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补气养血小助手,黑糯米红豆粥

时间: 2023-04-27 06:42:23

补气养血小助手,黑糯米红豆粥

日常经常见到的很廉价很普通的材料却是无敌的补血良方,比如红豆、花生、花、红枣、红糖、白果等都是人们常吃的补血、补肾的食品,将它们互相搭配,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时换点花样,便可成为家人爱吃,而女性朋友,是最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一类人群,尤其是在生理期的时候,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保健的引起的月经不调,生理期紊乱,很容易出现贫血的现象,因此此时需要通过食物补血。

  

红豆糯米粥的做法

糯米、红豆清洗干净备用,煮的时候要选择高压锅,这样煮起来又快又好吃,可以先调好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就可以了,煮好了如果觉得味道不够重,可以加点糖进去。有一个小常识,红豆可以提前用水泡一下,这样煮出来的红豆糯米粥才会更烂更糯,吃起来的时候不会有硬硬的感觉,口感会非常棒。

红豆糯米粥的功效

红豆糯米粥的营养价值班是特别高的,同时红豆糯米粥的功效也不少,红豆还有很好的活血排脓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有很好的利水作用,可以消除水肿,同时红豆的维生素特别丰富,还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同时糯米又含有大量的含有维生素K,也含有铁元素,所以说红豆糯米粥有很好的补血作用,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祝由网养生网提示

我们所了解的黑糯米具有很好的补血滋补作用,但是黑糯米的作用还不仅仅于此,它还是养发护发的好东西。少白头的人可以多吃黑糯米。温馨提醒黑糯米不能够直接食用,需要加入其它的配料,这样才能更好的吸收到黑糯米的营养,红豆在吃的时候要提前浸泡。

黑米和什么搭配才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人对吃方面是非常讲究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吃的自然也是越来越花心思,由于社会的压力大,人们也逐渐开始懂得养生,养生即保养生命,养生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对身体起到很大的作用,

养生的秘诀和方法有很多,比如从生活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变化而进行生活,劳逸结合,适当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下来就是饮食方面,人们通常都会选择在饮食上进行调理,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食物,其中黑米就是人们都比较喜欢选择的食材之一。

黑米营养丰富,富有蛋白质、维生素E、铁、钙、磷等营养成分,能有效的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对养生起到很大的帮助,那么黑米搭配什么才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黑米搭配红豆

红豆是常见的豆类之一,性平味苦,适当食用营养价值丰富,和容易营养丰富的黑米搭配一起,可以起到补气补血的作用。

2、黑米搭配大枣

我们都知道大枣性温味甘,有很大的养气补血功效,再和黑米一同食用会提升补血益气的作用,如果贫血,肾虚的人常喝黑米大枣粥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效果的。

3、黑米搭配莲子

黑米和莲子结合在一起也是富有很大的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还可以预防老年高血压,是很好的的养生食材。

黑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米,经常食用有补血、补肾和抗衰老等养生功效。不过我们在食用黑米时要注意好一些事项,以免食用不当影响健康,黑米营养虽然丰富,但对人体消化功能要求有些高,肠胃难消化的人食用了黑米,不仅不能顺利吸收黑米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等症,所以,消化不良者要慎食黑米。

煮黑米之前要先浸泡,因为黑米比较难煮烂,如果吃了没煮烂的黑米,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到黑米中的营养成分,还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等症,所以要谨慎食用。

黑米除了能和以上这三种食材搭配在一起食用,还可以与牛排搭配一起补虚,与莲藕搭配一起健脾,与黑芝麻,黑大豆搭一起可以补脑,同时也可以乌发等等。

黑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具有一定养生保健功效的粗粮,相信很多养生者都会选择黑米作为食材之一,因为黑米的营养价值是真的丰富,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是你,是否也会选择黑米作为养生食材呢?可以在下面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哦。

红豆和黑米粥喝了有什么效果

黑米红豆粥是一款气血双补的美味粥点,此粥清甜软糯,具有气血双补,滋阴暖肝的养生功效。

红豆的营养价值:

外用治皮肤病;根、藤入药,可清热解毒和利尿。种子(相思子):辛、苦,平。有毒3催吐,驱虫,拔毒消肿。用于疥癣,痈疮。 根(相思子根)、茎叶(相思藤):生津,润肺,清热,利尿。用于咽喉痛,肝炎,咳嗽痰喘。

黑米的营养价值:

1.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

2.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

禁忌与副作用:

1.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

2.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

3.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招牌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烂的黑米。

糯米黑米粥的功效

糯米黑米粥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赖氨酸、强心苷以及钾、镁、锰、锌、铜等矿物质。其中,膳食纤维可降低淀粉消化速度,有效维持血糖水平;钾、镁等物质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糯米黑米粥做法
食材准备:白糯米,黑米,红枣,红糖
做法步骤:
1.把材料洗净,浸泡6小时,红枣除外。把泡好的所有材料倒入高压锅,红枣洗净,倒入。
2.加入清水,盖上高压锅盖子,开中大火,锅上汽转小火,煲30分钟,备好红糖.
3.30分钟后,关火,锅下汽后打开盖子加入红糖拌匀,糯米黑白粥完成啦。
黑米营养价值:
1. 黑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
2. 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3. 黑米中的黄铜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
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
糯米营养价值
1.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2.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补气补血补肾的八宝粥

补气补血补肾气的粥

1.红枣花生红豆粥
材料:红枣50g;花生、红豆、红糖、大米、黑米适量。
做法:先将红豆、黑米、大米、花生洗净之后,浸泡40分钟;然后将红枣洗净待用;接着将泡好的红豆,黑米,大米,花生,红枣倒入电饭锅中,加入较多的清水,约2个半小时左右;待煮煮好之后,再调入红糖。
功效:红枣补血养颜粥是一款非常简单的美容养颜、补血的粥,女性常吃能有效调理贫血等症状。

2.红枣菊花粥
材料:红枣50g、梗米100g、菊花15g、红糖适量。
做法:将红枣、梗米和菊花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3.红枣燕麦粥
材料:核桃、红枣、龙眼干、燕麦、红糖
做法: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干,把燕麦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开火,记得要看时间啊!粥滚开了即可出锅哦!出锅前放少许红糖,味道更鲜美。
功效:养血、补血、安神、补铁等重要作用,更适宜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食用。

4.胡桃枸杞粥
材料:胡桃肉30克,枸杞子30克,糯米150克,黄精、姜各15克,白糖60克。
做法:将胡桃肉、枸杞子、黄精、姜(切成丝)加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加糯米、白糖,再煮至米烂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双补肺肾、养颜润肤之功效,适用于面色萎黄、皮肤弹性减弱、皱纹等。

5.黑糯米粥
材料: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
做法:将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等材料洗净,放入锅中熬煮,出锅前放些红糖即可。
功效:黑糯米、桂圆和红枣都是很好补血食材,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益气养血的功效更显着。此粥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因为不易消化,每次不宜过量使用。(寒胃的朋友可以加2片红参)。

6.桂圆归枣粥
材料:桂圆肉30克,全当归20克,红枣30克,糯米250克,红糖60克。
做法:先将当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待用。淘净糯米放入锅内,加药汁、桂圆肉、红枣(去核)、清水适量,用旺火煮烂后放红糖,再煮片刻即成粥,分顿食用。
功效:具有双补气血、滋润肌肤的功效,是常见的补血养颜粥之一,适用于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失眠心悸、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倦怠乏力等症。

7.猪心猪肝粥
材料:猪心、猪肝、姜片、米、生菜、香菜,生粉、盐、麻油、酱油。
做法:将洗净的米加少许的生油及盐腌制10到15分钟,再放入烧开了的水锅里,煮上20分钟左右,将适量的猪心、切好的姜丝、糖、生粉放入锅中,煲10分钟,后再加上猪肝,煲约3分钟,为什么猪肝药放在后面呢,是因为猪肝煮太久会变硬。加入生菜丝和香菜丝及麻油,猪心猪肝粥就算做好了,即可食用。
功效:养血、补血、安神、补铁等重要作用,更适宜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食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