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是一种紫金牛科的小灌木,它的果实是圆球形,就像玩都一样大小,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它的果实是淡绿色的,成熟之后是鲜红色的,经久不落,看起来非常的美丽。朱砂根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沿用到现在,朱砂根依旧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的珍贵药材,那么朱砂根具有哪些药用功效呢?让我们来为大家揭秘。
为您揭开朱砂根的药用神秘面纱
朱砂根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朱砂根有白色和黄色两种,一般都能做药用。朱砂根的全株都可以入药,性凉,味道比较苦,具有清热降火、消肿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等功效,用来治疗扁桃体炎和牙痛、跌打损伤、关节痛风、妇女白带多和痛经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朱砂根的药用配方
食用方法:朱砂根现只能用于药用和日常生活中,未发现食用方法。
食用配方:朱砂根治咽喉肿痛:㈠朱砂根三至五钱。水煎服。㈡朱砂根全草二钱,射干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1、治风湿骨节痛:风湿关节痛的疾病在大众当中是非常多见的,尤其在春秋冬三季天气寒凉的时候最为多见和多发,大家可以用小郎伞五钱,木通二两,虎骨三钱,鸡骨香三钱,大血藤四钱,桑寄生三钱。浸酒二斤,每服五钱至一两,日二次。
2、治上呼吸道感染:朱砂根还可以帮助人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还能治疗扁桃体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等,有非常好的抗菌消炎退热功效,这些病症可以用朱砂根三至五钱,煎服;或研末蜜丸,每次二至三钱,一天二次。
3、治流火(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朱砂根可以治疗流火,用来帮助人们治疗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消炎的作用是非常强的,朱砂根干根一至二两。水煎,调酒服。
4、治肺病及劳伤吐血:朱砂根还可以帮助人们治疗肺病和劳伤吐血等病症,效果非常好。朱砂根三至五钱,同猪肺炖服。先吃汤,后去药吃肺,连吃三肺为一疗程。
5、治跌打损伤,关节风痛:平常如果我们不小心摔倒,或者是干重活导致跌打损伤,或者是因为关节炎导致的痛风,可以用朱砂根三至五钱。水煎或冲黄酒服。
6、治妇女白带,痛经: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疾病,白带异常可能是妇科炎症和其他妇科疾病的症状,而且痛经也是经常困扰女性健康的疾病,这两种情况就可以用朱砂根三至五钱。水煎或加白糖、黄酒冲服。
7、治毒蛇咬伤:在我国的一些森林密林处居住的人们,或者是户外野营的人群,会不小心被毒蛇咬伤,遇到这种情况,马上用朱砂根鲜者二两。水煎服;另用盐肤木叶或树皮、乌桕叶适量,煎汤清洗伤口,用朱砂根皮捣烂,敷创口周围。
朱砂根用来治疗人体常见的风湿关节痛非常有一套,而且对于人们常见的外伤比如跌打损伤、关节痛风等,都可以煎药服用来调理。朱砂根还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比如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还有一些女性的妇科病,也能服用朱砂根调理,或者是毒蛇咬伤等,用朱砂根煎汤擦洗的效果也是非常棒的,我们在上文中为大家罗列了7个朱砂根的药用功效,如果朋友们当中遇到以上几种疾病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朱砂根治疗了。
药名
朱砂根
别名
紫金牛、凤凰肠、老鼠尾、平地木、石青子、凉伞遮金珠、铁伞、散血丹、浪伞根、金鸡爪、高脚罗伞、小罗伞 、士丹皮、金锁匙、开喉箭、三条根、三两金、高茶风、铁凉伞、雪里开花、金鸡凉伞、 大罗伞、凤凰翔、大凉伞、红铜盘、高脚铜盘、青红草、硬脚金鸡、珍珠伞、桂笃油 、真珠凉伞、八爪龙、郎伞树、龙山子、八爪金龙、豹子眼睛果、万龙、万两金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5%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2.抗早孕作用 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朱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甚赤,夏月长茂,根大如箸,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
主治
咽喉肿痛;风湿热痹;黄疸;痢疾;跌打损伤;流火;乳腺炎;睾丸炎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2000m的林荫下或灌丛中。
各家论述
1.《纲目》:治咽喉肿痹,蘑水或醋咽之。
2.《生草药性备要》: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3.《岭南采药录》:治小儿干(疳)痞。
4.《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鹤膝风。
5.《湖南药物志》:治劳伤吐血,血崩,心胃气痛,腹胀腹痛。
6.《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挖,切碎,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至台湾,湖北至海南各地。
用药禁忌
虚弱者慎用。
动植物形态
1.灌木,高1-2m。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换形,长7一15cm,‘宽2-4cm,边缘具皱波状或波状齿,具明显的边缘腺点,有时背面具极小的鳞片;侧脉12-18对,构成不规则的边缘脉。伞形花序或聚伞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近顶端常具2-3片叶;花梗长7-10mm;萼片长圆状卵形,长1.5mm或略短,稀达2.5mm,具腺点;花瓣白色,稀略带粉红色,盛开时反卷,印形,先端急尖,具腺点,里面有时近基部具乳头状突起;雄蕊较花瓣短,花药三角状披针形,背面常具腺点;雌蕊与花瓣近等长或略长,子房具腺点。果球形,直径6-8mm,鲜红色,具腺点。花期5-6月,果期10-12月,有时2-4月。
2.本变种与朱砂根的区别为:叶背、花梗、花萼及花瓣均带紫红色,有的植株叶两面均为紫红色。
功效分类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止痛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产亚热带,喜温暖、荫蔽和湿润的环境。忌干旱,要求通风及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压条繁殖。北方春季播种,南方12月播种,发芽适温18℃,春季压条,秋季即可分割。长江流域可露地栽培,宜选湿润荫蔽林下,或流水溅雾又不直晒之处栽培。
田间管理 北方宜盆栽室内越冬。夏、秋季要求水分充足,通风良好,保持半阴。4-10月每月施液肥1~2次,新梢长至8cm以上时去顶摘心,促进分枝。如枝条细弱,可产3月留地面8~10cm剪去,随即追肥,7~10d1次,植株重新萌发后可变粗壮。
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切碎,晒干。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簇生于略膨大的根茎上,呈圆柱形,略弯曲,长5-25cm,直径2-10m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多数纵皱纹及横向或环状断裂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质
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厚,约占断面的一半,类白
色或浅紫红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辛,有刺舌感。
以条粗、皮厚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内侧1-数列细胞的内壁增厚,木化,似石细胞样。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细胞含棕色物质,中柱鞘有单个或数个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狭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发达,导管多单列径向排列,有的含棕黄色物;木射线宽2-6列细胞。薄壁细胞含
淀粉粒。
粉末特征:淡棕红色。①淀粉粒众多,类圆形、不规则卵圆形、盔帽形,直径8-28-3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有的可见层纹;复粒由2-4分粒组成。②石细胞类方形、不规则长方形、类三角形,直径约20μm,壁厚薄不一,纹孔明显;散在皮层的石细胞,直径4-7μm,壁厚,腔小。③木栓细胞类多角形,壁略厚。此外有具缘纹孔导管、木纤维及薄壁细胞。
药物应用鉴别
朱砂根和朱砂根叶,同源于一植物,一为根,一为叶,其功用近似,朱砂根清热解毒,祛瘀止痛,而以清热解毒为常用;朱砂根叶,主要偏于活血行瘀。
性味
苦、辛、性凉
药材基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或红凉伞的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
《中华本草》
说到朱砂根,这是药用价值很强的一种中药材,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少人都会利用朱砂根来进行养生,这样能够对我们健康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还有一种中药材矮地茶,和朱砂根是比较相似的,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区分比较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理分布不同
对于朱砂根和矮地茶这两种中药材来说,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它们也是存在区别的,首先对矮地茶来说是主要产于湖南省各地,适宜海拔较低的山间竹林下,海南岛未发现。而朱砂根则产于我国西藏东南部至台湾,湖北至海南岛等地区,适宜海拔稍高的林荫下或灌木丛中,所以说他们的产出位置就是存在区别的,需要我们注意去注意。
外观形态不同
而且对于朱砂根和矮地茶来说,它们在外形上也是存在不少区别的,首先来说主要是高度有所不同的。而且矮地茶一般较矮,不超过半米。而朱砂根一般较高。另外,矮地茶的根微紫色而朱砂根的树皮是朱砂红色,所以大家可以根据颜色以及外观的形态来进行区分,效果很不错。
功效不同
除了上面介绍的区别,我们还要注意,朱砂根和矮地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功效上的区别了,首先对矮地茶来说,是主要是针对咳嗽,痰中带血的患者服用的,能过过游戏的止咳化痰,还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黄疸等。而朱砂根有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等功效,主要治疗扁桃体炎、牙痛等病症,可以发现两种这样才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需要注意区分好才行。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朱砂根和矮地茶的情况,可以发现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需要注意方法区分好才行,这样对我们服用中药材会更健康,大家可以更好的去区分两种中药材,以后在服用的时候也会让我们更健康,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你好:由于你提的问题没有图片,所以我目前只能猜测。
中文学名:朱砂根
拉丁学名:Ardisia crenata Sims
别称:大罗伞、平地木、红铜盘、朱砂根、八角金龙、金玉满堂
二名法:Ardisia crenata Sim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杜鹃花目
亚目:报春花目
科:紫金牛科
亚科:紫金牛亚科(Myrsinoideae)
属:紫金牛属
种:朱砂根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 不分枝或分枝少, 高 1~2m。
【叶】:纸质至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或更长,宽2-3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短尖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有隆起的腺点,边常有皱纹或波纹,背卷,有腺体;侧脉12-18对,极纤细,近边缘处结合而成一边脉,但常隐于卷边内。
【花】:伞形花序,生于侧生或腋生、长约10厘米的花枝上,近顶部有较小的叶数枚;花白色或淡红色,长4-6毫米;萼钝头,有稀疏的腺点。花期:6月。
【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有黑色的斑点;果柄长约1厘米。
地理分布
产地:我国西藏东南部至台湾,湖北至海南岛等地区,海拔90-2400米的疏、密林下荫湿的灌木丛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