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槐树芽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时间: 2023-04-28 11:13:25

槐树芽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目录槐树芽的营养价值槐树芽的功效与作用槐树芽的做法大全槐树芽的食用方法味微苦、性寒功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槐树芽顾名思义就是槐树的嫩芽,又被人们称之为龙牙菜、鸟不宿等,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因为它长在树上,所以也叫做树上佳蔬。槐树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例如安徽、四川、云南、湖南等地。现在的交通运输也比较方便,可以将新鲜的嫩槐树芽经过一定的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吃到槐树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槐树芽到底有哪些很好的营养价值。

槐树芽的营养价值

槐树芽含有22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钙、锰、铁、钛、镍、钴、锗等矿物质含量都比人参高,特别是锗的含量比人参高出许多。

槐树芽的功效与作用

槐树芽味微苦、性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槐树芽的做法大全

1、凉拌槐树芽

材料:

槐树芽300克,大葱、酱油、香油、白砂糖、食盐、味精少许

做法:

(1)将槐树芽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开水,稍烫捞出沥干;

(2)葱洗净,切成末和酱油、白糖、精盐、味精一起拌匀,浇入热香油调成汁;

(3)将调味汁和槐树芽同放碗中拌匀即成。

2、槐叶茶

材料:

槐树芽500克、赤砂糖15克

做法:

(1)先将鲜嫩槐树芽清水洗净,晒干;

(2)把干槐树芽碾成细末;

(3)每次30克,加入煎汤,加入少许赤砂糖,代茶饮之。

槐树芽的食用方法

一般凉拌或者晒干泡茶喝。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槐树芽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些成分甚至比人参还高,这样大家还会忽视它的存在吗。不要认为它是树的嫩芽,就觉得肯定不好吃,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树的嫩芽味道都是非常好的,它们都被称为是树上的佳品。像平时我们吃的香椿也是这样的蔬菜。因为对槐树芽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产量少,想要吃到新鲜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什么是森林蔬菜?

分类: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

解析:

森林蔬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称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

在广阔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蔬菜称为森林蔬菜。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浮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林海珍品”、“山珍”和“绿色食品”。

我国森林蔬菜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采食森林蔬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里就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等诗句。《诗经》中说的“蕨”就是指蕨菜,“荠”就是指“荠菜”。明代朱棣编撰的《救荒本草》一书,收录了414种可食植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对全国各地可食野菜进行调查,收集了100个品种和56个参考品种,编绘了图文并茂的《中国野菜图谱》专著,为森林蔬菜的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森林蔬菜不仅野味诱人,而且具有独特的价值。森林蔬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

森林蔬菜可按它们食用的部位分为六大类:

1.茎菜类。指的是蔬菜嫩茎、幼芽、嫩枝。如香毛竹笋、蕨菜、土当归、枸杞、虎杖、酸模、山芹菜、野豌豆、青苎麻等,共有30多种。蕨菜在日本被称为“山菜之王”。土当归在欧美各国已驯化为人工栽培蔬菜。

2.叶菜类。指的是嫩叶及其嫩芽。如香椿、黄连木、槐树、刺楸、鱼腥草、朱蒡等,近30种。香椿是清香脆嫩的家常小菜,民谚云:“房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槐树芽在明代不仅一般平民吃,帝王官僚也爱吃。

3.根菜类。指的是块根、块茎和鲜茎。如魔芋、土半夏、天门冬、卷丹、药百合、大麦冬等近10种,其中魔芋食品正风靡世界。卷丹、药百合,民间有取鲜茎切末蒸蛋羹的食用习惯。

4.花菜类。指的是花、花苞。如桂花、兰花、玉兰、刺槐、白菊花、金银花等,约20种。玉兰花瓣与肉、蛋、鱼配菜,裹面后用麻油煎,以雅味碰野味,鲜美可口。白菊花适宜烹制以清淡见长的菜肴,还可制菊花酱。木槿(白花)常作药用,可煎熟吃,滑嫩味佳。

5.果菜类。指的是果实、种子、果荚。如板栗、苦槠、刺榆、酸豆、木通等,有10多种。板栗被称为“干果之王”,多作蔬菜食用,如栗子炒仔鸡、栗子烧肉等。苦槠的果实可制豆腐。

6.菌菜类。包括真菌和地衣,共40多种。真菌如香菇、银耳、黑木耳、竹荪、猴头、松蕈、牛肝菌、冬菇等。地衣如地耳、石耳等。菌菜中不少是名贵的山珍。

森林蔬菜食用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工业技术,可加工成山野罐头类、糕点类、酱制品、腌制品、饮料类、糖制品、干菜类等食品。民间吃法更是多样。如荠菜可馅、可羹、可炒、可煮。香椿可鲜食凉拌、煎炒蒸炸、盐腌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