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的食用方法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经常吃的凉拌藕片,还能煮汤,或者是炒着吃都是不错的选择。莲藕和柠檬可以一起吃的,可以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清热解毒凉血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来看看这道柠檬藕片的做法。
食疗功效:化痰止咳、清热凉血
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
适宜人群:适宜暑天烦渴、高血脂、阳热过盛、火旺等患者食用
禁忌人群:牙痛者忌食,糖尿病人亦忌
柠檬藕片所需材料
主要食材莲藕、柠檬、辣椒
柠檬藕片的做法
1、首先将莲藕的外皮去除掉,随后将之洗净,切片备用。
2、接着将红椒的蒂去除,还有辣椒籽去除掉,随后将之洗净切丝备用。
3、接着洗净柠檬,将它挤汁备用。
4、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之后,将藕片放入,进行焯烫,随后捞出备用。
5、最后将莲藕放入盘子,然后淋上柠檬,红椒作点缀,就可以吃了。
柠檬藕片的功效与作用
柠檬藕片可以化痰止咳、清热凉血等等的作用。柠檬所含的维生素C,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经常食用,对于皮肤来说,可以很好抵抗衰老。并且还能缓解风湿和肠道疾病,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柠檬。莲藕也经常被人们所食用,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这道食谱,很适合夏季食用,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柠檬藕片具有美容、清凉解暑、帮助消化等功效。是一道痕不错的养生食谱类型,而且营养物质多,比如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对促进食欲,促进新陈代谢有好处,适合夏季食用,还能有清热解毒降温的功效。
藕粉的基本成分是淀粉。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体,不溶于冷水中,但加入沸水冲调,淀粉便会膨胀,变成具有粘性的半透明胶糊状体,表现为稠厚,发生“糊化”现象。由于藕粉的可塑性差,在点心制作时很难直接包馅成形,所以“藕粉圆子”制作时改变常规先制皮后包馅的方法,采用滚沾法,在具有遇沸水短时间不会溶化特性的馅心上多次滚裹干藕粉,每裹一次,放入沸水中烫一次,使藕粉糊化定型,再滚沾干藕粉,如此反复4—5次而成圆子;与其它粉料(粳米粉、糯米粉等)掺合可以制成点心的坯皮,制作花色饺及船点。
[成分与养生] 藕粉的基本成分是淀粉,食后在胃肠中容易转化为葡萄糖等而被人体吸收。适宜于热性病患者、肠胃机能障碍患者,产妇、儿童以及老人服用,是一种食用方便、味清气芳、易于消化的理想滋补食品。
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水化合物82.6--87.5%,蛋白质0.8--1.0%,脂肪0.2--0.5%,及钙、磷、铁、维生素和鞣质。每公斤藕粉含热量3350 --3580大卡。
中医认为藕粉性甘、咸、平,具有益血、止血、调中、开胃、治虚损失血的功效。产后及吐血者宜食之,凡一切证,皆可不忌。
《中国医学大辞典》藕粉--解署,生津,消食,调中,开胃,通气分,清表热,和营卫,被腰肾,散一切阏血,生一切新血。
《本草纲目》捣浸澄粉服食,轻身益年。
《中国医学大辞典》藕节粉---以藕节捣澄之粉也。江苏之山阳宝应等处多有之,较普通藕粉尤为珍贵。
[贮藏] 藕粉易受潮变质和吸收异味,宜置放于高燥处,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环境温度0一20℃,在此温度范围,愈低愈好,不要靠近异味物品。
夏天到了,特别是三伏天,天气又闷又热,食欲不好也是很正常的。说起开胃菜,相信每个人都能说上几种,下面就分享3道我喜欢的夏日开胃菜,清爽美味,做法简单快手,希望你会喜欢!
第一道:白灼秋葵
推荐理由:说起开胃菜,自然不能错过这道白灼秋葵,白灼是一种简单的做法,将秋葵简单焯水,淋上酱汁,浇上热油,做法简单,比起炒煮,保留了更多的营养价值;掌握好小技巧,秋葵保持翠绿,不仅口感棒,颜值更赞,夏天吃了清爽可口,营养美味!喜欢的伙伴不妨试试。
食材:
秋葵:适量,食盐:少量,生抽/蒸鱼豉油:适量,食用油:适量。
制作步骤:
1、秋葵放入清水中浸泡,水中放入适量食盐。
2、锅内放入适量水,一点盐、一点食用油,烧开以后放入洗净的秋葵,焯水2分钟。
3、将秋葵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几分钟。
4、将秋葵捞出,装盘,淋上生抽或蒸鱼豉油等。
5、锅内熬少量食用油,油热浇在秋葵上,即可食用。
干货看这里!
1、秋葵被称为“蔬菜之王”,富含维生素,它的粘液对于肠胃有保护作用。
2、秋葵保持翠绿色泽的4点小秘诀:(1)水中放油、放盐;(2)焯水时锅盖打开煮;(3)焯水时间不要过长;(4)捞出后立即过冷水.
3、淋在秋葵上的调料可以根据个人喜欢来调节,比如你喜欢辣的可以加点小米辣,喜欢蒜香味道,也可以加点蒜泥,可以灵活调配,不用拘泥。
第二道:肉末豆角
推荐理由:夏天太热胃口不好,肉末豆角这道菜不仅下饭,而且色泽靓丽,最重要是材料易得,做法简单,适合新手制作,喜欢的伙伴不妨尝试一下,美味不求人哟~
肉末:100g,豆角:300g,小米辣:2根,葱白:适量,蒜头:3颗,料酒:适量,生抽、老抽、淀粉、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1、肉末洗净,加入适量料酒、生抽、淀粉抓匀腌制15分钟。
2、豆角洗净,切小丁。
3、蒜去皮,剁成蒜泥。小米椒切圈。
4、锅热油热放入肉末翻炒,加少许老抽上色,盛出备用。
5、重新起锅,油热放入葱白、蒜泥、小米椒,翻炒至香味传出。
6、放入豆角,翻炒至豆角成熟,期间可以少量多次加入清水,豆角更易成熟且保持翠绿。
7、倒入肉末,翻炒均匀。
8、出锅前,尝一下咸淡,适当加盐调味即可。
第三道:雪菜肉丝焖老豆腐
推荐理由:豆制品一直是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它富含植物蛋白,营养丰富,低脂低热量;老妈常说,豆腐要好吃,必须有点“鲜头”一起烧,老豆腐搭配雪菜、肉丝一起烧,避免口感寡淡,味道自然鲜美,而且做法特别简单,推荐给新手朋友!
雪菜:一包 ,肉丝:50g,老豆腐:一块,盐:适量,料酒:少量,食用油:适量,生姜:4片,葱白:适量。
1、肉丝洗净,放入少量料酒腌制10分钟。
2、锅热油热倒入生姜、葱白,炒出香味。老豆腐切块。
3、放入肉丝,煸炒成熟。
4、倒入雪菜,翻炒均匀。
5、倒入老豆腐,略微翻炒均匀。
6、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7、转小火焖20分钟,略微收汁。
8、出锅前尝一下咸淡即可,可以适量加盐调味。(我没有加盐)
1、雪菜我买的是袋装的,基本没有再放盐,大家根据个人口味来调节。
2、老豆腐必须炖足时间,20分钟老豆腐已经比较入味了,鲜美可口。
3、这道菜建议一顿吃完,第二顿如果再热,雪菜的酸味会比较融入老豆腐中,豆腐酸了就不好吃了!
《中药二》常用单味中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六、止血药
108.大蓟/小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大蓟为治血热出血要药。小蓟治尿血、血淋。
109.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尤下焦出血。用于烫伤,不用于烧伤。
110.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寒性,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111.茜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
112.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
113.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114.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主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115.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116.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治胸腹刺痛。
117.蒲黄: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
118.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
119.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
120.鸡冠花:收敛止血,凉血,止带,止痢。
121.血余炭:收敛化瘀止血,利尿。
七、活血祛瘀药
122.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入血走气,血中之气药,头痛不离川芎。
123.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止痛力强,醋炙。
124.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配白矾,治痰热蒙蔽心窍。
125.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126.莪术/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127.干漆:破血祛瘀,杀虫。
128.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肩臂痛。
129.水蛭:破血逐瘀,通经。
130.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131.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132.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133.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瘀血经产诸病。
134.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135.牛膝: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136.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137.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树脂入药。
138.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树脂入药。
139.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140.西红花: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141.月季花: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142.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143.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八、化痰止咳平喘药
144.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
145.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146.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147.芥子:宣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治寒痰咳喘,悬饮胁痛。治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
148.桔梗(肺):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质轻上浮。
149.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配伍代赭石。
150.瓜蒌: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肺热咳嗽痰稠难出。
151.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152.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
153.竹沥:清热滑痰。
154.白前:降气祛痰止咳。
155.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156.昆布/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57.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158.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
159.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60.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61.胖大海: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162.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6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164.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165.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燥热天已经到来,一不小心各种各样的小病都会降临。喉咙痛,咳嗽,痰多,这些病都不需要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还是应该能不吃就不吃。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8款化痰止咳汤。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将新鲜的梨子去皮并去核,加入适量的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就可以吃了。
3、萝卜猪肺止咳汤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7、萝卜蜂蜜饮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温热服下。每日1~2次。
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8、荸荠百合羹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温热食用。
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及绿脓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