,苗族药有248种,毛南族药有115种,京族药有30种,彝族药有22种。另据广西药品检验所黄燮才主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记载广西少数民族常用中草药资源有1021种,其中壮族应用的中草药资源约有709种,如千斤拔、南蛇勒、剑叶龙血树、苦草、滇桂艾纳香等;瑶族药有555种,如羊耳菊、蜘蛛香等;侗族药298种,如血水草、大丁草等;仫佬族药259种,如救必应、茅膏菜、飞龙掌血、铁包金、娃儿藤等;苗族药213种,如通关藤、吉祥草等;毛南族药111种如金果榄、对坐神仙草等;京族药27种,如臭牡丹、鸡矢藤等;彝族药21种,如青蒿、假地蓝等;其中尤以广西的壮医药理论体系最为完整,最有特色和最为出名。特别是近年来新出版的《中国壮医学》、《壮族医学史》、《中国瑶药学》、《中国瑶医学》等大型医学著作的问世对于壮医学及瑶医学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小儿夜间盗汗的原因是什么?用中医偏方和食疗怎么治?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碰到因盗汗而来就诊的儿童。轻者每晚衣衫皆湿,重的还伴有饮食减少、消瘦、体虚易感冒。为此,家长们忧心忡忡,到处求医或打听偏方秘方,但不少患儿服药后毫无效果,照样晚晚盗汗。他们所服过的中药,均为黄芪、党参、白术、龙骨、 牡蛎、红枣之类偏补的药。可见,很多医生都把儿童盗汗当做体虚了。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小孩食物充足,营养丰富,不少儿童还有营养过剩的趋势,何来那么多虚证呢?一味进补,只会越补出汗越多。据笔者临床观察所见,儿童盗汗多为内热所致,热逼津出,所以盗汗不停。热不清,则汗不止。欲除其盗汗,则必须清其热。 儿童内热多为脾胃积热、阴虚内热型两种。脾胃积热的患儿常时时自汗出以四肢较为明显、口渴欲饮但饮水不多、大便秘结、口气重、消瘦等,治疗宜以清热通便、透热外出为法,常有便通则盗汗止之效;阴虚内热型的患儿,由于长期盗汗,体内津液耗损过多而出现阴虚现象,证见:唇干舌红、手足心热、大便干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虚热内清,其汗也自然收止。至于盗汗的患儿经常感冒,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其感冒多数由于睡觉时出汗踢被而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是有区别的。 有不少家长反映小孩子睡着后出汗多,不仅头面、后颈、头发潮湿,有时枕头也会被弄湿。这种睡中汗出、醒来即止的现象,中医称为盗汗。家长们认为是孩子身体虚弱的缘故,常要求开点补药调理滋补。 其实,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乃纯阳之体,为病实多虚少。小儿的盗汗与成人盗汗有所不同,多为饮食不节所致。由于脾胃受损,气血失调,导致肌肉不荣、阳不归阴而不能敛汗。临床上除盗汗外,患儿还常有食纳欠佳、口中酸腐、腹胀、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 治疗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这类小儿,主张以健脾化滞、清热理气为主。我们近年来运用苗医验方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盗汗,收获可喜疗效。此方仅四味药:毛大丁草理气健脾、祛风除湿,蜘蛛香化滞清热、醒脾开胃,一点红宁心安神、收阴敛汗,山栀茶理气养血、调和营卫,且有固肾之功。四药配伍严谨,功效显著。服后不仅盗汗可止,饮食、舌苔等异常也有望改善。 所以家有盗汗小儿,家长们先别急着“补虚”。请看看孩子的舌苔、闻闻他的口气,查查饮食等其他情况。如果孩子兼有以上脾胃湿热征象,只有请医师用药化湿醒脾,才可有立竿见影之效。 防盗汗莫忘调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吃零食,三餐定时不饥不饱,脾胃健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