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心脾两虚型低血压食疗(低血压和低血糖傻傻分不清)

时间: 2023-04-27 07:21:53

心脾两虚型低血压食疗

血压偏低,时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口唇色淡,食欲不振,气短乏力, 眠差多梦,舌淡,苔白滑,脉细。

治疗原则:补益心气,温补脾胃。

牛肉冻胶

原料:牛肉1000克,绍兴黄酒250克。

做法:

(1)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开,撇去浮沫;以后每 小时取肉汁1次,加水再煮,前后共取肉汁4次。

(2)将4次所取的肉汁混合,以小火继续煎熬,煮至肉汁稠黏时,加入黄酒, 再熬至稠黏时停火,将黏稠液体倒入盆内,冷藏备用。吃时取出切块,蘸盐蒜醋汁食用。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低血压。

参茶山药汤圆

原料:人参、茯苓、山药各10克,豆沙30克,糯米粉适量。

调料:白糖、熟猪油各适量。

做法:

(1)将人参、茯苓、山药冼净,上锅蒸熟,捣烂成泥,与豆沙、白糖、熟猪油共同拌匀,搓成拇指尖大小的丸子,备用。

(2)将糯米粉放在盆中,将山药豆沙丸子放入米粉中左右摆动,让丸子均匀粘上糯米粉;这时再将粘有糯米粉的丸子逐个蘸水,再放进盘中滚动,使其再粘上糯米粉,如此反复操作三四次,便成为汤圆了。

(3)将汤圆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低血压。

低血压和低血糖傻傻分不清

低血压和低血糖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傻傻分不清了。

1

概念不同:

低血压 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低血压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的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8kPa)即为低血压。

低血糖 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 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

2

症状不同:

低血糖 一般会有心慌、出汗、头晕、甚至昏迷,该吃饭那种状态,基本就是低血糖了。

低血压 往往是乏力、头晕,这是最常见的。

3

病因不同:

低血糖: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低血压: 产生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

4

好发人群不同:

低血糖 好发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低血压 主要好发于体质瘦弱的女人或老年人。

5

治疗方式不同:

低血糖: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 60ml静脉注射,继以5% 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低血压:

治疗低血压取决于它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导致低血压的原因。症状不明显时可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或血压突然降低时,需要及时处理。

6

中医辨证不同:

低血糖: 属中医的“晕厥”、“虚风”等范畴。

低血糖症的病因多为禀赋素弱,或病后体虚,脾胃不健,气血乏源,致心肝失养,元神失主,故而发病。

低血糖的辨证分型治疗:1、心脾两虚治则:补益心脾;2、肝虚风动治则:养肝熄风;3、痰热蒙窍治则:清热化痰,开窍醒神;4、气虚阳脱治则:益气回阳固脱。通过口服中医汤药可以明显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

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属中医的“眩晕”、“虚劳”等范畴。

低血压用中医治疗效果挺好的,首先要进行辨证:1、心肾阳虚型低血压,常用养心汤和肾气丸加减;2、气血虚弱型低血压,常用十全大补汤进行治疗;3、气虚型低血压,常用生脉饮和炙甘草汤进行治疗。

7

按摩穴位不同:

低血糖 按摩方式:按压太溪、血海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低血压 也可以用按摩的方式:按压合谷、三阴交穴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切记:本篇仅做简单科普,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且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或按摩。

心脾两虚,怎样调理?

中医学的脾脏与解剖学脾脏的概念不同,脾的功能也更宽泛。概括讲,脾主运化,能化生气血,维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输;脾主运化水湿,维持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脾主统摄血液,维持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溢出脉外。脾还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同时,脾发挥这些功能依赖脾气,而脾气有上升的特点。因此,人若平素体虚,或疲劳、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大病久病失养,或冒雨涉水,或过吃生冷寒凉及辛辣厚味等,均可伤脾或困脾,使脾的功能无法发挥,形成脾虚。临床上,脾虚常见有四证:
1.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脾功能减弱,机体失于充养,如食少纳呆,食后脘腹不适甚至胀痛,气短懒言,倦怠无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肌肉瘦削或虚浮等,舌淡苔白,脉缓弱。一般为脾虚轻症,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贫血、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过程。治宜健脾益气,可酌选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2.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脾虚日久,机体呈虚寒状态,如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发作或加剧。口淡不渴,气怯形寒,四肢不温,或周身浮肿,或妇女带下稀白等,舌淡或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或滑,脉弱或沉迟无力。一般为脾虚日久发展或过食生冷寒凉或肾阳不足而来,多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等。治宜温中健脾,可酌选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等。
3.脾虚气陷:主要表现为气机下陷 或脏器下垂,如脘腹坠胀,食后尤甚,便 意频频,大便溏泄,或便后脱肛,或子宫 脱垂,常伴有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形体 消瘦,神疲乏力,气短声怯,头晕目眩等。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一般为脾虚 日久或久病而来,多见于慢性腹泻、慢性 痢疾、胃下垂、长期低热、低血压、脱肛、 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过程。治宜益气升阳, 可酌选补中益气丸、升阳益胃汤等。
4.脾不统血:主要表现为脾虚而兼 见慢性出血,如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纳 呆,气短懒言,倦怠无力,便血、尿血、肌 衄、齿衄、鼻衄、月经过多等慢性出血等, 舌淡,苔白,脉细弱。一般为脾虚日久或 久病而来,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 性疾病过程。治宜补脾益气摄血,可酌选 归脾丸、八珍丸、黄土汤等。

低血压只有生脉饮?清明时节还有一样补气血的好东西

之前分享了治疗高血压的方子,有朋友看到后就私信我,问我低血压怎么办?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低血压,也给低血压的朋友分享一些治疗经验。

首先,低血压也是一种常见病,我在门诊中接触了不少低血压患者,发现他们大多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加班、熬夜,有的压力大,还有一些女孩子节食减肥导致低血压。所以说, 想要调理低血压,首先得把坏习惯改过来!

其次,低血压常见,但不代表低血压不重要!如果低血压治疗不及时,同样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低血压的诊治,好多医生喜欢用生脉饮,我觉得还是要先得辩证。

有的患者经常性 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气短、消化不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那这就是心脾两虚 ,我给他开一些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的药,吃一段就好了。

有的患者出汗多,经常感觉 口干舌燥的,舌质偏红,脉细弱无力 ,这就是气阴不足 要用益气养阴的药,比如党参、黄芪、甘草等。

还有的患者伴随 耳鸣、健忘、腰酸 等症状,你看他的舌苔会发现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那这就属于肝肾亏虚 ,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调理

但是,如果是症状轻的患者,我是不建议上来就服用大量中药的,除了药物,还有不少 补气血的食疗方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桑葚: 桑葚味甘性平,补肾精效果很好,进入清明时节,就到了桑葚的采摘季,晒干保存泡茶喝也很不错。

桂圆: 桂圆也是一味补气血食材,可入药,在煲汤的时候放新鲜桂圆,效果更好。

红参或西洋参 :含在舌头底下,补气血效果也非常好。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食用补剂要有度,不能吃太多,如果感觉燥、口干、便秘了,就要及时停用,吃的时候注意多喝白开水。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