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附子的服用注意事项须知

时间: 2023-04-28 02:56:55

附子的服用注意事项须知

附子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并且还有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适当的服用一些附子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附子的服用注意事项也是非常多的哦,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孕妇要小心使用

即使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草药对于孕妇而言都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更别说是有毒的附子了。附子的禁忌对于孕妇来说更是不能忽视的。哪怕就是特殊情况需要使用附子也一定要遵照医嘱进行。

配伍有讲究

附子的禁忌还有一点就是药材的配伍方面。如果你接触过中医药方的话,就应该知道很多药方当中使用的药材都是彼此中和药性的。附子的毒性也是需要利用一些药材来进行中和的,而想要帮助我们中和附子的毒性,那么就要选择甘草这样的中药材了,可以帮助我们把附子的毒性大多数都解决掉了,不过也是有很多中草药不适合与附子一起搭配的了,比如犀角、半夏这些药材如果和附子搭配,那么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的。

切忌过量

不能过量就是附子的禁忌之一。附子有很明显的强心作用,可以增高心脏的收缩幅度。如果附子使用过量的话,极其容易出现心律不齐,呼吸中枢被抑制,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麻痹导致死亡,所以在生活中服用附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哦。

切忌药不对症

附子辛甘,一般是用于阳虚之症的治疗。所谓阳虚之症一般表现为四肢寒冷、腰酸脚软、阳痿尿频等。任何疾病的治疗与调理都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所以避免药不对症也是附子的禁忌。附子只能用于阳虚和寒症的治疗。

附子的服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相信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所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服用附子的时候就要重视这些服用注意事项了哦,不然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

附子的用法

(1)医师处方用量3~15g。煎服,宜先煎0.5~1小时或更长时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2)附片10g、麻黄10g、棕树子15g、黄牛肉250g。将前3味药洗净,布包,与黄牛肉共炖熟,去药渣,加入食盐少许调味,每曰1剂,分2次服,连服3~5剂。用于哮喘(棕树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
(3)附片20g、肉桂20g、干姜20g、山柰10g。共研为细末,待用拇指按摩双A肺俞穴半分钟,使局部潮红后,再将药粉5g放于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隔曰换药1次。用于风寒咳嗽。
(4)炮附片3g、黄连3g、甘草3g、白芍15g。水煎服。用于胃脘痛。
(5)附片15g、干姜3g、肉桂1.5g。水煎服。用于寒证腹痛。
(6)附片15g、白芷15g、白术20g、当归20g、肉桂7g、麻黄3g。水煎服。用于心阳虚衰而见心悸,形寒肢冷者。
(7)制附片30g、山萝卜15g、黄芪120g、车前草20g。水煎服。用于慢性肾炎。
(8)制附片30g、麦冬30g、蜈蚣20g、半夏12g、全蝎12g、制南星60g、乌梢蛇60g、白矾60g、僵蚕90g、朱砂10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1曰3次,开水送服。用于癫痫。
(9)附片20g、雄猪肾5对、杜仲100g。先将猪肾切成薄片,焙干,再与另两味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6g,1曰1次,晨起,用开水送服。用于肾虚腰痛。
(10)附片25g、白术10g、茯苓10g、桂枝10g、甘草9g、独活5g、牛膝5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寒湿痹痛。
(11)附子5g、桂枝5g、羌活5g、威灵仙10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风寒湿痹。
(12)制附子末3g、猪肾1个。将猪肾切开,去掉白膜,洗净,加入附子末,用湿纸包好煨熟,1曰分2次食之。用于遗精。
(13)附子4g、黄连4g、白芍15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胆囊炎,胆结石。
(14)附片适量。用水煎汤,浸洗患处。用于足癣。
(15)黑附片10g、穿山龙30g、桂枝9g、鸡血藤25g、川牛膝15g。每曰1剂,先将黑附片煎20分钟,尝无麻味后,再加入其余各药共煎30分钟,取汁,1曰分2次服。用于骨关节结核。
(16)制附片9g、黄柏9g、黄连5g、肉桂5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红、白口疮。
(17)附片15~30g、生姜30g、狗肉500~1000g。炖2小时以上,尝无麻味时,酌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用于冬天怕冷,喜生冻疮。
(18)附片15~30g、当归头15~30g、生姜30g、羊肉1000~1500g。炖2小时以上,尝无麻味时,酌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每次一小碗。用于暖身御寒,或减轻冻疮发生。并治寒湿痹痛,心腹冷痛,产后寒凝腹痛。
(19)附片15g、菟丝子30g、狗肉2000g。狗肉下锅沸水中焯透,捞入凉水内,洗净血沫,沥净水,切成2.5cm见方的块;锅置火上加热,下狗肉块与姜片20g共煸炒,烹入绍酒炝锅,加入用纱布包好的附片、菟丝子,再加清汤、食盐、味精适量及葱节20g,武火烧沸,撇净浮沫,盖好,改用文火炖约2小时,待狗肉熟烂时即可服用。用于脾肾阳虚的畏寒肢冷、尿频,或脘腹冷痛、大便溏泻,或寒湿偏盛的肢节酸痛等证。
(20)附片30g、羊肉2000g、生姜50g、葱50g、胡椒6g。附片装入布袋内,羊肉洗净置沸水锅中,加姜、葱各25g,焯至淡红色,捞出剔去骨,并将骨拍破,熬成羊骨汤,羊肉切成2.5cm见方的块,再入清水中漂去血水;锅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加入拍破的姜块、缠成团的葱、胡椒、羊肉,再把附片药包投入汤内,先用武火煮沸30分钟后,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将炖熟的附片捞出分盛碗内,再装入羊肉,掺入羊骨汤即可食用。用于脾肾阳虚的畏寒肢冷、尿频,或脘腹冷痛、大便溏泻,或寒湿偏盛的肢节酸痛等证。

附子的食用方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下面我就和你介绍下有关附子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可止泻,消肿,祛风湿,回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等症。

附子主治

现代研究,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可强心抗休克;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另外,附子正丁醇、乙醇及水提物均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有预防作用;附子还有抗寒冷、提高耐缺氧的能力;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也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子可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使阳虚证得到改善;除上述作用外,附子还有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

   附子禁忌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恶蜈蚣。

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绿豆、乌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附子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10g,久煎可减低毒性。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1、代茶饮

补骨脂10克,肉桂、附子、甘草各5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常喝可治头疼。

2、煎服

附子10克,肉桂5克,先将肉桂、附子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打入一个鸡蛋,煮熟即可食用。

3、煮粥

附子5克,干姜2克,大米50克,葱白2根,先将附子和干姜研为细末,大米淘洗干净,葱白洗净切段。大米加适量清水,放入锅中煮粥。然后加入药末、葱白段、红糖煮至粥熟。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汤的禁忌

1、附子汤有补益阳气的作用,因为附子是辛热的,它性走而不守,能通行12经,凡是有阳气不足的现象都是可以用这个药的。尤其用于补益肾阳,我们补益肾阳的时候,常常配用作用更好,它的功效主要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2、切忌过量

不能过量就是附子的禁忌之一。附子有很明显的强心作用,可以增高心脏的收缩幅度。如果附子使用过量的话,极其容易出现心律不齐,呼吸中枢被抑制,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麻痹导致死亡。当然除了用量要控制之外,最好不要使用生附子,用专门泡制过的附子好一些。

3、切忌药不对症

附子辛甘,一般是用于阳虚之症的治疗。所谓阳虚之症一般表现为四肢寒冷、腰酸脚软、阳痿尿频等。任何疾病的治疗与调理都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所以避免药不对症也是附子的禁忌。附子只能用于阳虚和寒症的治疗。

吃附子时候饮食禁食哪些

附子使用不当易中毒,甚至死亡。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附子中毒的报道,大部分是因为使用不规范引起的。

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为双酯型乌头碱,中毒表现主要为口唇发麻,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汗出肢冷、四肢麻木、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

另外附子为辛、大热之品,应注意: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酒;阴虚内热、真热假寒等证慎用。

扩展资料:

药理作用

1、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2、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3、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4、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5、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人民网——附子虽好易中毒,别乱吃

——附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