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常吃鸡蛋这四个误区要注意(吃鸡蛋有什么禁忌?)

时间: 2023-04-29 23:14:19

常吃鸡蛋这四个误区要注意

鸡蛋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公认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因此很多人为了补充营养基本上都是天天吃,甚至说一天吃几个。实际上我们身体每天所需求的营养都是定量的,很多时候吃的过多,都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出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食用鸡蛋时的误区都有哪些。

吃鸡蛋误区

一、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实际上鸡蛋壳的颜色和它多含的营养价值关系并不大,而它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如果从外表来看,如果是蛋清越是浓稠,则表明营养价值越高。如果是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多选购一些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

二、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豆浆中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当鸡蛋与豆浆同吃的时候,可以使鸡蛋中的黏性蛋白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三、煮鸡蛋的时间越长越好

当鸡蛋煮的过长时,会出现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这种物质非常难被吸收的。建议大家在煮鸡蛋的时候最好是冷水下锅,并且煮三分钟即可。一般鸡蛋煮完呈溏心的时候,那么营养物质是最容易被吸收的。

四、炒鸡蛋放味精味道会更好

鸡蛋本身含有较多的谷氨酸、氯化钠,这两种物质在加热的情况下,会生成一种谷氨酸钠物质,这种物质的营养价值与味精是非常相似的,因此建议大家在炒鸡蛋的时候不需要再加入味精。

除了上文中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三种误区以外,还有最常见的问题,小编需要在这里提醒大家,就是尽量不要吃生的鸡蛋,因为鸡蛋中具有很多的微生细菌,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量的食用,一般建议大家一天吃一个鸡蛋即可。

吃鸡蛋有什么禁忌?

近日微博热搜#男子平均每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这名男子是湖北汉川的王先生,今年46岁,平时很少喝水,却很喜欢吃鸡蛋,一天少则4个,多则6、7个!结果肚子痛去医院手术,从胆囊中取出数百颗结石……

难道这和吃鸡蛋有关吗?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王先生这种情况与不爱喝水、饮食不规律关系更大,鸡蛋在这里则成了“背锅侠”!

鸡蛋是我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营养品之一,在古时候无论是孕妇生产还是小儿生长,都离不开鸡蛋!即便到现代,仍旧被老百姓认为是最亲民的营养品。鸡蛋所含的营养全面,吸收率高,价格便宜,被美国《健康》杂志称为“世界上最营养的早餐”。

很多人对吃鸡蛋有误解,认为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可以了,鸡蛋吃太多会升高体内的胆固醇!这种说法完全错了!要知道,吃鸡蛋最大的误区是: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吃太多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胆固醇并不是人体不需要的物质,它是我们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及各种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质,即便不吃鸡蛋,我们人体每天都会合成大约3000mg胆固醇,这相当于10个鸡蛋所含胆固醇的量……

你在这不吃鸡蛋给谁看呢?反正身体不在乎你这点鸡蛋中的胆固醇量!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两个鸡蛋,是不会导致胆固醇过高,更不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尤其是老人、小孩、青春期、孕产妇等人群,需要充足的营养成分,小小的鸡蛋就可以为他们补充缺乏的营养。

温馨提示:鸡蛋不要吃太多,否则可能产生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严重的人甚至会昏迷,这种情况被称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因此吃鸡蛋要适量。

鸡蛋所含营养


1.蛋白质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脂类


鸡蛋含有多种脂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当中,这包括胆固醇、卵磷脂、亚麻酸、DHA。其中卵磷脂更有助于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3.维生素


鸡蛋所含的维生素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4.矿物质


鸡蛋还有较丰富的矿物质,主要为钠、锌、铁、铜、钙、镁、钾、硫、磷等。


中医认为:鸡蛋性平味甘,归脾胃经,能够补肺养血、滋阴润燥。常常用于调理气血不足、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


如何吃鸡蛋


那如何吃鸡蛋呢?千万别生吃鸡蛋!尤其是那些肌肉男,吃半天鸡蛋,不仅又腥又黏,还可能感染感染沙门氏菌。而且生鸡蛋被人体吸收率仅为50%,远没有水煮鸡蛋的100%吸收率、炒鸡蛋97%的吸收率、油炸鸡蛋80%的吸收率要高。

鸡蛋能成百味美食,煎炒烹炸都可以做!但对比多种鸡蛋的吃法,营养学家发现,还是最简单的水煮蛋最适宜,不仅烹饪温度低,且含油脂较少,鸡蛋所含的营养保存较完整,近乎100%的被人体消化吸收。


有个误区是有人只吃鸡蛋清,不吃蛋黄……


鸡蛋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在鸡蛋黄中,鸡蛋清则多数为水和蛋白质,只吃鸡蛋清的营养,说实话还不如吃一块豆腐来的实在!


这些人不能吃鸡蛋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鸡蛋,下面这些人要注意:


1.对鸡蛋过敏的人:如果吃鸡蛋出现过敏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确认过敏原,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2.有肝肾疾病的人:肝肾疾病的人对蛋白质代谢存在问题,此时建议咨询相应医生,看自己是否适宜吃鸡蛋。


3.有胆道、胰腺疾病的人:胆、胰腺都具有辅助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如果有相关疾病自然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参考资料】

[1] 鸡蛋是一座营养宝库[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9,(09):56.

[2]范志红. 吃鸡蛋这8个问题让人很纠结[J]. 养生大世界,2016,(08):60-63.

[3]李佩文. 鸡蛋营养又治病[N]. 健康时报,2006-01-16(008).

哪四个错误是早上吃鸡蛋的人经常会犯的?

很多朋友在早餐的时候都会吃鸡蛋,觉得鸡蛋非常有营养,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吃,最简单的吃鸡蛋也会犯一些错误,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早上吃鸡蛋的4个小错误,看看你是否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错误的话,那么就需要抓紧时间改正了,否则的话,吃了很多鸡蛋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对身体非常不利。



好了,废话不多说,接下来一起去看一下如何正确吃鸡蛋吧。



第1个错误,鸡蛋壳的颜色越深,营养价值就越高。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认为鸡蛋的外壳颜色越深,它的营养价值就越高,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很正确的想法,鸡蛋壳的颜色深浅取决于鸡蛋壳的卵卟啉含量的多少,所以鸡蛋的营养价值和鸡蛋壳的颜色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鸡蛋中的蛋黄和蛋白在鸡蛋壳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鸡蛋壳的颜色并不影响鸡蛋的营养。所以吃鸡蛋的时候选择自己看着比较顺眼的鸡蛋就可以了。



第2个错误,很多朋友认为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比普通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土鸡蛋和普通鸡蛋营养价值是差不多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营养价值而去买土鸡蛋。虽然说土鸡蛋的价格要比普通鸡蛋高上不少,但是营养价值却相差无几。



第3个错误,很多朋友早上比较喜欢吃煎鸡蛋,这是因为他们感觉煎的鸡蛋比煮的鸡蛋口感更好,但这也是一种比较错误的做法。因为鸡蛋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里面的蛋白质会遭受破坏,使其营养价值降低。而且鸡蛋在油炸的过程中会吸收很多油脂,这样会使它含的油脂就会比较高,对身体的健康不太有益。而煮鸡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煮鸡蛋是营养保存最好的制作方式,所以在早上吃水煮鸡蛋是最好的。



第4个错误就是,很多朋友认为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太正确的看法,在家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实验,将一个鸡蛋煮半个小时,然后咱们再把鸡蛋打开。将鸡蛋黄剥出来之后,可以看到鸡蛋黄的背面已经变成墨绿色了,这是因为鸡蛋煮的时间太长了,蛋黄脂肪氧化了,所以就造成了鸡蛋的蛋黄变成了墨绿色,这样的鸡蛋吃多了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煮蛋的时间一般是6~8分钟,这样煮出来的蛋蛋黄颜色金黄,非常好看。



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吃鸡蛋的小知识,这些健康吃鸡蛋的小知识你学会了吗?如果你学会了这些简单的小知识,就可以去跟家人朋友分享一下,让他们远离不正确的吃鸡蛋方式。

很多人平时吃鸡蛋常范的五种错误观念,带你了解一下吧

鸡蛋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但是你发现了吗?大家在食用鸡蛋时,有这五种误区,你注意了吗?希望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帮助,涨点知识。
第一误区:土鸡蛋有营养吗?无论在超市还是在菜市场有些人认为土鸡蛋很有营养,其实据营养科学家研究,土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与普通鸡蛋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基本相等,只是土鸡蛋的蛋黄偏黄一些,鸡蛋偏小一些,只不过是在土鸡的饲料里添加了特殊的成分,这里不作妄加断言。

第二误区:红壳鸡蛋更富有营养吗?市场上有红白两种鸡蛋,有些人认为红皮鸡蛋更有营养,其实鸡蛋的颜色跟营养没有关系,而是鸡蛋的颜色跟鸡的品种有关,鸡蛋外皮颜色深一些的比白皮鸡蛋在运输当中不容易损坏罢了,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

第三误区:早上爱吃煎鸡蛋有营养吗?

其实早上吃煎鸡蛋无疑是给鸡蛋的营养大打折扣,据营养科学家研究发现,最有营养的鸡蛋是煮鸡蛋和蒸鸡蛋羹,其营养物质可保留100%,而煎鸡蛋的营养只有92.5%,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少吃一些煎鸡蛋,为了更好的吸收营养还得注意高油温炸鸡蛋!

第四个误区:吃生鸡蛋有营养吗?生鸡蛋不经过常温加工就直接吃到肠胃里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如果是对一些肠胃不好的患者,更不建议吃生鸡蛋,否则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第五个误区:多吃鸡蛋会吸收吗?其实每个人对鸡蛋的吸收是有限的,并不是吃的鸡蛋越多就都会吸收,建议大人每天吃两个就够人体需要了,儿童每天吃一个鸡蛋就能维持生理需求,还可以搭配一些其它食物,这样会吸收营养更全面。我们每天吃的每一种食物都各有各的营养,在生活中要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来之不易生活当中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尤其是疫情期间!希望我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得转发收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