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附子的食用方法和副作用(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4-28 02:51:16

附子的食用方法和副作用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是见过附子的,当然了,附子这种药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实附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并且还能够用来制作美味的菜肴哦,下面我们来看看附子的食用方法和毒副作用有哪些吧。

附子的食用方法

1、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附子温里散寒、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止泻。用于里寒腹痛、腹泻,大便表稀。

2、附片薏苡粥

材料: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功效: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湿舒筋,并且附片薏苡粥对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这些病症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哦。

附子的毒副作用

本品,毒性差别很大。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均可引起中毒反应。中毒症状为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并且还会出现面色发白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了,附子的食用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哦,附子粥和附片薏苡粥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并且还有很不错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是可以适当的多食用一些的,但是在生活中服用附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其副作用哦。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

(六)白附子的副作用

白附子的副作用是有的,例如很多爱美女士会利用白附子做面膜,但一晚上过后会发现脸部有些红肿,这个和白附子是有关系的,因为白附子的药性属温,味辛,是带有毒性的,所以会导致出现红肿现象。在使用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指导。

黑附子


黑附子可减轻肝肾损害顾名思义,黑附子就是黑色的附子,是盐附子的升级版。盐附子是用盐水浸泡晒干而成,而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它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功效相同,为什么又分出一个种类呢?中医师解释说:“这种炮制方法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与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注意事项

本品辛热燥裂,非阴盛阳衰之证不宜服用。孕妇忌用。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芨。白蔹。

附子的炮制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净制 盐附子,除去杂质及表面盐霜,取盐附子加水浸泡至盐尽为度。

切制切薄片、晒干。除去皮、脐、切片。蒸透后切节极薄的顶刀片,晒干。

上一页12345

附片的副作用 附子副作用有哪些

1、附子主要含有乌头类生物碱,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高,如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该类成分既是有效成分,同时毒性剧烈,一般都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经炮制后,转化为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碱等单酯型生物碱,毒性大大降低。

2、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损害。机理之一是兴奋迷周神经,二是直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以频发室早最常见,且为多源性,并易形成二联律及阵发性室速、扭转型室速、甚至发展为室颤。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1、附子性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大汗或大吐或大泻导致的亡阳证,治疗寒邪入里导致的四肢厥冷、恶寒蜷卧以及吐泻腹痛等。

2、还可以治疗各脏阳气虚损,例如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周身关节疼痛等。煎汤内服用量在3g-15g之间,因为附子有毒,所以需要提前煎煮半小时到一小时。应注意孕妇以及阴虚阳亢患者忌用。

附片的作用和副作用

附子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文献摘录】 :
【备述】 : 1.乌头:植物来源和附子相同,亦为乌头的块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乌头有生、制两种,通常处方写制川乌,即为乌头用清水漂5至临床应用天,每天换水2至3次,撩起后,每10斤原药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无白芯为度。取出拣去豆腐,晒至半乾,切片,烘或晒乾,或轧碎如绿豆大小,供临床应用。制川乌性味辛温有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效用。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阴疽、跌打伤痛等症。一般不作内服,外用敷治阴疽,有消散作用。
2.草乌: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乌头属植物块根的通称。制草乌炮制方法同制川乌,性味效用与用法亦相似。生草乌作用和用法,同生川乌。
1.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於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2.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裏扶阳的要药。一般认为应用本品以脉象微细或沉迟或虚大,舌苔薄白或白腻而质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为宜。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乾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用;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术,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术,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