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熟地黄芪羊肉汤——孕期补气血补虚劳(女人气血不足可以喝羊肉汤来调理吗)

时间: 2023-04-29 18:51:32

熟地黄芪羊肉汤——孕期补气血补虚劳

身体虚弱的话要注意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这样的话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还能起到调理的作用。孕妇气血虚弱,身体疲劳,可以选择这款熟地黄芪羊肉汤来滋补,补气血的同时也可以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和功效来了解一下。

熟地黄芪羊肉汤的做法

熟地黄芪羊肉汤气血双补,固本养颜。用于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腰膝乏力、面部色斑等;对于出现的神经衰弱或是贫血,肾亏虚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孕前期和孕中期最好的一道滋补的食谱。

材料:羊肉750克、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芪各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

1、首先将羊肉洗净,将它的血水洗净,随后将它切块,并用白开水进行焯烫,去除腥味。备用。

2、红枣用温水进行浸泡,随后将它枣核去除掉。

3、将当归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全部洗净,并切片备用。

4、随之将所有的材料翻入锅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

5、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差不多需要炖三个小时,随后放入适量的鸡精、食盐进行调味即可。就可以吃了。

熟地黄芪羊肉汤的功效

熟地黄芪羊肉汤这道汤给人体带来的益处:孕期补气血、补虚劳、固本养颜等等的作用。熟地对于补血这块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当女性月经不调时就可以食用它。而且经常出现耳鸣症状时,也是可以食用它的。黄芪可以促进血液中的白细胞,从而促进中性粒细胞并加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它还能保护肝脏,还能抵抗细菌。羊肉可以治疗虚寒,那些容易体寒的人可以适量的食用,并且还能温补肝肾,可以治疗腰酸,并且产妇也可以食用,可以治疗产后血虚的症状。

熟地黄芪羊肉汤的制作和它的保健效果,上面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养生保健的食谱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对于出现的气血不足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的功效,还能缓解食欲不振,适合孕前期人群滋补,不妨试试。

女人气血不足可以喝羊肉汤来调理吗

女人气血不足,容易出现皱纹、白发、衰老等症状;女人气虚,则容易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畏寒等,这是由于体内缺铁、气血不足引起的,那么。女人如何补血补气,吃什么补血补气好呢?女人想养颜,补铁补气血最关键。
补血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优质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特别是补铁的食物一定要多吃,如猪肝、动物血、红色的肉类、红枣、蛋黄、菠菜、海带等,其次是蛋白质的鱼、蛋、奶也要多摄入,还需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加快造血。也可以使用中药茶疗帮助调养改善,德甫的古雪荷茶一天两袋,方便简单。
日常饮食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脸色苍白或腊黄很多时候是因为贫血气血亏虚引起,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这些中药和一些家禽肉类一起炖汤,如当归、枸杞、红枣和乌鸡、排骨、鸭肉一起炖汤可以补气血。
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是大家都知道的补血好东东,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益气养血的功效更显著。用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熬汤,每个月记得喝哦。小小提醒,桂圆虽然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不易消化,每次放七八个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红参)。
当归红枣排骨
换季时节,皮肤容易干燥粗糙、瘙痒……可用排骨一根、枸杞适量、红枣12枚,当归4片,将排骨洗净血水放入砂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归,也可放 点葱、姜片,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酥烂,盐、鸡精调味即可。以上几种食材配在一起炖煮,能收到滋阴润燥,养颜护肤的辅助作用。
双红补血汤
红薯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备齐后一起下锅煮开,红薯熟时再下红糖,喜欢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红薯换成南瓜。

孕期可以吃羊肉汤吗

怀孕可以适量喝点羊肉汤,不建议大量的喝。
羊肉性质属于热性食物,怀孕后尤其是怀孕早期吃过于热性食物,容易出现滑胎的情况,怀孕早期不建议大量口服。怀孕中后期孕妇需要的营养增多,羊肉营养比较丰富,可以适量的口服,不建议一次大量口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